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98890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方案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1章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适用的铁道部颁布的规范和规定。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招标文件及承发包合同; 铁道部现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标准,设计暂行规定,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施工图设计文件; 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现场调查报告及放样核对资料、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 宁安工发2010566号文件关于印发宁安铁路实行连续梁施工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2、2、编制原则 2.1质量保证原则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结合本工程的特征与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进行施工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2.2安全保证原则 与交管、路政部门协作、成立联合值勤办公室,开展24小时路巡路查和值班制度,提高现场处治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统一指挥、快捷反应、整体行动”的机制。大力加强与安全保通工作的领导与协调,严格组织实施各项安全保通工作。按照公路路政部门要求设置行车标志、警示标志、施工标志、安全标牌,防护设施、警示灯严格按要求设置。 - 1 - 第2章 工程概况 2.1.设计说明 石榴岗特大桥(32+48+32)米悬臂浇筑预

3、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全长 113.1m,线路于DK39+610.7DK39+635.6处跨水泥路,路宽29.6m,水泥 路为宁马高速公路匝道,道路为双向四车道,中间没有绿化带,路两边有 钢护栏。 连续梁桥主墩14#、15#墩下部结构为直径1.5m钻孔灌注桩基础,承 台构造形式:10.5米7.4米2.5米,墩身采用圆端形桥墩,边墩13#、16#墩下部结构为直径1.0m钻孔灌注桩基础,圆端形墩身。 2.2箱梁结构形式 箱梁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斜腹板箱形截面结构,中支点处梁高 3.4m,箱梁在墩顶3.0m范围内梁高相等,直线段及中跨跨中梁高均为2.6m,箱梁高按圆曲线变化,圆曲线半径R=289.30

4、6m;全桥箱梁顶宽12.2m,边 支点处底宽5.3m,中支点处底宽4.843m。腹板斜率1:3.5厚度45cm、70cm、90cm,按折线变化。顶板厚37cm;底板厚度由跨中的30cm至中支点的100cm,按圆曲线变化;全联在端支点、中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五个横隔板,横隔 板设有过人孔,供检查人员通过。 全联连续梁共有31个梁段,其中支架现浇0号块两段、支架现浇直 线段两段、合拢段三段、悬臂浇注24段。 梁段内设置了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筋体系,纵向、横向预应力体系 采用fpk=1860MPa、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mm高强度、 低松弛钢绞线,符合GB5224标准;波纹管

5、采用金属波纹管,锚具应符合预 - 2 - 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竖向预应力筋采用32标准强度fpk=830MPa精轧螺纹钢,管道形成采用内径45mm铁皮管成孔。 2.3.地质及水文情况简介 2.3.1.地质条件 桥址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0.65-2.7m,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不发育。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调绘,桥址去无大的区域地质构造分布,本桥段桥址区未发现新构造及活动断裂。 2.3.2.地震参数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530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周期为0.45s。 第3章

6、 施工部署、工期 3.1.组织机构 本连续梁由中铁十七局宁安铁路工程指挥部所属305架子队指挥施工生产,施工现场由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现场跟踪管理。在该作业队设置模板、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四个作业工班。各工班按照施工程序展开流水作业。 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详见附图 “石榴岗连续梁施工组织机构图”。 3.2.人员分工及职责 架子305队队长:秦德元,负责本连续梁施工的现场组织、管理。 架子305队技术负责人:梁洪利,负责本连续梁施工的技术工作。 - 3 - 图:石榴岗连续梁施工组织机构图 - 4 - 3.3.工期进度计划 表:江宁连续梁施工进度计划表 3.4.施工组织和人员、设备配置

7、表:连续梁劳动力资源配置表 表: 连续梁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3.5.钢筋加工场 在连续梁附近15#墩左侧设一个钢筋加工场负责加工该连续梁的钢筋,钢筋加工场设钢筋加工棚和材料库。钢筋棚采用砖墙彩钢瓦顶棚,能保证三面全封闭,加工区地面用C15砼硬化。 第4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总体方案 4.1.1.施工组织 主墩施工完成后,连续梁两个T构同时施工。两个主墩,搭设支架施工0#段,进行悬灌施工。在悬灌施工过程中,同步施工边跨直线段。 挂篮逐段浇筑施工的工艺程序为:安装支架灌注0#段拼装挂篮灌注1#(1#)段挂篮前移、调整、锚固灌注下一梁段依次完成各段悬臂灌注浇注边垮直线段混凝土边垮合拢拆除挂

8、篮中跨合拢。 为了缩短施工时间,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浇筑成形,先浇底板、腹板,后浇顶板。 4.1.2.工艺流程 见下图 “工艺流程图” 6 4.2.施工方法 4.2.1 0#块梁段施工 4.2.1.1 0#段支架施工 本连续梁14#、15#主墩的0#梁段在支架上进行施工。支架全部采用 630螺旋管直接立于承台顶部。根据宁安工发2010566号文件关于印发宁安铁路实行连续梁施工许可证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我部委 7 托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设计并检算0#段现浇支架方案(设计图及检算书附后)。 4.2.1.2 0#梁块支架布置图 14#墩和15#墩为连续梁中支点,布置图见下图。

