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解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960723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解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解读 一、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与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X)相比,本次修订主要修改有: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将接触石棉粉尘者出现胸膜病变后的分期纳入诊断分期中;取消了“观察对象”及有关内容;对尘肺诊断标准片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增加数字X射线胸片摄影(Digital Raograh,R)作为尘肺诊断的方法之一,并增加了附录F(规范性附录)“数字射线胸片摄影的技术要求”来规范R摄影技术。 二、增加DR胸片作为尘肺病诊断的依据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DR技术亦在我国迅速发展,近年该项技术已基本覆盖全国。D摄影的优点为:操作简便,实时

2、显示数字图像,成像速度快,检查效率高;动态范围广,优片率高;X线转换效率高,辐射剂量小;数字化图像易于传输、保存等。目前国际劳工组织(LO)尘肺X线影像国际分类法(202X修订版)中认可使用DR技术;日本厚生劳动省已于202年11月批准,符合一定摄片条件的采用平板探测器技术的DR胸片可用于尘肺病的诊断;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H)已于02X年推出相关诊断指南。但我国仍以传统高千伏胸片作为尘肺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很多医疗机构已配置DR摄影系统,淘汰或者没有配置普通高千伏射线机,导致不能承担尘肺病诊断工作。为适应医学放射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DR使用的现状,决定对尘肺病诊断标准(B70-

3、202X)进行修订,主要是增加D胸片作为尘肺病诊断的依据。三、在拍摄D胸片时应注意的问题 符合尘肺诊断要求的胸片应该有适当的影像密度、恰当的影像对比度、良好的锐利度和较少的影像噪声。DR胸片也应达到这一要求,并与高千伏胸片有良好可比性。鉴于数字影像的可修饰性,图像处理参数应在拍摄胸片之前设定,不允许对ICOM格式的影像文件进行图像处理。具体的技术要求可以看标准的附录“数字X射线胸片摄影的技术要求”。 四、尘肺病诊断标准片的变化 课题组在近千张备选胸片中选出3张DR胸大片,补充入现有标准片,作为拍摄R胸片的参考,对部分组合片作了局部调整。因此修改后的标准片由7张组合片和19张全肺大片组成,共26张。 五、取消观察对象的原因,取消观察对象后原有的观察对象的处理本次修订根据202X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取消了观察对象。对依据原标准确定为观察对象的,可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最长可观察年,观察5年仍不能诊断为尘肺病者,按一般接触粉尘作业工人进行健康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