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93583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15230分)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C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光不可以传递信息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3.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1),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

2、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4. 图2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5.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3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

3、此冷却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人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发明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汽化液化 B液化汽化C升华液化 D升华凝华6.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7.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

4、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8. 光盘是用激光在反光铝膜上刻出凸凹的音槽来记录音像信息,外表面是一层平滑透明的保护膜。如图是一张放在阳光下的光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铝膜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对着光盘能看到你的像,是凸凹的音槽漫反射形成的、光盘呈现彩色的扇面是表面保护膜的反射形成的、光盘上呈现彩色的扇面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9.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月亮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图410.如图5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11.图6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

5、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12.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13.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14.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

6、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与白塔等大的虚像D比白塔略大的虚像15. 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二、填空题(20120分)16.如图7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产生的;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7.

7、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18.如图8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1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 (熔化液化)形成的。由此推断:雨是大气中的_ _形成的。20.图10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_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_ 。21.“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2.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

8、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只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色。23. 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_ (选填“实像”或“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进入了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 24.右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

9、平行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三、作图和实验(共50分,其中作图每图4分、28至31题每空1分)25.作出图14中反射光线、法线,标出反射角(保留作图痕迹)26.作出图15中“笑脸”在平面镜中的像27.根据图16中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8.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17(甲)所示位置,恰好

10、听不见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17(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人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强弱)于玻璃板2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8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

11、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 。30. 据天气预报报道,国庆前后几天的天气相差不大,南南同学记录了10月1日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温度如下表:(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9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提示:如果测量过程中明显有错误的数据应剔除)(其中第一问3分,第三问2分)(2)请根据你绘出的图像预测10月1日下午13:30的大致温度_。(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

12、度约7031.如图22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32.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24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13、。(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25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4分)(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分)34. 如图26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在转动300角时,点光源在镜中所成的像转过的角度1,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2,则通过作图说明1、2的大小。(4分)35.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