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992804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统一及其重要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在总结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必然”的理论,该理论通常还表述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性和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可以说,全部马克思主义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两个必然”的理论在当代遭到不少的曲解和挑战,对于这样一个直接关系到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和当代中国改革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当代实践的高度进行新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2、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两个绝不会”。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他的唯物史观做的精辟的概括,经常被人们引用来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的依据。然而有人这样理解“两个绝不会”:一种社会形态,只要生产力还能够发展(不管生产力是怎样发展的),它就不会灭亡,也不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他们再从目前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仍有所发展(有时还比较快)这一事实出发,认为资本主义仍具有活力,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条件至今还不成熟

3、;相应地,他们认为,俄国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人为地搞出来的,是“早产儿”,因而注定早晚要垮台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就是例证。按此逻辑,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更不成熟,应该退回到资本主义去。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理解“两个绝不会”的原理,科学地解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分析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坚信“两个必然”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的看到它与“两个绝不会”是辨证的统一体。“两个必然”的实现不是一时之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4、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长期的艰苦努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的事实。认为实现这一必然性以为期不远了。但后来的事实表明,马克思的这种判断过于乐观了。因为在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股份公司、垄断组织、国有资本等。这些新变化说明在19世纪40年代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虽然与社会化大生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但这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了,经过调整它还是能够容纳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往往又出现新的繁荣。1

5、859年,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这些新变化,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提出了“两个绝不会”的思想。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两个绝不会”与“两个必然”,是辩证统一的。“两个必然”强调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趋势;“两个绝不会”强调的是“两个必然”实现的条件,描绘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马克思的“两个绝不会”原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要经历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这是由新事物的产生和

6、旧事物的灭亡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任何消极的、旧的事物,都不可能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在其生命力没有完全用尽之前,都将做垂死挣扎。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外壳才会被撑破,才会被一种更高级的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新的社会形态也才会出现。资本主义作为旧事物,为了维护其生存,也必然要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吸取教训,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大的框架内,对生产关系进行经常性的局部调整,从而使之仍能部分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当代资本主义内部关系的调整和一定时期的繁荣,正说明了这一点。而任何新生事物在刚诞生的时候,都是十分弱小的,只有当它真正成

7、熟起来之后,才能战胜旧事物,而成为世界的主宰。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力量还十分弱小,自身也存在着亟待完善的诸多缺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也正说明了社会主义的弱小和不成熟。因此,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还要加快发展生产力,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当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趋于成熟,社会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其优越性充分显现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日子才会到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的过程中,虽然都在进行自我调整,但这种调整具有本质上的不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是为了延缓其衰亡,但并不能阻止其走向死亡。事实上,其自我调整的过程,正是为被社会主

8、义所取代做准备的过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准备)。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过程,是其加快走向成熟的过程,尽管中间会有诸多曲折,但最终成熟并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事实上,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每一次曲折,都促使社会主义在吸取教训中,更快地走向成熟。社会主义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总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在社会主义轰轰烈烈发展之时盲目乐观,以为可以一步到达共产主义;也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把挫折看得过大,丧失信心,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悲观失望。我们应当在牢记“两个绝不会”的前提下,对“两个必然”的信念坚定不移

9、。马克思明确的提出“两个绝不会”的论断,其思想实质在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成为现实。“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而“两个绝不会”则说明“两个必然”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并深刻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论断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必然性。自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以来,在理论上就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

10、本主义的必然性,但对于这种“代替”在实践上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这种片面的思想观念导致了我们工作上的诸多失误,如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盲目乐观,甚至出现跨越现实,人为制造共产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错误做法,使社会主义事业错失了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不难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经历了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过程。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都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其中尚且要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那么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代替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过程必定不

11、会一帆风顺,必将要经历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过程。二、“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论断为我们全面准确的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本主义自17世纪产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19世纪中期,马克思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研究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矛盾而引发经济危机时指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12、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马克思的论述一方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的地步,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说明资本主义已到了穷途末路,危在旦夕。实际上,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在判断上的失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

13、也曾对社会主义革命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认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崩溃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已为期不远。一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崩溃、为社会主义全面代替,相反,资本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科技革命而得到巨大的发展,在战后60年的时间里,它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比它以往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在对待资本主义生命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出现过失误,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对他们的失误作了反思,但是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致我们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往往只看到它冲突的一面,而看不到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相互适应、相互调整的一面。因此,

14、长期以来,在对待资本主义生命力问题上,我们缺乏科学的、客观的认识。马克思“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剖资本主义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此,我们既要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同时也不能盲目乐观,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而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斗争过程。三、“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提供理论依据。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历史前进的总趋势总是伴随着曲折和暂时的倒退列宁曾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

15、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在80多年世界发展进程中,经历过多个高潮和低潮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的总结。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只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低潮与曾经出现过的任何一次低潮或高潮一样平常,我们不必为此而忧心忡忡、惊慌失措。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是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而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和固定的发展模式。我们只能在摸索中前进,在

16、挫折中发展。因此,经受挫折、困难,甚至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不应当盲目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尽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中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无比旺盛的强大生命力,而且越发表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无论社会主义遭受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科学论断,我们就会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防止和克服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两种错误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