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4004845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新课标教学设计分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草原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学内容来源: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草原。教学主题:草原 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五年级老师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了解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了解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整理的思想感情,体会整理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本文作为“

2、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整理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本文是整理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3、和民族之间的团结。3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了解了草原的风光,能够抓住文章的语句体会整理的情感,关于民族风俗学生也没有切身的经历,因此课文中对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远客,应该在不断的读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民族间的团结互助”。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搜集的资料或生活体验,抓住文中优美的语句,通过品读、课件展示、角色扮演、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民族风情以及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2)了解上下文,通过揣摩优美的语句,讨论交流,体会整理把具体的景、人、物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的写作特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画出文中感受深刻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理解

4、和体会。 评价任务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通过品读文中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的语句,了解并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环节一、回忆旧知,学习新课。活动一:复习导入:1、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整理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原。(风光美、人情美) 活动二: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活动三: 引入: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华里了,此时此刻,就要和蒙古同胞见面了,整理的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

5、到激动。)体会“激动”。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整理的激动之情?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重点体会。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整理的兴奋与惊喜)(完成目标一)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下一环的教学做铺垫。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对句意的体会。(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品读悟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活动一:品读“热情迎接”,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草原人们迎接客人的热情?*根据学生汇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以下句子。PPT出示:“忽然,像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6、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从什么地方看出草原人们的热情?(男女老少都来迎接客人,而且人数众多,可见主人的热情。)*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比喻合适吗?“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你从这句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迎接客人时激动场面。)*你能仿照这个句子来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吗?(指导学生仿写句子)(完成目标一)活动二:品读“激情相见”,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同学们能想像一下,他们相见又是怎样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读课文第三节,思考,从哪些地

7、方看出主客见面时真挚的感情?(完成目标一)感情朗读,读出相见时的激动、兴奋之情。活动三:品读“盛情款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热情的草原人民怎样款待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唱歌,以歌助兴)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完成目标一)活动四:走进“尽情联欢”,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草原人民既热情好客,又能歌善舞,联欢节目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知道他们有哪些联欢项目吗?(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ppt展示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相关图片。并随机指导学生理解:套马、摔跤是蒙古同胞最喜爱的民族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同胞力与美的展示。活动五“深情话别”,感悟蒙汉情深

8、。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此时的人民的心情正如这句诗所表达一样,(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3)学生朗诵这句诗句。引导学生谈话: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完成目标一)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描写草原人民热情的词语或句子,仿写句子加深体会。(评价目标一)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然后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进行品读,感受草原人们的热情好客。(评价目标一)引导学生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或已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交流草原人民的民风民俗,体会草原人民的民俗美。(评价目标一)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感受蒙汉情深。(评价任务一)环节三总结拓展,领悟写法,升华感悟。活动一:整理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整理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活动二:读一读优美的语句并抄写下来。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进行整体回顾,关注文章表达方法,体会整理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品读、抄写文中优美的语句(评价任务二)附:板书设计 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风光美 地(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草原(美) 羊(大白花) 蒙汉情深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人情美 盛情款待 (热情好客)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