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987770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区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技术技术:并不仅仅意味着机器与设备等外化的物质实体, 也不仅仅意味着基于硬 件基础之上的软件系统, 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简单集合并不能构成“ 技术” 概念的全部内涵。对教育技术来说,“ 技术” 还应该包括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设计( D e s i g n )和使用( U s e ) 的知识在内。 “ 技术” 不仅仅包括有形的物质技术设 备,更重要的在于对这些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以解决面临的教学与学习问题, 以促进与改善人类学习的 质量。“ 技术” 的本质在于问题解决。J电化教育研究,南京大学,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技术:就是运用知识、工具和技能解决、探索一些实际问题 , 用以扩展人的能 力的

2、手段与方法体系之和。 技术是一个技术性过程 , 它是人们在做、制造和实 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提高技术水平、 发挥技术功效。J电化教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张 定强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 传输、 存储、加工、交流、 应用的手段和 方法的体系。信息技术按表现形态的不同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 , 前者指各种信 息设备 , 即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 ; 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 法与技能 , 即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信息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技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 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

3、机网络广播 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字图形声音图像各种信息进行 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J电化教育研究,数学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西北师范大学,张定 强M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 2005,(2):10“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概念,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38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 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 技术

4、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软 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 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本研究所提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 现代信息技术。三、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实质上是为了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的一整套问题解决方案。这 种问题解决要基于学习与教学的有关理论,在实践方法论上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在实践操作层面上以对各种教学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设计与使用为手段, 以 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为归宿

5、。J电化教育研究,南京大学,解读伊利的 教育技术观四、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育信息传播理论 与实践。 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或者说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1. 信息技术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 , 极大地拓展了教 育 或学习的时空界限。2. 信息技术的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时间跳接技术等功 能特性 , 能有效地展现事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 改善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 的途径和方法。 其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带动了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 充分开 发了人类的右脑潜能 ,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

6、习的兴趣、 效率和主观能动性。3.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如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 虚拟学校等应运而生 , 改变了教育教学的格局。4. 使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 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 对任何课程和任 何起点接受教育或进行学习。 “共饮一江水” , “ 共享一片清风” , 消除地 域歧视的教育或学习 , 已经或正在实现。 由此 , 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 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5. 学术交流空前繁荣 , 合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日 新月异地高速发展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 透 , 已成为教育发展

7、和改革的强大动力。J电化教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钟志贤五、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的结合而形成 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 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的核心是信息学。六、数学技术数学技术:一般指实现数学运算、推理、 应用的信息技术 , 它总是伴随着数学 的进步而进步。 数学的原理、 思想、方法与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数学技术本质上 就是一种高科技。 离开了数学技术 , 信息技术将成为无源之水 , 也就谈不上发 展了。所以说数学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撑点数学技术是数学与技术以灵巧方

8、 式组合而成的二者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检查身体的 CT 扫描技术 , 车辆、飞 机的模拟、设计和控制技术 , 金融证券价值的估算技术 , 天气和气象的预测技 术 , 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 , 其核心都是数学技术。) 数学技术 正是依附于计算机来显现它的威力 , 而计算机正是依靠数学技术得以工作与革 新换代。1994 年 A ECT ( As soc ia tion of Ed ucatio nalCo mmu nicatio n Tec h n olog y, 美 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 )出版了 See ls 和 R ic h ey 的著作 教学技术:领 域 的 定 义 和 范

9、畴 , 该 书 认 为: 教 学 技 术( I ns t r uctio nal Tec h n olog y)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 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 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可以概述为: 一个目的: 促进学习。 两个运用: 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 ;二是运用教育技术媒体。 两个优化: 一是优化学与教的资源 ; 二是优化学与教的过程。 五个操作: 对资源和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七、整合“整合”这个词,来源于英文“Integration”,可解释为“一体化、成为一个整体”。 从哲学角度讲 , 整合通常是指若干相关事物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合成为一个 新

10、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和细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既是此事物“整合于”彼事物 的过程, 又是彼事物“融合于”此事物的过程, 其结果是引起这些相关事物的共 同发展变化。整合不等于混合。混合只意味着将两种或多种事物简单地相加在一 起, 混合的各个事物本身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而整合则强调事物之间彼此融合, 各构成部分发生质的变化并最终形成新的统一体。因而 , 整合是全面而深入的 , 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变化过程。J电化教育研究,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层次和基础,华东师范大 学,曾祥霖, 张绍文。“整合一词在英文中表述为“integration”,有综合、融合、集成、一体化 等多重含义。目前,整合一

11、词已成为教育改革中广泛应用的术语之一,很多学者 都认为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中各要 素发挥最大效益。本研究所提的“整合”主要是指数学教学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的 整体协调和相互渗透,以使数学教学系统中各组成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由于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平台 , 就可以满足多样性、 个性化、区别化的需求。 学生可以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 , 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学 习过程 , 探索与不断思索才能实现。 对教师而言 , 原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 教材、教参、黑板、粉笔等载体和手段现在可以被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所营造的 教学环境所代替 ,

12、如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等 , 这样教师不仅有灵活选择一 些素材的余地 , 而且可以大胆创设一些教学环境 , 设计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活 动 , 参与式、活动式、 主体性教学得到实现 , 师生关系得以改变 , 成为真正 的合作者。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 探索数学的平台 , 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 , 使 得数学走向生活 , 走向现实 , 更加情境化 , 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 真 正从书本中、课堂上、考试中走出来 , 回到数学教学的本体上来。 利用技术之 间的交互作用 , 创设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 , 用录像、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 式呈现数学问题 , 以视觉形式出现比以文本的形式出现使得数学材料

13、更具有活 动性、可视性和空间立体感 , 而且易于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 使得数学知识与其 他知识融通起来 , 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 感悟数学的真谛 , 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 共享学习收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该环境 应能支持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 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是要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 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学、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这 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 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

14、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真正 落到实处。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J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2005,(2):10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下)J.中小学信息 技术教育,2005,(3):16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部 分。因此,我们首先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2000年10 月,时任教 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技术与课 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 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北京师

15、范大学余胜泉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 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 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 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 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 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

16、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 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不同专家和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内涵还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所提的“信息技术与数 学教学整合”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呈 现教学内容,建构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数学教学内 容的有机融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中包含三 个基本要素:(1)营造新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环境中进行 数学学习活动。(2)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对数学课程进行信息化处理之后再给学生呈现 数学学习内容。(3)实现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利用信息加工工具通过重组和创造之后掌握数 学学习知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