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98334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_8(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专项练习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泸州市二O一三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共1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哂笑(shn) 炽痛(zhi) 默契(qi) 毛骨悚然(sng) B蚱蜢(ze) 锃亮(zeng) 剽悍(pio) 孜孜不倦(z) C媲美(pi) 窥视(ku) 干瘪(bi) 叱咤风云(cha) D绯红(fi) 愤懑(men) 雾霾(mai) 泸州老窖(jiao)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拮据 怂恿 老当益壮 锋芒毕露 B篡夺 鞭挞 转弯抹角 锐不可当 C挖掘 辐射 粗制烂造 中

2、流砥柱 D诓骗 博客 胆战心惊 众志成城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4下列各句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A通过加大对市场上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B一种有效的击溃癌细胞的

3、方式是不供给癌细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饿死癌细胞。 C芦山地震,灾区99%的农房受损的原因是缺乏建筑施工技术和防震意识造成的。 D古蔺通过回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和起点的方式,实现了旅游业的发展。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便出自其中。 B中国戏曲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方法来表现人物,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C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回海难等原因等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有趣经历,想像奇异,讽刺尖锐而深刻。 D马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采

4、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助某一故事或事物说明某种道理。 第二部分(共100分) 二、古诗文默写(6分) 6请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故曰,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春潮带雨晚来急,_ 。 (韦应物滁州西涧) (4)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5)东篱把酒黄昏后,_。 (李清照醉花阴) (6)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三、诗词品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

5、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8词不达意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四、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11分) 邹忌讽齐五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

6、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7、 徐公来,孰视之一 孰: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2) 下列加点词不达意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B皆以美于徐公共场所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C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D此所误谓战胜于朝廷 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 10阅读下列文言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7处。(3分) (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 )。杨朱曰:“子毋

8、击之,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条纹蜘蛛的巢 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一个丝织的袋,它的卵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要比鸟类的巢神秘,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顶部是削平的,围着一圈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这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它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点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我们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的白缎子的作用,它

9、是防水的,雨水或露水都不能浸透它。 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仅仅使巢远离地面或藏在枯草丛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让我们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雨缎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我们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这种物质,比天鹅的绒毛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小蜘蛛们在这张舒适的床上就不会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了。 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蜘蛛的卵是一种极小的橘黄色的颗粒,聚集在一块儿,拼成一颗豌豆大小

10、的圆球。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着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那么蜘蛛是怎样造就这样精致的袋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它做袋子时的情形吧!它做袋子的时候,慢慢地绕着圈子,同时放出一根丝,它的后腿把丝拉出来叠在上一个圈的丝上面,就这样一圈圈地加上去,就织成了一个小袋子。袋子与巢之间用丝线连着,这样使袋口可以张开。袋的大小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点空隙,也不知道蜘蛛妈妈如何能掌握得那么精确。 产完卵后,蜘蛛的丝囊又要开始运作了。但这次工作和以前不同。只见它先把身体放下,接触到某一点,然后把身体抬起来,再放下,接触到另一点,就这样一会儿在这,一会儿在那,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毫无规则,同时它的后脚拉扯

11、着放出来的丝。这种工作的结果,不是织出一块美丽的绸缎,而是造就一张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网。接着它射出一种红棕色的丝,这种丝非常细软。它用后腿把丝压严实,包在巢的外面。 然后它再一次变换材料,又放出白色的丝,包在巢的外侧,使巢的外面又多了一层白色的外套。而且,这时候巢已经像个小气球了,上端小,下端大,接着它再放出各种颜色不同的丝,赤色、褐色、灰色、黑色让你目不暇接,它就用这种华丽的丝线来装饰它的巢。直到这一步结束,整个工作才算大功告成了。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1条纹蜘蛛的巢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请阅读全文简要作答。(3分) 12文章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3下列

12、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条纹蜘蛛织一个巢,要放出各种颜色的丝,经过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 B条纹蜘蛛巢中央的袋子很精致,恰好能装下全部的卵而不留一占空隙。 C条纹蜘蛛织巢的顺序是:产卵加白色外套织外巢华丽装饰。 D条纹蜘蛛产卵后的工序杂乱无章、毫无规则,再也织不出美丽的绸缎。 (二)阅读下列小说,完成1417题。(14分) 有事喊董三儿 程宪涛 董三儿不是我们公司员工,是蹬“倒骑驴”的闲散打工人员。在东北铁岭,称人力三轮车为倒骑驴。董三儿每天比员工来得早,推着倒骑驴站在公司前。见往来的员工笑着打招呼。上班啦!问候里浸淫了无限羡慕。四十余岁高大的汉子,脸上挤满了谄媚的余韵,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公司是较大的国有企业,员工十三年未涨过工资,普通员工一千三百多块的月薪,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公司就像一根鸡肋,仅仅拴住大家的身子,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多了分外的工作,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就罢了,时间长了就吹胡子瞪眼,不给领导们好脸色看。大小领导都深感惭愧,多不好意思指手画脚。 这样就给了董三儿机会。比如,抬桌子、搬椅子、送货物等,员工都懒得多伸一下手。大家顺嘴一句话:找董三儿来。有人到楼下找董三儿,有的甚至推开窗户就喊一声。董三儿乐颠颠地来了,穿着脏的旧衣服,铁塔一样横在办公室门前。大家七嘴八舌指派。董三儿记下说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