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93924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地区商业银行与医院的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银行须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通过开放银行渠道,方便患者就医、挂号,同时也起到有效防范就医资金携带风险等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一体化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无疑会迅速增加。以北京地区为例,近三年来,北京市民用于医药品的支出增速明显高于消费性支出的增速;主要大型医院的业务收入也保持着15%-25%的增速,可见这个市场稳定地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挂号难、看病难问题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当前医疗服务主要矛盾反映在两各方面,一是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紧张,造成医院现场服务“挂号难”;

2、二是患者群体多元化,造成“交费难”,这为北京地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如何利用金融服务平台方便广大患者就医,实现一体化的功能整合,是各家银行共同面对的巨大市场机遇。 1 北京地区医院当前发展状况 1.1 当前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1.1.1 知名度高的大型医院客流量大,以中老年和外地居民居多。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最新公布数据,2011年北京市门急诊量共1.46亿人次,与前一年相比增加了7.99%。扎堆就诊、盲目投医导致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不仅导致了“看病难”、而且院内就诊秩序也混乱不堪。就诊人员对医院最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挂号难,就诊难和缴费难。北京目前共有51家三级甲等医院,每

3、周挂号122万人次,比去年增加6.3%,如协和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每日的客流量均达到8000-12000左右,巨大的患者流量给医院带来的是巨大的服务压力。根据医院已经披露的数据及实地调研结果显示,诸如北京市知名的三甲医院自2009年至2011年,就诊人数始终呈大幅增长态势,从就诊者年龄构成来看,中老年患者占73.25%,外埠患者占57.62%。 1.1.2 就医环节多,排队拥堵现象严重。调研发现,就医环节多,排队拥堵现象严重。是目前北京地区大中型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 普通门诊耗时统计数据 根据实地测量结果,患者每次就医等待耗时是实际就诊耗时的1.5倍。如果扣除在途时间,等待耗时过长已经成了就医

4、的最主要问题。这些医院的就诊空间内人流很大,大量的等待就诊患者由于需要在各个环节收费、结算,消耗了大量时间,也造成了窗口的拥堵。排队耗时已经成为就医过程中最主要的消耗环节。 1.1.3 医院窗口现金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调研显示,在就医过程中,患者持现金结算占了结算量的80%以上,三甲医院的平均日收入都超过百万,由于医院在各个楼层大多设有交费窗口,因此就诊人员往往携带现金在多个楼层穿梭交费,在人多、拥挤的结算环境下,大量的现金流动导致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存在。 1.1.4 就医习惯导致专家号预约集中,专家资源被浪费。调研显示,90%以上的就诊者都愿意选择专家号,100%的外地来京患者选择专家号,

5、这就造成了专家号的紧缺。事实上,根据与院方沟通了解,仅有不到30%的就诊患者需要专家诊疗,而大部分患者的病情根本无需专家诊疗。 1.2 北京地区医院软硬件特点 1.2.1 空间大,设备布放方便。通过对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北京地区的三甲医院大多具有较宽敞的空间,有条件布设自助设备方便患者适用。其中一些大型医院如301医院目前已经专门开辟出自助设备布放区域,用于支持患者自助结算,方便社会。 1.2.2 医院有较强的技术合作能力。北京地区的三甲医院总体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自己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内部互联网系统,因此银行可以与医院在在合作中能做到技术共享,而院方对于电子渠道推广工作也能够与银行达成共识

6、。 1.2.3 医疗工作者对金融服务需求迫切。从北京地区请款来看,医疗工作者群体是一个高素质的技术型群体,对于金融理财服务具有迫切的需求。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往往缺少与银行的接触,需要银行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如果银行能在与医院的整体合作中注重对医疗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将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一定帮助。 1.3 银行-医院合作中院方的核心需求 1.3.1 共享银行渠道资源,优化设计门诊服务流程。医院作为金融服务的使用者,必然希望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能共享银行覆盖范围广泛的渠道,包括利用互联网、自助终端等设备,实现分流挂号、错峰就诊;同时,希望能够对患者交费环节引入新方式,将部分患者分流到自

