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自考题2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93988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自考题2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自考题2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自考题2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自考题2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自考题2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自考题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自考题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自考题-2-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A.自然科学 B.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科学 C.社会科学* D.人文科学(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本题是识记能力的考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2.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 * A.人的独特性B.无意识现象C.意识的结构* D.意识的机能(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他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 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2、3. 假如上级向你交代了一个任务,你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于是把全部的注意集中起来去完成,这时我们说你处于*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分数:2.00 )A. VB.C.B. 解析:解析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上级交给你一个重要任务,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说明你处于可控制状态里。4. 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 A.调节 B.维持C.集中性 D.选择(分数:2.00)A.B.C.D. V解析:解析注意的第一

3、个功能是选择功能,就是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 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5. 关于人的睡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的睡眠总时间大约占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 B.人的年龄越小,REM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C.老人的9波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 D.REM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研究发现,梦主要出现REM阶段。在随着年龄的不同,REM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年龄越小,REM所占的比例越高:即幼儿的 REM占50%小学生占30%成人占20%,老人占10%而且老 人的5波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所以老人睡觉不沉。人的睡眠总

4、时间大约占人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所以答案C的说法是错误的。6. 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以及* A.内部感觉* B.直觉* C.超感知觉* D.颜色感觉(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远距离 感觉、近距离感觉和内部感觉。7. 在视觉系统中,真正的感光机构是 A.角膜 B.网膜 C.虹膜 D.水晶体(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光能向神经活动的转换在网膜上实现,网膜是真正的感光机构。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 最主要的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

5、细胞。8. 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 工作记忆(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依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两类。这是对识记能力方面的考 察。9. 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长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 B.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为语音代码4 C.长时记忆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建构的过程D.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扮演着意识的角色(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所以 A项错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所 以B项也错误。长时记

6、忆的容量大,保持的时间长,它的储存是一个对信息的建构过程。所以C项正确。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所以D项错误。10. 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包含了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的名字。这种记忆方法是 A.地点法 B.复述法C.韵律法D.记笔记(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对一些纯语言的材料,最明显有效的记忆方法是靠韵律去记忆内容,也称口诀法。“飞雪连 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中就包含着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的名字。这是韵律法的具体应用。11. 平常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反映出思维的 A.抽象

7、性B.概括性 C.间接性 D.形象性(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思维是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离岀来加以认识的,如 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 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12. 个体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而把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的组别中,然后把这些组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称之为 * A.概念形成过程B.判断推理过程* C.问题解决过程* D.创造发明过程(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概念的形成,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概念的过程,也就是把具有共同

8、特征的东西归 在一组,而把有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的组别之中,然后再把这些组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13. 所谓智力,主要是指 * A.能力 B. 一般能力C.特殊能力D.观察能力(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智力。一般能力和认识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和思 维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14. 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下列哪项属于找水喝的诱因? A.水 B. 口渴* C.有水源的地方 D.喝水(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在一般

9、情况 下,诱因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物,能够吸引有机体的活动方向,有助于他寻求需要的满足。如口渴的人急于 寻求一个解渴的水源,有水源的地方便作为一个诱因存在,引导着口渴的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来满足自身的 需要。15. 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岀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这体现了人格特性的哪方面?* A.独特性B.稳定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 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岀

10、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 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岀现“分裂人格”。16. 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这体现的是人的 A.自我肯定需要 B.合群需要* C.本能需要 D.情感需要(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 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 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

11、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17. 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沟通的信息不容易造成失误,沟通的准确性和持久性都较高的沟通方式是 A.表情沟通B.身体语言沟通 C. 口语沟通 D.书面言语沟通(分数:2.00)A.B.C.D. V解析:解析在间接沟通过程中,书面言语用得比较多。书面言语沟通的好处是它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 还有机会修正内容,并便于保留,所以沟通的信息不容易造成失误,沟通的准确性和持久性都较高。18. 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这属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 A.严重病态心理* B.

12、中度失调心理* C. 一般常态心理* D.轻度失调心理(分数:2.00 )A.B.C. VD.解析:解析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一般常态心理表现为心情经常愉快满意,适应能力强,善于与 他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承受挫折、调节情绪的能力。19.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 展年龄特征具有什么特点? A.普遍性B.阶段性C.渐进性D.适合性(分数:2.00 )A. VB.C.D.解析:解析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一定的教育条 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

13、普遍性和稳定性,显示岀阶段的顺序,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和速度大体上是稳定的、共同的。儿童获得语言过程顺序一致性就是如此。20. 下列关于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由上到下 B.由外到内 C.由内到外 D.由简单到复杂(分数:2.00 )A.B. VC.D.解析:解析本题用排除法。儿童动作的发展遵循,三个原则:(1)由上到下。(2)由内到外。(3)由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4,分数:12.00)21. 社会心理学(分数:3.00 )正确答案:(社会心理学是指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解析:22. 声波(

14、分数:3.00 ) 正确答案:(声波是物体振动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其他媒介)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波动。 ) 解析:23. 科学概念(分数:3.00 )正确答案:(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 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逐渐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 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解析:24. 群体思维(分数:3.00 )正确答案: ( 群体思维是指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 成员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一致, 以致于使其他变 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 )解析:三、B 简答题 /B( 总题数: 6,分数: 30.00)25. 心理学在历史上主要有哪些流派 ?(分数: 5.00 )正确答案: (1) 构造主义心理学; (2) 机能主义心理学;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 格式塔心理学; (5) 精神分析学派;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7) 认知心理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