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96150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安全教育制度(4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安全教育制度一、医疗安全制度1.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职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人员、技术准入管理制度。3.对急危重患者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救治。4.各科室对毒、麻、精神类药品严加管理,按规定用药。5.各科室对科室的医疗设备、电源、氧气要定期检查维修,严格按照规程操作。6.各科室对消防设备定期检查。7.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教育。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恪守工作职责,严防医疗安全事件发生。二、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事件、可能引起医疗安全事件的医疗过失行为,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

2、室负责人应当及时ab/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c年龄、地址、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defg管领导报告。2、医院发生或发现医疗安全事件后,应及时向昭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报告。ab/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cdef三、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2.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3.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_讨论、处理,必要时医务科予以协助

3、解决。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5.相关负责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务科备案。6.各科室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7.如需提交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四、医疗纠纷预警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如下医疗纠纷预警制度。医疗纠纷警示范围在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_”

4、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纠纷的警示范围。医疗纠纷警示分级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纠纷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纠纷警示分为三级。一级医疗纠纷警示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订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及书写影响病案内涵质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患者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345、其他未引起不良后果,但有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2二级医疗纠纷警示1、超过_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_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

5、确诊超过_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345、一年内发生二次一级医疗纠纷警示。三级医疗纠纷警示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由于各种“_”因素酿成医疗纠纷;由于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患者一定经济补偿的,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纠纷警示。医疗纠纷警示责任者处罚程序凡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的科室_小时内由医务科_,调阅病历,下达医疗纠纷投诉通知单,在调查取证及院内有关人员讨论后,根据情节及责任分别给予不同级别的医疗纠纷警示。在发出医疗纠纷警示的同时,由医务科对责任者下达医疗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并与责任者签定限期被医疗

6、纠纷警示的责任人,必须在接到警示通知的当天到医务科接受医疗纠纷警示处罚分为技术职称低聘、离岗待聘、追偿经济责任等。马关康瑜精神病医院医疗安全教育制度(二)一、医疗安全制度1.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职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人员、技术准入管理制度。3.对急危重患者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救治。4.各科室对毒、麻、精神类药品严加管理,按规定用药。5.各科室对科室的医疗设备、电源、氧气要定期检查维修,严格按照规程操作。6.各科室对消防设备定期检查。7.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防范教育。8.各级各类

7、医务人员恪守工作职责,严防医疗安全事件发生。二、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事件、可能引起医疗安全事件的医疗过失行为,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科报告。报告内容包括:a发生科室b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c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d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经过e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f患者或患方的要求g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领导报告。2、医院发生或发现医疗安全事件后,应及时向昭平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a

8、医院名称b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c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d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经过e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f患方的要求。三、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1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分管领导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科室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

9、过、目前状况。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患者或患方的要求2.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和防范措施。3.问题发生后先由科内负责_讨论、处理,必要时医务科予以协助解决。4.如形成纠纷科内指定专门人员接待家属。5.相关负责人和所属科室应写出今后整改措施,送医务科备案。6.各科室都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教训做好记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7.如需提交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事项,由科室负责提供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确切,并附有科室的讨论意见,交有关部门按医院规定执行。四、医疗纠纷预警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

10、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如下医疗纠纷预警制度。医疗纠纷警示范围在实施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任何“作为”与“_”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是医疗纠纷的警示范围。医疗纠纷警示分级根据诊疗过程中责任人实际造成的影响医疗纠纷的缺陷性质、程度、将医疗纠纷警示分为三级。一级医疗纠纷警示1、未及时完成入院首次病程记录、病历、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前诊断、术后记录,未及时签订各种重要的医患协议书及书写影响病案内涵质量的重要医疗文献内容。2、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患者有投诉,但未发生医疗缺陷后果。3、

11、在诊疗过程中有一定缺陷但无不良后果。4、各种医疗操作不当或不成功,患者投诉但无不良后果。5、其他未引起不良后果,但有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二级医疗纠纷警示1、超过_小时未完成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各种侵入性操作术后记录2等重要医疗文件或超过_小时未补记抢救记录,可能酿成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投诉。2、非特殊、疑难病人,未及时确诊超过_小时或未及时确定与更正、补充治疗方案,延误治疗,造成患者投诉。3、三级查房不及时,特别是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造成患者投诉。4、经医疗事故鉴定或法院判决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有一定的过失或差错。5、一年内发生二次一级医疗纠纷警示。三级医疗纠纷警示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或人

12、民法院判决为医疗事故,由于各种“_”因素酿成医疗纠纷;由于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损害。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经调解给患者一定经济补偿的,一年内二次被二级医疗纠纷警示。医疗纠纷警示责任者处罚程序凡发生医疗纠纷投诉的科室_小时内由医务科_,调阅病历,下达医疗纠纷投诉通知单,在调查取证及院内有关人员讨论后,根据情节及责任分别给予不同级别的医疗纠纷警示。在发出医疗纠纷警示的同时,由医务科对责任者下达医疗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并与责任者签定限期整改医疗缺陷协议书存档。被三级医疗纠纷警示的责任人,必须在接到警示通知的当天到医务科接受“警示”谈话根据谈话后本人的表现

13、,一周内给予处罚。医疗纠纷警示处罚分为通报批评、建议取消评优资格、扣发月季年度奖、技术职称低聘、离岗待聘、追偿经济责任等。医疗安全教育制度(三)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快速科学发展,结合医院具体实际,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一、医院每季度举办一次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讲座,健全法律法规培训考核机制,做到依法行医。培训内容主要为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二、依据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关键流程(主要指危重病人管理、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诊疗操作等)的培训教育。三、落实全院医

14、务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考核,做到相关档案完备、真实,记录详细。四、强化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要求全员掌握操作要领。五、定期_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方面培训工作,强化病历规范书写,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六、定期_临床合理、规范用药知识讲座,加强对新进人员的用药督导工作,避免乱用药及大处方。七、强化护理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护理服务优质、规范、温馨、安全。八、搞好无菌操作技术培训及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加强院感管理工作。九、制定医患沟通制度,定期_开展医患沟通经验、技巧交流活动,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十、加强医护人员文明用语教育宣传工作,做到文明行医。十一、

15、_开展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习,加强医护人员行风建设。十二、规范医疗风险告知义务,尊重及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十三、规范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和处理流程,避免纠纷矛盾升级。十四、做好健康教育、病房安全管理等宣传教育工作,争取患者理解与配合。第二篇:医疗安全教育制度定此制度。医疗安全教育制度为了使医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职业道德上、应变能力上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心理状态及技能上,排除各种主观障碍,制一、医疗安全意识教育:(1)树立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意识;(2)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感,增强医疗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3)克服自身及周围有关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医德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包括医德理念与医疗安全、医德规范与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与医疗安全等相关性的认识。三、质量管理知识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1)医疗安全教育是质量教育的重要内容;(2)为保障医疗安全又需要掌握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主要是医疗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