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400019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3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施工部署.44、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65、施工工艺.76、架体的搭设要求.87、安全注意事项.98、雨季施工措施.109、安全、环保措施.10车库顶板行车通道回顶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B1#住宅楼等40项(大兴区亦庄新城-1街区F地块居住及配套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1.3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4 B1#住宅楼等40项(大兴区亦庄新城-1街区F地块居住及配套项目)工程建筑图、结构图2、工程概况B1#住宅楼等40项(大兴区亦庄

2、新城-1街区F地块居住及配套项目)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用地北临小羊坊中路,小羊坊南街,西至现状经海一路,东侧临天成花园东路,南侧与规划科创一街相邻。总建筑面积为127496.96。根据建设单位对示范区施工要求,现场道路需重新规划,具体见下图所 现场道路平面布置图经现场全面勘察后,为满足在建工程的施工条件,确定修建三条施工道路:1#路在示范区B36#与B37#楼之间修通,至B11#与B20#楼南立面处一条施工道路。2#路在B33#与B34#楼之间向南,绕过B32#楼,沿B24#与B28#楼东侧向南与原有临建道路相连接。3#路在B1#与B3#楼西侧修通一条施工道路与原有临建道路相连接。 1#新建地下

3、车库顶施工道路位置图1#新建道路部位对应的车库北段顶板为无梁板,板厚5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mm*700mm。南段框架梁截面尺寸最小为400*800mm,最大为550*1200mm,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mm、700*600mm,顶板厚400mm。顶标高为-3.500m和-2.300m。此部位穿过的施工后浇带已用高一级别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2#新建地下车库顶施工道路位置图2#新建道路部位对应的车库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700mm、600*700mm、750*7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为400*800mm、500*800mm、500*900mm、500*1000mm、5

4、00*1100mm、500*1200mm,顶板厚350mm、500mm,顶标高为-3.500m和-2.300m。此部位穿过的施工后浇带已用高一级别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 3#新建地下车库顶施工道路位置图3#新建道路部位对应的车库框架柱截面尺寸为500*500mm。框架梁截面尺寸为500*1000mm、500*1200mm,顶板厚400mm、500mm,顶标高为-3.500m和-2.300m。此部位穿过的施工后浇带已用高一级别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3、施工部署3.1项目人员安排工序分工及责任情况,如下:序号职务姓名负责内容1执行经理吴炜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2项目总工吴得

5、银负责本方案的审核及技术指导3生产经理董磊全面负责现场管理、工程进度工作、施工协调、调度4生产经理史永斌全面负责现场管理、工程进度工作、施工协调、调度5技术员高继宁负责本方案的编制和交底。现场施工技术指导6质检员刘长顺负责现场实施质量检查7安全员陈正权负责项目安全工作8工长王建峰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9工长刘学洋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10工长何斌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3.2施工方案设计在道路位置处做回顶,回顶满堂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参数如下:支架搭设高度:地下车库底板存在局部降板,回顶架体高度分别为3.17m、3.52m、4.02m、4.94m。 3.2.2 搭设尺寸:立杆的纵距 b=1.

6、2米,立杆的横距 l=1.2米,横杆的步距 h=1.50米。板底龙骨截面宽度:100mm;高度:100mm;间距:1.2米;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碗口连接方式。在结构柱处设置抱柱连接。剪刀撑短向设置,上下均与混凝土结构板顶死,间距4m设置。立杆上端至车库顶板下不大于0.40米,主龙骨采用100x100mm方木,立杆顶全部安装U拖。 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部位进行回填土,回填素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回填高度为3m,两侧不考虑放坡,与车库和主楼的四周回填土相交。回顶区域为道路所在区域两侧各加1.5m。对回填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道路表面采用200mm厚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临边防护参照安全

