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986940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自我介绍)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课标实验版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如下: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参观或搜集资料,了解当地生态工程的建设情况;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这些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确定本节教学的基本依据。一、 教材分析必修中注重基础知识教育,而选修中本节内容大多是实例和资料分析,所以不但在知识方面培养学生,在情感方面和水平方面也要培养社会参与意识。教学目标如下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注重生态工程建设;2.简述生态工程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3、尝试使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本节

2、重点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难点是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二、 说教法学生有一定的生态学基础,对生活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教法上,为提升教学效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图片引起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危患意识。学法上,采取合作性学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三、 教学设计思路这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两部分,第一,注重生态工程建设,第二,基本原理中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1. 通过视频对本专题题图部分实行介绍,引出生态工程概念,并对概念实行分析。现代化教学使课堂更生动,更接近生活。通过视频引起学生正视生活中不准确的生活习惯、注重生态问题、思考解决办法。2.引导学生分析

3、“石油农业”生产模式,归纳传统生产模式缺点;通过度析长江洪水泛滥的原因,了解传统生产模式造成的危害,突出生态建设的优点。3.由城市的分类垃圾箱、农村的沼气建设引出第一项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通过资料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引出物种多样性原理的学习,引导学生使用该原理分析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原因从而加深对该原理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为当地植树造林设计生态工程,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5.巩固练习,练习中既突出本节重点,又复习必修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真题使学生了解高考。6.教师归纳重点知识。四、说板书 专题5 生态工程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概念二、注重生态建设三、原理

4、1.物质循环再生 2.物种多样性练习1.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3.右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

5、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使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4. 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用蚕豆根瘤菌拌种的豇豆、菜豆,能提升其产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5. 南京古泉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该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

6、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 原理和 原理。(2)该系统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在沼气发酵过程中,有一种微生物具有除臭作用,这种微生物是 ,它的除臭过程是 ,该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的 。 6.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的典范,某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种植农作物、养蘑菇、种桑养蚕、种植果树等多个生产过程合理地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高效良性的循环,生态效益达到了良性发展。请就此生态农场的特点,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中的_、_和_原理。(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所示,如果将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系统有何影响?_。

7、(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下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析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_。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建设中,应使食物链和营养级越长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_,_。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

8、秸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渔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2)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3)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是_,它与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比最大区别是_。(4)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5)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_。C C C C(1) 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2)硝化细菌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生产者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整体性 协调与平衡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任选三项即

9、可) (2)土壤中的无机物得不能补充,物质循环受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 (3)C (4)不正确 因为食物链长,各食物链中的生物数量难以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经济效益;营养级多,高层次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较少,该营养级生物数量也较少。 (1)物质循环再生(2)物种多样性(3)分解者 无成型的细胞核(4)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5)环境容纳量(K值)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生物组 王东昱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 简述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及生态工程的概念;2.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的

10、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二、教学重难点本节重点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难点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应用。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预期目标1通过题图,引入本专题学习2 创设情景,引入对关注生态工程建设的学习3 引入对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学习(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物种多样性原理观看视频,关注生态问题。引出生态工程概念。分析生态工程概念。指出建设目的。通过对石油农业的学习,比较传统工程与生态工程。投影展示资料1:长江洪水泛滥,总结归纳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提出:为了实现可持续

11、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走生态经济之路。请大家阅读课本第109页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无废弃物农业”的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无废弃物农业”的特点是什么?“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原理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内容和特点。教师总结:通过物质的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最终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投影展示: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问题: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投影展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问题:为什么珊瑚礁区却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师: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所以我们今后在植树造林中应怎样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展示图片及资料。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指导。教师总结讲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意识到学习生态工程的必要性。了解经济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经济模式,走生态经济之路。 联系旧知识,以“废弃物农业”为例理解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问题为例引出生物多样性原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提出本节课的最终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