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955289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班主任心育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班主任工作中的心育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育 必要性 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班与心密不可分 笔记: 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在教育内容上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 康教育都涉及人际交往、学业、就业和情感等方面问题 ,有 许多相互交叉之处;在教育手段上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 康教育都要遵循基本教育规律 ,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体 活动、家校配合等方式进行 ,二者具有共同的运行“模式 ” 。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 ,存在许多契合点。 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需要 笔记: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最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最容易表现

2、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因此班主任只要注意通过对学生学习、交往、劳动等活动的观察,一般能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现他们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由于班主任长期与同一年龄的学生打交道,对某一年龄学生的正常心理特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比较容易通过对某位学生与同一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横向比较,来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后,较之其他教师而言,学生也非常信任班主任教师,愿意把心理话向http:/ 创建: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他们倾诉,也非常希望能得到班主任的关注、帮助和指导,这也为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班主任进行的常规工作,为班级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时空保证 班主任进行

3、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媒介。只要班主任能注意把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技巧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就能使每一项班级常规工作成为实施心理教育的良机。以个别谈话为例,一般班主任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遵循的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训导式谈话模式。如果班主任能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那他在谈话中就会自觉的贯彻尊重、理解、真诚的原则,而采取有以下七个步骤的心理教育式的谈话方式:沟通;倾听;分析;诊断;目标;效果;指导。显然,采取这种谈话方式,有助于学生合理宣泄,有助于教师进行疏导,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利于班级常规工作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颇多,例如,周记可以成为沟通师生心理

4、的桥梁;班会可作为心理教育课的阵地;社会实践可以成为训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等等,不一而足。 、班主任与家长和课任老师的联系,为整合心理教育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 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很重要的条件是有良好的环境。所谓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指环境中多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另一方面是指各种不同环境的影响是协调的。由于班主任在学校、家庭之间起着一种桥梁作用,他不仅对学生及家长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任课教师中也有较大的发言权。因此,在良好环境的设置及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方面,相对于其他课任教师和家长来说,班主任能起极大作用。以整合学校与家庭教育力量为例,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经常会主

5、动与班主任联系。因此,班主任可通过这种联系,既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又能获得与家庭沟通、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机会。 途径 笔记: (1)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 心理辅导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和补救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是指施教于未然,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面临的矛盾和个别差异进行心理辅导,促使其心理矛盾有效解决、心理潜能充分发挥、个性品质和谐发http:/ 创建: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展。补救性心理辅导是施教于已然,由心理辅导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乃至对有关的心理障碍进行诊断和矫治。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

6、育主要就是发展性心理辅导。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而且他们的差异表现有多个方面,既有智力差异,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时期,过早地用单纯的“好”或“不好”来划分他们的等级是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师要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对学生一视同仁、施予博爱。 (2) 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与当事人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自我了解、自我适应,从而能够自我独立和发展。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在平时就需

7、要建立的。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是我们班主任担任心理辅导员角色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这一有利条件,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境界。 三、班主任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策略 (一)“情”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 “情”能拉近师生的距离、能感化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身心虽然还处于发展时期,可他们已有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从师受益、能以平等的人格与人进行交流。他们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教师不能无视于学生的个性,随意扼杀他们的个性。然而教师又常常不由自主地把学生纳入自己的教育模式中,忽视

8、他们自身性格、个性发展的要求。 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就得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以朋友的身份来对待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内心信念。同时,我们也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学会选择,让他们在实践中自我锻炼、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http:/ 创建: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例如:那些逆反的学生之所以有逆反行为,就是因为他们对人对事所持的批判态度。我们应对此持有宽容的态度,正确认识他们身上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引导他们认识事物的复杂性、矛盾性,切不可以长者的训斥、说教来教育他们。只有放下“架子”以朋友之身对其动之以情,方可晓之以理,帮助他们逐渐步入健康的

9、成长轨道。 (二)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是班级管理的敲门砖 班主任在学校的工作中,直接组织、管理、教育着学生,因此,我们班主任在班级的工作中就要用心育的眼光对待学生,积极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理解、交流、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善于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 我班有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从小就喜欢异想天开,性格十分好动,像个 “假小子”。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以前的老师这样评价她:活泼有余,不爱学习,没有责任感。这孩子喜欢一些新鲜的东西,如赛车、变形金刚,还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我想,要是把这些精力用在学习上就好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帮助

10、,成效不大。班级实行“好人好事登记本”后,我发现她经常往我身边转,看得出她想争取得到表扬,上荣誉栏。如何发挥她的特长,让她如愿以偿呢?一个设想在我脑中一现,我对她说:“学校要开运动会了,我班的运动员要如何选择,合理安排,你能给老师出个注意吗?”“当然能。”于是,她主动承担了运动会的组织工作,挑选运动员,安排接力队,组织啦啦队和后勤人员等等。结果由她一手操办的我班代表队,一举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当她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时,高兴极了。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她进行鼓励和帮助,希望她在学习上也能有所进步。果然,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不断地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从我校毕业。 (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

11、影响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我们教师要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http:/ 创建: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三 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作为心理辅导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自我意识品质等。 (四)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力保证

12、 1、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生活在集体中的乐趣,使不同才能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取得成功的机会,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我们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班主任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针对性,即在活动中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来培养学生哪些心理品质,班主任要心中有数。 2、环境布置中渗透心育 我们班主任在布置教室环境时,可贴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和条幅,如:爱卫生、讲文明、爱学习的名人佳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留下一个板块开辟一个栏

13、目“奇思异想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几句简短的话写下来,把它贴在“奇思异想角”里,然后动员全班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答案,每周评出最佳解答员。这些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智慧的火花经常会在这一小小的板块闪现。 (五)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 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辅导的功能,这种班会也被称为班会心理课。 班级是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同学之间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共同的课堂、班主任、科任教师,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着这样、那样的共识,所以,同学之间彼此了解、彼此理解。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研讨所产生的良好氛围,有利于疏导学生心

14、理困惑及矫正学生的不良心态。主题班会前应有所准备,摸清学生的心理发展脉络,加以适http:/ 创建: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当的引导,以确保班会的正确导向。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语言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我们在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学生自己自然地改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但同时必须注意,要避免揭露学生隐私,防止出现新的心理问题,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畅谈自己看法的积极性,通过同学间的互补,使学生放下心理负担

15、。 (六)适当地进行心理常识的辅导 将心理常识引进课堂,让学生获取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有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辅导当作学校进行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只能是一种补充形式。 比如我班上有一位典型的特殊生,不爱学习,上课爱讲话,特别是不爱卫生,经常随地吐痰。因为随地吐痰,经常引发和同学间的矛盾。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我发现他衣着很整齐,不讲卫生主要是没有同学和他交往,使他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促使他经常要做出引起别人注意的举动来。为了改变这位同学的不良习惯,我首先做好班级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把这位同学身上出现的缺点,和班级的荣誉挂上钩,要求班干部发动每个同学来关心他、帮助他、监督他。同时,我利用班级的一些活动,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性。对该同学出现的微小进步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样使他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关爱的同时,积极进入改造自我的角色中。慢慢地,我发现他爱做值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