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400345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笛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语文 教师:王颖 执教班级:四(4) 开课范围:校级公开课 执教日期:2010.5.27课题:34.笛声(引案)教学内容: 简要复述课文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训练的目标。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按“六要素”复述的要求,并鼓励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方法复述文中的重点情节。 引导学生学习的目标:基础型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渴慕、茫然若有所失、莫逆之交”等关键词语。 2、体会本文中首尾呼应表达方式的特有韵味。过程与方法: 找出重点句子,通过朗读感受低声的神奇魔力,并通过想像聂守信和老木匠的对话,进一步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体

2、会老木匠那神奇、美妙、变化多端的笛声中走进聂守信的心声,并通过想像聂守信和老木匠的对话,进一步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提高型目标 根据文中的结尾展开想象,描述当时的场景 教学重点通过对描写老木匠笛声的语句的品读,以及对聂守信心理活动的揣摩,引导学生由笛声走进心声,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教学难点 想象聂守信向老木匠拜师学艺的过程,加深对聂守信的认识。教学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2)收集有关聂耳的生平介绍起步性引导:师述:笛子是我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笛子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很强,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都有其独到之处。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

3、种声音,能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过程性引导:一、由课文开头、结尾导入,尝试简要概括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基本写法。认识首尾呼应的写法。出示课文开头与结尾,让学生读读,看看有什么发现。出示句子:听,笛声又响起来了。听,笛声又响起来了。交流后随机板书: 老木匠 聂守信由老木匠的笛声到老木匠和聂守信的共同笛声,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28节,边听边思考。(随机正音,如“啼啭(zhun)”、“啁(zhu)啾(ji)”、“作(zu)坊”等。)交流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聂守信和老木匠成为莫逆之交的原因。简要小结课文的写作结构。二、走进笛声,感悟心声1、走进笛声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看

4、看从哪些句子中听到了老木匠的笛声,自读欣赏。交流,并出示有关句子,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神奇魅力。2、走进心声学习描写聂耳对笛声反应的语句,理解聂守信学笛的渴慕之心。当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没有等来老木匠的笛声时,他茫然若有所失。“茫然若有所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当聂守信茫然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师傅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想想,这天工作结束后,他们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学生准备后请几组同学交流,并进行评价。随机板书:热爱音乐 3、走进师徒的笛声(提高型要求)夜色渐浓。听,小小的作坊里又响起了悠扬的笛声!想象一下,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终结性引导:1、介绍聂耳名字的由来,进一步感

5、受他对音乐的喜爱。聂耳,原名守信,是中国作曲家、音乐活动家。他自幼喜爱音乐,能敏锐辨别声音,模仿能力特别强,能奏多种乐器,并对学习各种乐器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天不亮就到城外练习演奏,直到深夜才回来。由于他听觉灵敏,又姓“聂”,大家就叫他“耳朵先生”。后来,他便改名为聂耳。2、作业:(1)收集介绍聂耳的相关资料。(2)摘录课文中表示时间是“傍晚“的词句,并能再写两句。附板书:34 笛声 老木匠 聂守信(热爱音乐) 莫逆之交笛声教学反思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对课堂的实际把握能力,将搜集的各方面资料进行比较有效整合,制定了本节课的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觉很流畅,目标的落实也挺到位的。这堂课

6、我以“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和“老木匠笛声的美妙”为两条线来展开我的教学,看到一些老师上这节课,都以“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为主线教学,而我以“笛声”这条线作为主要抓手,因为课文里聂守信对音乐的热爱实际上就是体现在他对老木匠笛声的痴迷,“笛声”始终贯穿了教学的始终。我还顺势将“听,笛声又响起来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也随之自然渗透。精心设计言语训练,是我觉得是这堂课做得意之处。整堂课上设计了从字词段到篇章的多层次训练,并用多种方法将其穿插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抓关键词语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文本,是这节课的重点。比如“莫逆之交”,在学生查字典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我顺势拓展课后“说写双通道”,联系上下文体会,就对“莫逆之交”的理解更深刻了。如何让学生理解他们并不太熟悉的笛声的美妙神奇呢?当然也是抓关键词“嘹亮、悠扬、激越”,“啼啭、喧噪、啁啾”表示的是鸟的叫声来感悟了。寻找了相关的鸟叫音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些词语的意思,加深他们对于笛声的好感。再抓了排比句和比喻句,在学生体会排比句的妙处和比喻句恰当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也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老木匠的笛声的美妙、神奇。用心备课,精心的设计过渡语,简洁明了,起到一定的总结,也具有启发思考点拨的作用,但如果在融合更多的课堂激情,效果就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