7、助设备上,减少对收款台的压力。 1.3.2 引入银行金融管理能力,共享银行结算资源。银行具有结算业务的先天优势,院方如能使银行能为医院提供方便快捷的结算系统,而实现减少现金收付窗口、全面推行电子化货币结算的服务目的,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2 银行-医院合作中银行方面的风险分析 2.1 费用支出压力增大的风险 为缓解北京城市地区“挂号难、看病难”问题,北京地区部分同业已经开始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但随之而来是银行方面合作成本的提高。 2.2 设备投入和设备管理的风险 按照合作概念,银行业必将加大自助设备向医疗机构的投入建设。在此基础上,设备的投入和管理存在一定风险,一是设备被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二是设

8、备的更新维护工作,这不是简单的成本投入问题,如果合作方未能预期履行其协助管理义务,在项目的管理中出现线路故障等问题,影响患者就医,则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为银行带来诉讼风险。 2.3 参与银行众多,价格打压将比较严重 目前,在北京地区参与金融-医疗合作项目的银行逐步增加,工、农、中、建及北京银行均逐步涉足此领域,随着北京市金融医疗合作项目扩大和发展,更多的银行将以此作为树立社会形象,提高知名度的重要契机,由于医疗行业的政府主导背景,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因而银行业竞争激烈。 3 银行-医院合作模式的推荐与选择 医疗服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是患者需求、诊疗资源、诊疗信息、资金结算的一体化整合。将金融服

9、务引入医疗系统,可以对就诊中产生的信息流、资金流加以整合,通过自助服务终端、银行卡等服务载体,实现患者的自助缴费结算。建立新的就诊规则与流程,减少环节,加快流转、提升效率。针对目前北京地区大型三甲医院的特点,本文提出三种医疗金融服务系统模式供参考: 3.1 以自助渠道交易分流就诊流量的模式 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利用互联网、电话服务系统、自助终端以分流挂号、错峰就诊;同时,对患者交费环节引入新方式,将具有银行卡的患者分流到自助设备上,自行调账单、自助结算,减少对收款台的压力。特点是实现患者随诊自助结算,患者在每一发生就诊费用的环节都可通过银行布放的自助设备使用任意银行卡进行结算,并通过自助设备打印

10、缴费回执及报销凭证。该模式的优点是对医院现有系统改造少,实现了患者就诊的逐笔结算,消费明晰、简洁,自助设备布设相对灵活;缺点是自助设备的布放量和维护量大,以及引导患者建立新型消费习惯的时间较长。 3.2 费用发生地快捷支付模式 该方案的核心理念是在医院现有经营模式基础上,在分流挂号、就诊患者的同时,把银行卡、就诊卡和医保卡三种实物介质通过自助设备进行关联绑定,患者仅需持有绑定的银行卡或就诊卡即可实现就诊信息查询、实时结算和诊疗费用预存功能。该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银行、医院和医疗保险系统三者的关联,实现了快速结算,缓解了排队收费的压力,弱化了收费窗口的概念,缺点是银行与医院之间的对帐工作比较复杂,

11、对医院端的流程需要进行较大改进。 3.3 金融IC卡兼容医疗功能服务模式 金融IC卡兼容医疗行业服务方案是具有前瞻性的方案,金融IC卡具有金融服务功能和行业服务功能的兼容性,即IC卡包括电子钱包、银行账户和行业账户信息,因此,发展金融IC卡是今后银行医院合作的主导发展方向,借助具有便利性、经济性和权威性的金融IC卡的推广与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从患者的角度来看,金融IC卡以其便捷的使用模式,满足了一卡多用,节约了个人和社会成本;从医院的角度来说,金融IC卡使得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由于银行具有实名管理的先天性优势,因此通过银行制度的监管使医院各环节资金风险得到极大降低,模式的优点是安全性高,兼容性好,一卡多能,提高了就医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洪春,伍志刚,苏莉,肖静,杨海泓,赵颜忠.大型医院区域医疗合作模式强基层之路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2(04). 2王敏.我国医疗服务多元化供给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3颜庭晶.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路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