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95732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二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做题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13题。陶器 马未都我们的祖先烧造陶器时,仅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比如,用火的时候,火旁边的黏土成为板结状,变得非常硬,这个特征被古人发现了,所以他就有意识地把这个黏土提炼出来,做成一个造型,搁在火里烧,越烧温度越高,越烧东西就越完美。这就是陶器的发明,距今不足一万年。一开始烧造陶器要干什么?首先是制造一个容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碗,一个杯子,要用它盛饭、盛水。陶器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随心所欲。我想捏个碗就捏个碗,我想捏个罐就捏个罐,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一种用器。再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采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树枝、砍砸一块石头,用来击打野兽,而陶器是第一次使用化学方法

3、,就是高温下改变物质的形态。陶器易碎,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水。所以,古人在长时间摸索陶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改变它的吸水率,今天能够残留的陶器痕迹,就剩下一个花盆了。陶花盆是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保证花木能茁壮生长。陶器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烧砖。红砖、灰砖都是陶器。陶器主要的发现地域,大多数沿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但与黄河流域相比较,数量要少,而且烧的温度也略低。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一个提水的工具,做得非常聪明,尖底,为的是一旦进入水中,瓶就会立刻翻个儿,水从它的口中流入;而当它装满水的时候,就立刻正起来了。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用这么漂亮的东西来提水了。没有纹

4、饰的陶器称素陶,画有纹饰的陶器称彩陶。彩陶各有各的风格,出土的时候往往非常多,原因无非就是它是财富的显现。当时,积累财富以后,还没办法浓缩这个财富,因此,只能以数量作为表现形式,然后下葬。秦兵马俑属于灰陶。和红陶相比,灰陶硬,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灰砖盖的。灰陶是在工序上加了一道工艺,烧制的最后阶段,泼水闷制,所以变得更加坚硬。陶器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陶器上了釉,会减弱它的吸水率。上釉这个技术,有一种说法是西域传过来的。凡是釉里含铜,烧出来就呈现绿色;釉里含铁,烧出来就呈现黄色。不管是汉绿釉还是汉黄釉,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使它泛着一种银色的、像云

5、母一样的光泽,行话叫“反铅”。汉绿釉的出现,影响到中国陶器中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唐三彩的烧造温度,相对以前的那种灰陶、红陶,又提高了一百度,大概达到1 100度。(摘自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略有改动,中华书局2008年4月版)1下列关于“陶器”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器的发明,距今不足一万年,发明的过程带有很强的偶然性。B人类最早有意识地烧造陶器,主要用途就是制造盛饭、盛水的容器。C再早期的陶器烧制过程,都是用物理方法

6、进行的。D陶器有素陶、彩陶之分,灰陶、红陶之别。2下列说法不属于“陶器”的特点的一项是()A陶器的烧制可以就地取材,随心所欲。B早期的陶器有易碎和吸水的缺点。C陶器做得非常聪明,尖底,可以用来提水。D陶器的烧制是利用高温改变物质的状态,而且烧的温度越高,烧制的东西就越完美。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陶器是人类最早以来的一种用具。B陶器的吸水性缺点同时也是它的优点,今天的花盆就是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特点,保证花木茁壮成长。C灰陶与红陶相比,在烧制工序上更复杂,更烦琐一些,但是不如红陶坚硬。D唐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多种颜色,因为它的烧制温度比灰陶、红陶还要高,所以更加坚硬。二、古代诗文阅

7、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大禹治水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亶亶穆穆,为纲为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

8、阳。覃怀致功,致于衡漳。常、卫既从,大陆既为。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注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史记夏本纪第二)注:六府,指掌管六种物资的贡赋税收的官府。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 不违:依从。B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不成:不行,不可以。C陆行乘车,水行乘船 乘船:乘坐船只。D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至于: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9、或另一情况。5下列四组句子。分表表现大禹“敏给”和“克勤”的一项是(3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禹的声音和身躯都非常标准,他的教令几经权衡方才发布。B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到惩罚,他对此感到难过,当他接受了治水的命令后,与益和后稷一同到任,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终于治水成功。C治水期间,他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D治水成功后,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7把文言

10、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6分)(2)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踏莎行春暮 寇準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8这首词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9这首词在语言、写景等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哀民生之

