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96293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潮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简析:“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课文带着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3、运用电教伎俩,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比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古今文字的比照,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教学难点:按时间

2、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7人女生23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个别学生阅读能力很差,成绩不稳定,好差生两极分化严重。课时安顿: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2. 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3.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1. 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略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根底上,把课文读通顺

3、。时间暂定五分钟。(生合作学习。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评价,纠错)3. 指读课文:课文读通顺了吗谁来试一下(评价)4.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 围绕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2. 指名答复:远近气势诗歌评价3. 指导美读: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4.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读。(古筝曲)5. 再读古文,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学生结合课

4、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6. 指导朗读: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四、拓展运用1. 其实描写浙江潮的文章有很多,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 指名读,说感受。五、课堂小结: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板书课题:观潮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二、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进

5、行交流,纠正读音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4、学生质疑三、学习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2、学习潮来前课文13自然段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大潮来时的景象。进而理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找出写大潮来之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江面平静人们急迫)3、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45节。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呢播放录像

6、思考: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的声大,浪高)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读45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写潮的样子的句子。知潮声: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千百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的响声像什么在学生答复出来之后,让答复最确切的学生将“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写在黑板上。知潮形:用以上的办法,让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学生将“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书写在黑板上。知潮序:通过板书,你可以看出作者的察看顺序吗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训其说:根据板书表达潮来时的经过。先让全体学生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

7、示察看顺序的词练习说。解其情: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让我们一起有感情朗读“潮来时这一局部。4、自学“潮过后学习课文第六节。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带领这一问题自学第六自然段,自学后交流。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分析中理解了潮头汹涌,余威犹在。“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了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了江潮速度之快。“水位上涨六米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钱塘大潮之奇。5、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四、本课小结:这正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

8、观也。你认为这里所引用的天下指什么学生理解“天下可以认为是中国,也可以泛指全世界。学生理解“天下无为中国之最,也可以理解为“世界皆无,唯中国独有,这表明钱塘水潮是世界之最。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浙江潮2、齐读:观潮二、学习写作办法:1、从“思路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办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静动静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观录像。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同“惊,同“赞。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4、在描写中作者运用那些修辞办法5、文章开头与结尾一句之间有什么联系三、比照赏析:浙江潮和观潮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语言文字方面朗读感受方面内容结构方面四、全文总结:同学们还曾记得,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板书: 浙江潮 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 平静 声 形 色 远 闷雷 一条 白线 稍远 长 粗 横贯 潮来时 再近 白色城墙 更近 千万坦克 千万匹白色战马 潮来后 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