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纲(整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945165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大纲(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学大纲(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学大纲(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大纲(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大纲(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管理概述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 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 ( 1) 必须是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 2)有一致的目标。 (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三)管理的任务、职能、层次。法国的法约尔认为管理有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 孔蒋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五大职能。组织中管理分为上层主管、中层主管和基层主管。 (四)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五)管理者的角色。美国管理学家彼德

2、 . 德鲁克把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大体上分三类: ( 1 )管理一个组织(2)管理管理者(3 )管理工人和工作。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管理的二重性: ( 1)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2)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第三节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二、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三、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第四节 管理主体管理者一、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铀有贡献责任的人按管理层次划分: 1 、高层管理者2 、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按管理工作的性质与领域划分: 1 、综合管理者2、职能管理者按

3、职权关系的性质划分: 1、直线管理人员 2、参谋人员二、管理者的素质(一)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1、政治与文化素质。2、基本业务素质。3 、身心素质(二)管理者的技能: 1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如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技巧;一线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 2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包括观察人、人际交往等。 3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如对复杂环境和管理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全局性,战略性的,长远的重大问题处理能力等。高导管理者尤其需要概念技能,所处的层次越高,对概念技能要求越高

4、。(三)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创新素质: 1、创新意识2、创新精神3、创新思维4、创新能力。第五节 古典管理理论一泰罗的科学管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四项试验:搬运生铁块,铁揪实验,最基本的是工时试验,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理论要点: ( 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 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配备一流的工人。 ( 3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 4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 6)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

5、学工作方法。 (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 )提出了管理的例外原则。其他代表人物: 1 、卡尔 . 乔治 . 巴思 2 、享利 . 甘特 3、吉尔布雷斯 4 。哈林顿 . 埃默森课外:主要贡献:以工厂内部的生产管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重点放在工作方法、工作条件和工作定额的标准化和科学化上。四个第一: 第一个将科学原理和方法用来解决管理问题; 第一个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对于车间一级的管理,第一个开展系统的时间和动作研究;首次提出对工人要进行科学地挑选与培训。泰罗制的缺陷: ( 1)局限于低层次、车间; ( 2 )视人为“机械人” 、 “经济人” ( 3 )几项失败:心理革

6、命、差别计件工资制,职能工长制。二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法国人。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 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法约尔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 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 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 1)分工; ( 2)职权与职责; ( 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 个人报酬; (8) 集中化; ( 9) 等级链; (10) 秩序; (11)公正; ( 12)任用期稳定; ( 13)首创精神; ( 14 )集体精神。4 管理要素三、马克斯. 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组织理论之父)德国人,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理

7、论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教育6 、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四、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英国管理学者林德. 厄威克和美国管理学者卢瑟 . 古利克厄威克主要著作有管理的要素 组织的科学原则 管理备要他提出了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十条原则: 1 。目标原则2。专业化原则3。协调原则。4 。职权原则5。职责原则6 。明确性原则7。一致性原则8。管理宽度原则9。平衡原则10。连续性原则第六节 行为科学理论一、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行为代表人物梅奥。梅奥的霍桑试验:照明度试验,装备试验,访谈活动,绕线试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决

8、定因素职工士气)梅奥的观点: (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 ,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3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二、后期行为科学理论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爱人尊重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求。首先产生的是最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能要求高层次的需要。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 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保健因素不具备时会产生不满,具备时不会产生很大的激励。 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激励因素不具备时不会引起不满, 具备

9、时产生很大激励,来自工作本身。3 .费鲁姆的期望价值理论M=V.E M代表激励力量,V代表满足个人需要的预期价值,E代表可能获得该价值的概率。 费鲁姆认为调动职工积极性, 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 1) 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 )绩效与奖励的关系(3 )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4 麦格雷戈的XY 理论。5 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法”: 1 。 1 贫乏管理方式1 。 9 乡村俱乐部型管理5 。 5 中间型管理主要 9。 1 任务管理方式 9。 9 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第七节 现代管理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1 管理过程学派。强调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代表人物:哈罗德. 孔茨和西里尔 .奥唐奈2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彼得. 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3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经理的职能:现代管理理论之父4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和马奇,组织和管理决策新科学5 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的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系统理论和管理 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方法6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伍德沃德和美国的菲德勒,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