11、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_。(屈原离骚)(2)_,阴阳割昏晓。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3)春蚕到死丝方尽,_。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女儿的百合花 旸子傍晚,我带5岁的女儿回家。路上,女儿高声叫嚷道:“妈妈,今天是6月18日,是父亲节,我要送爸爸一个礼物。”小小的女儿也知道送父亲礼物了,我很高兴。我领着她进了花店,女儿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束百合,百合有洁白的高贵的花朵,有淡淡的花香。女儿抱着鲜花,兴高采烈地跟我回家。当我们走出地铁口时,我突然发现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女儿不见了。我一惊,急忙回头看,却见女儿

12、在离我两三米远的地方站住了,她站在一个乞丐面前,正把胖乎乎的小手伸进自己的口袋里摸索着什么。女儿的口袋里总是放着几枚硬币,遇到乞讨的人,她就会摸出一两枚来送给他们。小小的女儿有一颗悲悯善良的心,令做父母的感到骄傲,所以我和丈夫从不阻止她这么做。现在,因为怀里抱着一大束鲜花,只能用一只手摸索,她费力地摸了老半天,小手从口袋里抽出来时却是空的。她什么也没摸出来。女儿涨红着脸,瞅向那个乞丐。而那个乞丐,一直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面前的这个小姑娘。女儿张开胖胖的小手对那乞丐说:“你看,什么也没有。昨天,我用口袋里的钱买了一支红豆冰激凌,所以就没有钱了。”那个乞丐是中年男人,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他蹲在这个地

13、铁口乞讨已经有半年多了。我很奇怪这样一个强壮的男人为什么不靠劳动养活自己,却蹲在这里向路人乞讨。那个男人笑了:“没关系的,小姑娘!我的女儿也像你这么大,她也很喜欢吃红豆冰激凌的。”可他的话并不能安慰我女儿,女儿闷闷不乐地低头向我走来。走到我的身边,她却突然转身,又向那个乞丐跑去。她跑到那个男人身边站住了,小心翼翼地从那一大束百合里抽出一枝来,送到他怀里:“送你一枝百合吧!今天是父亲节,这些百合是我送给爸爸的礼物,送给你一枝好吗?”在女儿的心目中,送给爸爸的百合是很珍贵的,她想用一枝百合来弥补心里的内疚。那个男人愣住了,他用脏兮兮的手接过那枝百合高擎着,完全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是啊,洁白的、幽

14、雅的、芬芳的百合跟脏乎乎、散发着酸臭气蹲坐在水泥地上乞讨的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百合是那么幽雅、那么尊贵,而伸出手来向人乞讨的乞丐又是那么丧失尊严。我走过去,从口袋里拿出一枚硬币,放到那个男人面前的铁盒子里,对他说:“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居然送了你一枝百合。我知道这枝百合对你是没什么用处的”“不太太,我很喜欢这枝百合我真的很喜欢。谢谢你,小姑娘!”那个男人急急地说。当我拉着女儿转身离开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角似乎有泪花。第二天,当我一个人从地铁口出来时,一个男人拦住了我。我一看,是昨天那个乞丐,只是我差一点儿没认出他来。这一次他衣着整洁,浑身上下洗得干干净净,那张棱角分明的脸看起来甚至有几分英俊

15、。他说,他在这个城市乞讨已经半年多了,而他的家在千里之外的小县城。一年前,他在一个朋友的鼓动下,带着他和妻子辛辛苦苦攒起来的6万元和父母的5万元养老钱,来到这个城市做生意,但那个所谓的朋友把这11万元全部骗去了。他绝望得几乎要自杀,没有勇气回家面对父母妻女。因为心灰意冷,也不想再找一份正正经经的工作,于是就蹲在地铁口乞讨,过着没有尊严、没有明天、没有亲人的日子。可是昨天,女儿的那枝百合唤醒了他,他突然强烈地思念起千里之外自己的小女儿。昨天是父亲节,他相信懂事的女儿一定会给亲爱的父亲准备一份礼物。可是整整一年了,父亲杳无音信,女儿可爱的小脸蛋上一定滚满了晶莹的泪珠儿吧?说到这里,那个男人的脸上也滚下泪珠儿:“谢谢你的女儿,她的那枝百合唤醒了我心中的父爱。我要回家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7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