7、注意事项章节中所示。具体见下图所示: 回填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剖面示意图4、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4.1.荷载计算4.1.1.恒荷载:土方自重:18kN/m*3m=54 kN/混凝土自重:24kN/m*0.2m=4.8 kN/恒荷载为:54 KN/+4.8 KN/=58.8 KN/4.1.2.活荷载:钢筋运输车重量:80*1000KG*10N/KG=800*1000N车轮距:12.8m(长)*2.4m(宽),顶板受力面积为:(12.8+3)m(长)*(2.4+3)m(宽),计算宽度见下图所示:产生的均布荷载:800*1000N/(12.8+3)m *(2.4+3)m=9.38KN

8、/砼罐车质量(按15m罐计算):19.6 T+15m*2.4T/m=55.6T重量为55.6*1000KG*10N/KG=556*1000N车轮距:7.8m(长)*2.5m(宽),顶板受力面积为:(7.8+3)m(长)*(2.5+3)m(宽),产生的均布荷载:556*1000N/(7.8+3)m*(2.5+3)m=9.36KN/活荷载取值为:9.36KN/4.2.车库顶板设计承载力为:恒荷载: 75KN/;活荷载: 10 KN/4.3.荷载综合:恒荷载:58.8 KN/75KN/,不需进行地下室回顶;活荷载:9.36KN/10 KN/,不需进行地下室回顶。4.4.回顶架体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不确

9、定因素,为了确保车库结构安全和施工安全,新建地下车库顶板道路对应的地下车库顶板部位做相应支撑回顶,支撑回顶架体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 1.2米,立杆的横距 l= 1.2米,立杆的步距 h= 1.5米。剪刀撑短向设置与上下结构板顶死,间距4m设置一道。立杆顶部龙骨截面宽度:100mm;高度:100mm;间距:1200mm;立杆下部设置50mm厚脚手板。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采用碗扣连接方式。5、施工工艺5.1碗扣架搭设参数碗扣架支撑体系支设参数:立杆横向间距及纵向间距1200mm,横杆步距 1500mm。水平杆最底端一道距地300mm,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顶板支撑点长度(自由

10、端高度)不大于400mm。梁的支撑和板的支撑形成一个整体。立杆下垫50厚木跳板,龙骨为100100mm方木。架体在结构柱处设置抱柱连接,步距1500mm。5.2搭设流程 测量放线铺垫木跳板搭设碗扣架立杆、横杆搭设板底碗扣架立杆、横杆设置抱柱连接连接梁底和顶板碗扣架铺设龙骨调节U托高度至合理位置5.3 碗扣架基础根据碗扣架搭设平面图弹出立杆位置线,碗扣架基础下铺木跳板作为垫板。平行于梁放置,位置准确、铺放平稳、不得悬空。5.4 顶部自由端支设要求设在支架立杆顶部的可调U托,其丝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支架搭设时梁下横向水平杆应伸入梁两侧板的回顶支架内不少于两根立杆,并

11、与立杆扣接。5.5 架体验收进入现场的碗扣架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对整体脚手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严格按照方案、交底中的脚手架搭设参数进行现场验收,保证立杆、横杆等的搭设间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立杆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有无松动或悬空情况;立杆上碗扣是否可靠锁紧;立杆连接销是否安装、斜杆扣接点是否符合要求。自由端高度是否控制在300mm,板底支撑与梁底支撑是否采用有效连接。6、架体的

12、搭设要求: 6.1.顶部支撑点的设计要求: .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碗扣式支架顶部支撑点与支架顶层横杆的距离不应大于700mm; 6.2.支架的构造要求: .梁和板的立杆,其纵横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如下图所示: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的对

13、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水平杆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 6.3.立杆步距的设计: .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7、安全注意事项 7.1.顶板上行车路线必须按图示位置行走。混凝土罐车运输方量必须控制在每罐15m以内,严禁超载。 7.2.车库顶板上回填的行车道路两侧做好临边防护,具体做法如下:防护栏高1.5m,立杆采用2m钢管,间距2m,埋入土中500mm。横杆采用6m钢管,转角处采用6m与2m钢管合用,设置三道,分别在距地350mm、900mm和1450mm处。立杆在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