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

上传人:请**** 文档编号:50397719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健康活动教案6篇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手的结构和名称,了解5个手指的名称。 2.提升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与各项游戏活动。 3.养成良好的用手习惯及卫生习惯。 4、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二、活动重、难点 体会手的能干,学会保护手。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手指游戏小熊过桥 2.物质准备ppt课件,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1、师小朋友上午好,今天老师带了好玩的游戏,咱们一起玩好不好?(好) 2、师幼互动游戏“请你像我这样做。” “我就像你这样做。”(教师分别伸手、举手、藏手,幼儿进行模仿)

2、(二)启发幼儿了解手的结构,认识手指的名称 师:小朋友把什么藏到身体后面了?(小手)每个人都两只手,两只手也可以说成是一双手。 师:我们的手上有什么呢?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手上有什么?(手指头) 数一数,12345,有5根手指头,手指头长在哪里?(长在手掌上)这是手心,伸出你的小手,挠挠你的.手心,(稍作停顿)这是手背,伸出你的小手,搓一搓你的手背(稍作停顿)。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手指妈妈也给手指宝宝起了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认识它们。站在最前面这个最短最粗的手指头叫大拇指,什么时候用到大拇指呢?(表扬别人的时候用到大拇指。) 师:那伸出你的大拇指表扬表扬你旁边的小朋友吧,(稍作停顿)站

3、在最后面最细最小的手指叫小指,伸出你的小指和旁边的小朋友拉拉勾吧。 师个子最高的叫中指,伸出你的中指玩一玩! 师,大拇指旁边的叫食指,小朋友想一下什么时候用到食指呢?(指东西,数数的时候用到食指。) 师:伸出你的食指动一动吧。小指旁边的手指叫无名指,和它打声招呼吧!(无名指你好!) (三)通过手指游戏加深幼儿对手指名称的认识。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手指宝宝的名字,(衔接过渡要自然)小手真有趣我们和它一起玩游戏吧。 手指谣大阅兵 全体集合,起立,全体坐下。大拇指出列,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大拇指归队。二拇指出列,跑步走,一二,一二,一二,立定,二拇指归队。 (四)帮助幼儿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

4、很能干,以及保护手的方法。 师:小朋友已经认识了我们的小手,那我们的会做些什么事情呢?请你说一说,小手除了玩游戏还有那些本领呢?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脑的重要性,形成对大脑的初步认识。 2、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掌握科学用脑,保护大脑的基本方法。 3、丰富人体形态结构的认知,提高保护意识。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5、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活动准备:关于大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关于大脑的图片,帮助幼儿形成对大脑的初步认识。 1、你知道身体里的总师令在哪里? 2、为什么说大脑是我们的总司令呢? 3、小结:我

5、们写字、画画、作游戏等,都是由大脑来指挥的,所以大脑是我们的总司令。 4、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向幼儿介绍简单的知识。 大脑有左右脑,有脑神经,有脑干。大脑负责智力活动,小脑负责运动。大脑中不同的神经负责不同的活动,有的负责吃饭,有的负责睡觉,有的负责唱歌等等。 二、共同讨论,了解保护大脑的基本方法。 1、教师:摸摸我们的头,有什么感觉?哪是什么? 总结:摸到是头骨,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 2、保护我们的大脑还要注意什么?(让幼儿讨论) 三、总结:多动脑筋,多动手,多运动,摄入丰富的营养,会使大脑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灵活。还要注意保护我们的总司令,不能让它受到伤害。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

6、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篇3 一、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共同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观察月亮变化的记录活动。 2、物质准备:与幼儿共同制定庆祝中秋节亲子活动的计划、确定布置方案后,共同准备布置活动会场所需要的材料,月饼及分享食物等。活动前幼儿通过张贴海报、制作邀请函的形式,邀请父母来园参加庆祝活动。 二、活动过程 1、庆典活动(幼儿主持活动

7、): (1)、幼儿交流观察月亮边哈的情况,进一步感知月亮变化的奥秘。 (2)、请家长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3)、开展亲子活动:师、幼、家长共同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 2、团团圆圆过中秋,赏月、分享活动。 三、结束: 举办化装舞会。(扮演自己喜欢的形象并跳邀请舞)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篇4 【活动设计理念】 “我从哪里来?”对孩子来说一直很神秘。当幼儿询问家长时,敏感的话题常常让父母感到尴尬并回避,而孩子好奇的天性并不因为家长的回避而消失。因此,为了正面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根据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的性心理,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

