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995199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振动对机体的不良影响一. 接触机会:1. 使用风动工具的作业:抑钉、清砂、锻压、凿岩、造型、捣固。钻探、割锯等, 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枷钉机风锤电钻锻锤电锯捣固机等。2. 研磨作业:研磨、抛光、铁镰等,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砂轮机、抛光机、铢床、 镰床等。3. 从事交通运输的工作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摩托车等。4. 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其所接触的振动源有收割机脱粒机拖拉机等。在以上作业中,劳动者接触振动的方式,有时以局部受振为主,如使用风动工具或 研磨工具;有的以全身受振为主,如驾驶交通运输车辆,除转动的马达振动外,还 受车辆或船舶在运行中的颠簸作用0机体接受振动后,振动波在组织内

2、的传播,由于各组织的结构不同,传导的程 度也不同,其大小顺序依次为骨、结缔组织、软骨、肌肉、腺组织和脑组织。40Hz 以上的振动波的波能为组织吸收,不易向远处传播,而低频率振动波在体内传播得 较远。二.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作用:1. 神经系统 以末梢(上肢)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感觉迟钝, 痛觉及振动觉减退,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反应潜伏期延长。中枢神经系统方面表现 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条件反射潜伏期延长,脑电图有改变;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血压不稳。2. 心血管系统40Hz以上的振动可引起周困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改变,血管痉 挛和变形,指血流图有异常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为手部皮温降低、白

3、指。心电图检 查出现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和T波异常改变。3. 骨骼肌肉系统表现肌无力、肌疼痛及肌萎缩。肌电图有异常改变,出现正锐 波及纤颤波。40Hz以上大振幅冲击性振动易引起骨关节的病损,可见骨皮质增生、 囊样变、空泡和骨岛的形成,也可呈现脱钙、骨质疏松、骨关节变形及无菌性坏死 等变化。4. 听觉器官振动与噪声多为同一发生源,振动与噪声结合同时作用于人体,可 加重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振动引起听力损失的特点表现为低频率段听力卜降,耳蜗 顶部受损。5. 免疫系统 调查发现接振工人血清中球蛋白(包括结合珠蛋白haptogio-bin) 及IgM增高。6. 其他如胃肠功能妇女月经生理及

4、生殖功能等也可受影响出现一些异常改变。局部接触强烈振动主要是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为主,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 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由于工作状态的不同,振动可以传给一侧或双侧 手臂,有的可传到肩部。研究发现,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可以引起手臂的血管、神 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类型的病损。43300Hz的振动主要导致以末梢血管痉挛改变 为主的一系列症状(雷诺氏综合征Raynaud,s Syndrome)。三. 全身振动对机体的作用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车辆船舶重型振动机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分(下肢、腰、 臀部)将振动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反应的振动。多为低频率2-20HZ大幅度的振动。全身

5、 受振动的共振频率为314Hz,在该各条件下全身受振动作用最强。振动可引起周闱神 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主诉脚腿痛、下肢疲劳及感觉异常。检查足背动脉减弱,脚部 皮温降低。由于前庭和内脏受振动刺激后的反射作用,可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恶心、 呕吐、头昏、眩晕、呼吸浅表、脉频和血压降低等现象。眩晕症中的晕车晕船即属全 身振动性疾病。作用机理雷诺氏综合征是局部振动引起病损的主要征象之一,其发生机理有以下几种 论点:由于肢端血管痉挛造成局部缺血,导致血管营弄障碍。初期为功能性改变恢复,长 期作用下小动脉血管内膜纤维组织增生。管腔狭窄,遇冷出现白指。在振动作用下大脑皮 层及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改变

6、肢端皮肤及深部血管的紧张度。由于雷诺氏综 合征不仅见于振动作业工人,也常见于胶原病硬皮病自身免疫性贫血及类风湿病的患者。研 究发现接振工人及振动病患者,球蛋白、结合珠蛋白及IgG、IgM均有增高趋势,认为振动 可能促进体内免疫反应,形成自身抗原,导致局部缺血。但确切的机理仍有待于继续深入研 究。影响振动作用的因素振动的频率、振幅和加速度是振动作用于人体的主要因素,寒冷是振动引起机体不良 反应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接振时间及接触时间及接振方式也很重要。频率 在振动的致病过程中,振动频率有重要作用。低频率(20Hz以下)、大振幅的振 动当全身受振时主要作用于前庭及内脏器官,局部受振时主要作用于肌肉骨

7、关节系统。高频 率振动无论振幅大小长期作用都会产生有害影响,3A3OOHZ的振动损伤作用明显,可引起 局部或全身振动病。加速度振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振动病症状的发生频率有密切关系,调查资料表明加速 度越大振动病症状的检出率越高。接振时间 接振时间越长对机体的不良影响越大,根据Steward等报道调查了 1021名 使用振动工具的男工,其白指发生率31年为11.8%, 4年(33 6%); 59年(51.5%); 10-19年(58 6%) ?0年以上(69.1%)。间断接触或适当安排工间休息对减轻危害有利。国 内调查使用振动工具工种白指发生率随接振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砂轮磨工振动性白指潜伏期 最短为

8、接振870小时,最长11514小时,平均8666小时。体位和操作方式对全身受振的作业,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敏感,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敏 感。如采用将胸、腹或下肢紧贴振动体,或用手紧握振动把手或直接接触振动的部件等操作 方式,则受振动的影响更大。被加工物件的硬度和大小形状 均能影响受振的程度。工作环境寒冷是影响振动病发病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故注意保暖很重要。由于操作方式被加工部件性质及其固定程度、振动方向等条件的不同,机体所受振动 参数的量也会有差异。在评价振动时应对振动源(以手部直接的部位为基准)作相互垂直的 三种轴向的测量,以抑工为例左右水平的振动定为X轴,前后水平方向的振动定为2轴(与 伽钉机主轴冲击的方向一致)垂直于上面两轴方向的振动定为Y轴。振动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中心位置为基准呈往返振荡的现象:振动体离开中心位置的 最大位移称为振幅,其单位为米;频率:单位时间(秒)内的振动次数,其单位为Hz:单 位时间内的位移的变化量称速度,其单位为米/秒: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称为加速度, 其单位为米/秒振幅或加速度的大小表示振动强度或振动作用力的大小。振动体加速度的 变化和位移呈正比;速度的变化和位移呈反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