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9811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学语文阅读基础知识大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知识点复习ABC似的词语ABAB修理修理教训教训整顿整顿批评批评考虑考虑研究研究ABCC喜气洋洋得意洋洋怒气冲冲风度翩翩文质彬彬兴致勃勃ABAC有声有色可歌可泣再接再厉活龙活现全心全意作威作福十全十美AABC格格不入、格格不吐、官官相护欣欣向荣窃窃私语滔滔不绝恋恋不舍AABB干干净净清清楚楚实实在在兢兢业业安安稳稳沸沸扬扬千千万万ABB沉甸甸,白花花,绿油油 红彤彤胖乎乎绿油油笑眯眯金灿灿水灵灵 黑洞洞引号的作用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突出强调:表示否定或者讽刺:表示特定称谓: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 等。省略号的作用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表重复词语的省略;表列举同类事物和

2、序数词语的省略;表静默或思考;表说话断断续续;表语言的中断;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破折号的作用1 .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2.表示话题的转变。 3.表示话语的中断。4.表示声音的延长。5.表示引出下文。6.表示总结上文。7.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8.用在副标题的前面。9.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C(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

3、适量性。(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5)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 明方法叫做打比方。(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 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主语:1、定义: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4、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谓语:1、定义:说明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4、凡能原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 理。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词类说明实词 分类:名词、动词

5、、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 分类: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一、名词: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 河流 水果 衣服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 事物 战争 和平 语法科学 民主 道德表示时间: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表示处所:郊区 附近 到处 左近表示方位:东 西南北中里 外上下前头 后头 东面 西方 上边 下边 以前二、动词A.表示动作.行为。例如:走 打说作保护分析赞成旅行B.表示存现.变化。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发生灭亡增加缩小扩大发展下降C.表示心理活动。例如:爱 恨想忘记觉得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D.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例如:使 叫让请派要求命令禁止推选委托任命E.表示可能、

6、意愿,简称能愿动词。例如:能 能够应该可以必须得(dei)要会愿意肯敢F.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例如:来 去 回上下 出进起 上来 下去 回来 出去 进来 起来 开来G.表示行动始终。例如:开始 进行停止继续H.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是”。三.形容词A.表示形状。例如:高 大粗细圆长弯曲宽广鲜红雪白狭窄笔直B.表示性质。例如:好 坏优秀恶劣诚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C.表示状态。例如:迅速 敏捷匆忙平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急噪反问句改陈述句例句:(太阳)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以分成四个步骤:第一步:有“不”去“不”,没“不”加“不”。这样一改,句子就变成

7、了 “这么远,箭哪能射(不)到呢?”这时的 句子根本就不通顺,但还没有完成,我不去管它。第二步:去除疑问词。这句句子里的疑问词是“哪能呢”,我把它们都用删除记号删去,句子就变成了 “这么远,箭射(不)至IJ? ”第三步:把问号改成句号。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句子已经说完了,当然得加句号。到这一步,句子已经基本通顺了。第四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把句子整理通顺。一般来说,反问句在文章中起到的是一个强调的作用,那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最好也要加入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这样,句子就可以变成“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经过这样的四步,反问句就成了陈述句。掌握了这个方法,改句子就不难了。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

8、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 、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 、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 、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4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关联词语分类1 .并列关系:表示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

9、表示相对相反 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有的 有的,一方面 一方面,有时候 有时候,那么 那么,既 又,一边 一边,也,又,还,同 时。不是而是、是不是。2 .递进关系:表示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3 .选择关系:表示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4 .转折关系: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虽然(虽是、虽说、

10、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去口),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去限不过,只是,倒。5 .假设关系:表示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6 .条件关系: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只要就;(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只有才,除非才;(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偏句表

11、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7 .因果关系: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 (既)就(便、则、那么)。缩句方法“主、谓、宾”是主杆,“定、状、补”是枝叶 。“缩句”是小学生为进入初中划分句子成份的前期基础训练吗,“缩句体会表示如下:一、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 “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 、定语,它的位置有两

12、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2 、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3 、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二、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例如,中国第一丹霞

13、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 很明显,“主、谓、宾”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三、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就方便得多了。“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

14、词(谓语)之间。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我说的缩句练习三种方法是指一般的情况之下的训练,缩句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句子中进行的,上叙所言,算是权宜之计。是自己的教学体会,难免存在片面性。“抛砖引玉”是笔者的本意,望同仁们指正。注:参考资料:现代汉语辞海字典查字类型1、音序查字法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来查字的方法。多是在知道字的读音,不知道字形与释义的情况下用此种方法。步骤:1、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节确定应查什么字母。2 .、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

15、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 节旁标明的页码。3 、 按此页码翻开字典的正文,按四声顺序找出所要查的字。2、部首查字法利用汉字的部首来查字,多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读音和释义时应用。步骤:1、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2、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3、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4、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补充)部首查字法的运用:(1)部首的位置一般是:上、下、左、右、外;一般部首没有,可查中间。中间也没有可查左上角。(2)几个不受同时具备,可按下面顺序查:上下都有,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查左不查右;内外都有,查外不查内。(3)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3、数笔画查字法:根据汉字全字的笔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