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99775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鸣县城厢镇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主备人 黄雪员 复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课 题18 将相和课时:2课时渑池会上,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3.默读课文,说说3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三)各组组长选择文中的最感兴趣的部分组织组员进行共学、预展。(可以用读、议、辩、演等方式进行展示)四、赏读课文,展示汇报师重点点拨(文中描写蔺相如和廉颇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1.他理直气壮地说:“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重点理解品味“理直气壮”“撞”,表现蔺相如的勇敢无畏、才智过人)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

2、现蔺相如以国家为重、顾全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3.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暴的性格)4.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是廉颇在蔺相如位居其上后的认识,这一认识是将相不和的原因,他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5.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反映了廉颇一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6.3个小故事有因果关系。(可以从结构上看,也可以从内在因素上看)五、达标检测,我过关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小练笔:课文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请你想一想,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3、,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仿照课文的写法,发挥想象,试写一个片段。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4. 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解题: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题目中的“将”“相”各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师生交流战国的历史和史记及作者司马迁。3.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自主整理 (一)初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能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在组内讨论课文的主

4、要内容,完成练习。 (这篇文章写了 。 )2. 初读课文后,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的3个故事加小标题。(三)教师抽检生字词以及指导书写、抽查难读句、段,理清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的主题。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带着问题,自主学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课文是怎样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的?(语言、动作、神态)(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谈谈你的感受)2.在小组里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如,我学习 我展示 我收获 我快乐快乐课堂 我学习 我展示 我收获 我快乐快乐课堂武鸣县城厢镇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主备人:黄雪员 复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5、: 使用时间: 课 题19.草船借箭 课时:2课时(二)对子、组内交流问题。(三)各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共学、预展。(可以用读、议、演等方式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四、赏读课文,展示汇报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适时点拨: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与开头“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相呼应,即首尾呼应。(写法特点)2.联系上文“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理解”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知天时)(联系上下文理解)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生练笔或想象口头说)4.诸葛亮的笑有

6、三层意思:第一:联系鲁肃的吃惊,诸葛亮在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第二: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诸葛亮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极讽刺的笑、轻蔑的笑;第三: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诸葛亮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自信的笑。(知人心)5.结合两次命令掉转船头、“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理解诸葛亮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懂地理)五、总结拓展,达标检测收集有关三国的歇后语或故事和同学们交流。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 分角色朗读

7、课文。体会文章的写法。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了解故事背景。 2周瑜在临死前哀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自叹不如诸葛亮呢?学习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二、初读课文,自主整理 (一)初读课文,检查生字新词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确,读流利。2.对子检查生字词的读音,交流积累的词语,了解部分词义。(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师抽检字词以理清脉络(了解故事的起因、经

8、过、结果)整体把握文章的主题。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1.诸葛亮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 2.你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我学习 我展示 我收获 我快乐快乐课堂武鸣县城厢镇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主备人 黄雪员 复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课 题20*景阳冈课时:1课时2.再认真读课文,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二)对子、组内交流问题。(三)各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共学、预展。(可以采用感情朗读、演一演、想象画面来进行

9、展示)四、赏读课文,展示收获师重点点拨:1.文章第9自然段写人虎相遇时,老虎的“扑、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显现无遗。武松的对策-三“闪”乍看起来好像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体现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2.写哨棒的动词“靠、提、拖、插、拿、抡、劈、丢”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3.三“闪”

10、之后武松的转守为攻,使用了“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4.“一步步挨下冈来”,“挨”字比任何一个“走”的意思的动词更合适不过了,它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五、达标检测收集有关水浒传的好汉故事与同学交流。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读记课文新词。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3. 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动作、思想活动的词句体会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英雄性格。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2.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一百

11、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一位(课件展示武松打虎的特写镜头),通过景阳冈这个故事来认识一下这位打虎英雄-武松。(揭题,读题)3.出示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正确、读流利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3.抽号检测自学情况:读好生字词和多音字。交流读后感受。4.积累几个重要的词语,并能说出词语的意思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谈谈武松打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是怎样写的?我学习 我展示 我收获 我快乐快乐课堂武鸣县城厢镇中心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导学案主备人: 黄雪员 复备人: 审核人:

12、 使用人: 使用时间: 课 题21* 猴王出世课时:1课时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跟同学、老师讨论。 2. 课文是怎样刻画石猴的性格特点的?请找出相关句子体会。(语言、动作) 四、赏读课文,展示收获师重点点拨:1.“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化作一个石猴。”写出了石猴的出生环境和经过。文章起笔就显得他神异出众,为后文甚至全书写孙悟空的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埋下了伏笔。由此也掀开了一部旷世名著的第一页。2.“ 那猴在山中.朝游峰洞之中。”这段谢了石猴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写出了小石猴的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而又顽皮可爱。3.

13、“他瞑目蹲身.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瞑、蹲、纵、跳”体现了石猴的机智、敏捷、勇敢的特点。4.“石猴端坐上面道.都称千岁大王”,从石猴的话可以看出他聪明、机敏、爽朗、坦率;看出他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五、达标检测 1.下面的句子换成现在的说法应该怎样说?(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2)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2.收集有关西游记的故事和同学交流。课型:学+展【学习目标】1 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课文生字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一、谈话导入,明目标1.提起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想知道他最初是什么样儿的么?读了下面这篇课文就能找到答案。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板出课题) 4.出示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