8、感,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心理健康行教育活动呱呱落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科学地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孕育、生长的过程。 2、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年级】 中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受精的过程、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图片) 2、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等 3、小沙包、弹力棉,每人一个袋子,可以绑在腰际 【活动过程】 一、暖身运动:种子长大 以森林狂想曲为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的表现种子生长的过程:种子胚芽幼苗根、茎、叶花芽开花、结果。 【设计意图】 以种子的生长过程来感染孩子,调动了孩子活动的积极性,排除紧张情绪,创设一种轻松、开放、安全、温暖的氛围,同时为下面的活

9、动作了铺垫。 二、肚脐眼的秘密 1、肚脐眼是怎么来的? 2、小宝宝是怎么到妈妈肚子里去的?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孩子对自己身体秘密的兴趣,从而对宝宝是怎么到妈妈肚子里去的充满了好奇,真心流露出参与活动乐趣。 三、我从哪里来 1、爸爸的种子象什么? 2、爸爸的几颗种子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 3、小圆球是怎么长大的?(了解脐带的作用) 4、游戏:我来做妈妈。妈妈通过脐带把营养传送给宝宝,宝宝慢慢长大,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 一、二个月,小宝宝还很小,妈妈的肚子看不出来。 三、四个月,妈妈的肚子微微鼓起来了。(幼儿带上大口袋) 五、六个月,宝宝慢慢的长大(放入棉花球、沙

10、包),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站一站有什么感觉? 七、八个月,宝宝迅速的长大(放入棉花球、沙包),他在妈妈肚子里会做什么? 九、十个月,宝宝飞快的长大(放入棉花球、沙包),妈妈又什么感觉?会给妈妈带来什么不方便? 【设计意图】 随着优美的音乐,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借助音乐的感染力触动孩子的心灵,有机地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在爱的氛围中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让孩子意犹未尽。 【问题研讨】 在第三环节“我从哪里来”中,孩子们对小圆球是怎么长大的?怀孕会给妈妈带来什么不方便?这两个问题不那么热衷回答,只有一位幼儿能积极的响应我的问题。当与孩子的互动冷

11、场时,该怎样适时的进行气氛调动,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怎样提高教师的临场应变?是我们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篇5 课程生成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拿着好吃的东西,却没办法打开包装品尝。如今的孩子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就不可缺少生活课程。在活动中加入孩子生活中熟悉的食品,通过动手探索,克服困难,激发其勤于动手的兴趣,获得动手蝴,提高动手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高生活能力。基于这些考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理念 ?纲要提出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本次活动之前,我们让孩子收集材料,带来自己喜欢的带包装的、带壳

12、的、带皮的各类食品。看着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难免受“诱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打开食品包装的方法和策略的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要为孩子的探索活动创造条件,提供可行的来自孩子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体验探索的乐趣,并且在活动中帮助孩子运用图画或符号进行记录,表达、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目标 1尝试打开带皮、带壳、带包装的食品,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提高动手的能力。 2尝试运用图画或符号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不断实践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各种带皮(时令水果:桔、香蕉)、带壳(鸡蛋、鹌鹑蛋、核桃、花

13、生)、带包装(薯片、糖、饼干等)的食品,每组一篮。 2每组一套工具(剪刀、吸管、塑料刀、绳子、核桃夹)。 3老师示范用记录表一张,幼儿每人一张记录卡,水彩笔。 4环创预设:主题“好吃的东西我能开”墙饰,分成带皮、带壳、带包装三类创设。 活动的重点、难点 1活动的重点:尝试打开带皮、带壳、带包装的食品,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 2活动的难点: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尝试打开食品。 (1)介绍食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操作的兴趣。 师:今天你们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能和你们一起分享吗?看看有什么?谁带来的?你们想吃吗? 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孩子们带来的食品,引导幼儿了解食品的不同外表和包装。 (2)初步尝试打开食品的方法。 师:怎样才能吃到好吃的东西呢? 幼:打开! 师:你会打开吗?你会什么方法?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方法,激发动手操作的兴趣。)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用自己想的办法去打开吧!桌上有些工具可以帮助你。打开后放在桌子中间的盘子里,一会儿大家一起分享。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当孩子开启后,教师与孩子交流:“是用什么办法打开的?”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当孩子想不到办法时或正在用的办法无法打开时,教师指导:“你看,用了什么办法?你也可以试一试。”或“这里有许多工具,你试一试?”) 2交流食品的开启方式,讨论记录的方法。 (1)孩子们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