9、10cm泄水孔2cm厚竹胶板 4cm厚木板均匀分布 2根12的槽钢作调 17根I40b 纵向工字钢 连接螺旋管的剪刀 16/12的槽钢 22/2217根I40b纵630mm,u=8mm每次5根螺旋管 承 台 图: 0#段支架布置图 图-1横桥向布置图 图-2顺桥向布置图 4.2.1.3 0#梁块支架预压 预压目的: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调整施工预留拱度。 预压材料:用编织袋装砂对支架进行预压,加载砂袋重量按照0#梁段重1.2倍系数控制。0#梁段重量为316t,加压荷载为380t。 预压范围:14#、15#墩0#块底板范围

10、内,支架搭设完成后,铺设横向16槽钢,拼装底模板,用吊车吊放砂袋对支架进行预压。 ? 加载 8 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预压采用五级预压加载法:20%、60%、80%、100%、120%,每级加载都记录下每个量级的变形量。预压主要是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量化弹性变形,据此调整底模的标高,并检验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各次加载的重量分别为总重(0块混凝土自重的120)的20%、60%、80%、100%、120%吊装砂袋时,先吊装完下层,再吊装上层,使支架在吊装砂袋的过程中均匀受压。 观测 支架搭设和顶面铺设平整后,在现浇梁段的悬臂端和支座端的线路中线和左右侧位置的支架上,各设一处观测点

11、。在首次加载前先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2h观测一次,一天之后每6h观测一次,一直观测7d,若每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认为支架已经稳定。然后根据观测值绘制出支座预压变化(时间-下沉量)关系曲线。按精密水准测量作业要求,加载前观测一次,加载后每天观测两次,直至24h连续沉降量小于1mm,即可卸载。卸载后再观测一次,根据所测量数据计算地基及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值。 非弹性变形值=加载前高程-卸载后高程; 弹性变形值=卸载后高程-卸载前高程。 预压过程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可测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将此弹性变形值与施工控制中提

12、出的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预压完成后移除砂袋,拆除模板,根据0#段线形重新放样,调整底模高度。 预压时间和卸载 9 自加载完毕后,直至相邻两次观测每点下沉量均不超过1mm,即可卸载。卸载顺序与加载顺序相反,原则是后加载先卸,先加后卸。分级分批卸载。同时在卸载过程中,每批卸载后都应再次观测一次支架变化,并绘制出支架卸载(时间-回弹)变化关系曲线。 通过加载和卸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变形量。在卸载全部完毕后,在支架顶面上予以调整底模架标高,消除非弹性变形,预留弹性变形上拱度。 4.2.1.4 防震落梁挡块的施工 根据设

13、计要求,在连续梁固定墩、非固定墩设置横向支挡,在梁底预埋凹槽状钢构件。固定墩、非固定墩梁底钢构件的凹槽为正方形,四周与挡块之间留30mm的间隙。 非固定墩处梁底预埋件安装时与活动支座上的支座中心线一致,即与活动支座一样考虑混凝土徐变、预应力张拉、荷载和合拢温度的偏心。 4.2.1.5 0#梁块支座的安装 (1)球型钢支座的安装程序和技术要求分述如下: 支座到达现场后,认真检查核对产品合格证,附件清单和支座规格型号,以及有关材质报告单或检验报告,并对支座外观尺寸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确认无误后对垫石面进行凿毛处理; 根据上述要求,准确选定桥墩支座处支座的类型、方向和安装方法; 支座现场安装前,先对

14、墩顶支承垫石锚栓孔位置、大小、深度和垫石标高、平整度进行检查复测,确认无误后在支承垫石顶面划出支座中心十字线; 10 支座安装要能保持梁体垂直且支座中心线与梁体中心线要平行,2个支座受力均匀。支座上、下座板水平,不产生偏位。支座与支承垫石间及支座与梁底间应密贴、无缝隙。支座四角高度差不应大于1mm; 安装支座时,先安装下座板并对其水平、方向和高低调整准确后,安装上座板,纵横向对正下座板并用上下连接板联接牢固,上下板螺栓的螺帽安装齐全,并涂上黄油,无松动现象;待0#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连接板。安装地脚螺栓时,其外露螺母顶面的高度不得大于螺母的厚度; 支座就位后,对支座下座板与支承垫石之间,锚栓孔内进行注浆,注浆材料的强度不低于垫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弹性模量不小于30GPa,厚度不小于10mm,注浆压力不小于1.0MPa,将浆体填实并达到强度后,对支座进行锁定,经检查后方可支立模板; 支座安装完成后,质检人员要对支座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其误差应在允许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