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932829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人际沟通讲座讲座内容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二、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类型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三个要点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求教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 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往自己嘴 里送,但太长了,自己永远都送不进嘴里。 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红光满面, 欢声笑语,原来是一样的筷子,自己送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食,其乐无穷。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

2、寞的人;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只有超人的推理,却不了解自己,是个迷惘的人。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实现1+12,个体与他人双赢。亚里士多德:“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 马克思: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获得社会支持,事业成功的保证。 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能力,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 的做人处世的能力。 ”研究成果:4000名失业的人中,只有10%,即400人是因为他们不能干这种工作, 90%, 或者说3600人,是因为他们还不曾发展自己与人成功相处的良好品质。 满足交往需要,身心健康的保证。完成社会化,促进

3、个体成长发展。人际交往的意义 快乐情绪的来源 健康生存的方式 生涯发展的能力人际交往的意义有助于身心健康,增进幸福感;有助于自我认识,增进成就感;有助于群体团结,增进凝聚力; 有助于激发热情,提升工作效率; 有助于战胜挫折,预防精神疾病。二、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与交流情感的过程。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各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较为稳定的心理关系。(反映为心理距离的远近)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是静态表述。人际交往决定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从人际交往 中反映出来。人际交往具有一般信息沟通的特点交往双方、交流的信息、信息渠道带

4、有目的性交往目的决定交往对象、方式、内容强调交往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 喜欢的回馈原则: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不同人际关系中所占比重不同人际关系以需要为基础 需要的满足是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人际关系以交往为手段 交往频率是人际关系亲疏的调节器人际关系以感情为纽带 人际交往中呈现出的情绪状态是人际关系好坏的评价指标。自我暴露是人际关系深度的标志人际吸引因素邻近吸引相似吸引需求互补吸引 多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之间。外貌吸引漂亮的容貌、得体的仪态、开朗的性格能力才华吸引 研究表明,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如果表现出一些缺点,会更

5、受人喜欢。个性特征吸引 即:人格魅力。其个性特征包括:真诚、责任、进取、热情、宽容、幽默、端庄。印象管理取悦的方法所谓取悦,是指个体通过有意识的自我表现行为来赢取他人对自己的喜爱,继而让他人善待比如赞扬自己、奖赏自己、帮助自己、保护自己附和显示施惠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阻碍人际吸引的个人性格特征 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感情,不关心他人的悲欢情绪,甚至把别人作为自己使唤的工 具。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对人不真诚,采取一切手段处处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并以此为前提和他人交往。 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过分惧怕权威而不关心部下。过分依赖他人而又丧失自尊心。嫉妒心强

6、。怀有敌对情绪与猜疑性格,或怀有偏激情绪。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对他人批评过分介意或完成工作任务后过分自 夸。情绪孤立,不喜欢与人交往。 怀有偏见,固执,不愿意接受他人规劝,过分使用防御机能,报复性强。 好高骛远地提出过高要求,过高目标,苛求他人。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讲求平等富于理想高期望值与高挫折感并存渴望友谊,自我封闭理想化与功利性并存注重精神情感色彩浓大学生的友谊比较牢固 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独立性较强呈开放趋势与异性交往愿望强烈大学生人际关系类型按关系对象分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 网络人际关系按密切程度分融洽关系- 冷谈关系- 冲突关系按影响

7、程度分利益相关关系利益无关关系按情感成分分公事关系- 私人关系同学关系大学生的交际圈学习圈、娱乐圈、社团圈、老乡圈、恋人圈 总体和谐家庭化、亲情化、称呼世俗化和口语化、有密语交流 存在冷漠和冲突关系表现为:缺乏知心朋友,孤独感;争吵甚至打架。原因:自我中心班级中人际关系类型人缘型性格随和,为人坦诚实在,全面发展。班级中最受欢迎。首领型良好的素质、组织能力强、工作作风端正。班级中具有威信。嫌弃型自我中心、忌妒、无责任、虚伪、势力、放荡。班级中最不受欢迎。孤独型 性格孤僻,自我期望过高,缺乏交往兴趣或缺乏交往技能。班级中易被忽视。师生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尊师,但不盲从,敢于向权威挑战。 师

8、生交往不多。 师生关系的疏密,通过学生遇到问题时是否寻求老师帮助得到印证。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交往的渠道聊天(QQ、ICQ、MSN)、游戏、E-mail、BBS、博客网络交往的特点角色的虚拟性;主体的平等性;心理的隐蔽性;动机的多样性; 过程的弱社会性、弱规范性。案例一 名姓吴的大三学生因为在学业上受了挫折,变得很内向,再也融洽不到同学中去,于是开 始一天到晚上网。他说,“ 我喜欢网上,因为在网上可以给我自重感,没有人看不起你。我交 了许多的朋友,甚至有的朋友会打电话来找我,说我有个性,说我幽默,虽然在现实中我并不 是这样的。我似乎找到了我要找的东西,又担心这会使我更加脱离现实。” 他还说:“ 我

9、不知 道网络对人格发展究竟有没有影响?在网络上,一方面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得到极致的张扬;而 另一方面,一个人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又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自我的性格。我们不能否认它的 真实,却更不能否认它的虚拟”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要点把握交往原则了解交往艺术学会竞争合作把握交往原则互利互惠原则互利互惠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交中考虑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满足共同的心理需要, 使彼此都能从交往中得到实惠。但互利原则,不应看成仅仅是物质等价交易性质,高尚 的道德观和人情、友谊同样是社交中重要交换砝码。其特点 : 互酬常常不同步 互酬常常不等量 互酬常常不同样 平等尊重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在

10、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人格上处于同等的社 会地位,享有同样的权利,受到一样的尊重。 平等相待不同的人,平等对待自己和他 人。 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也称信誉原则。有三层含义:守时守约诚实不轻易许诺宽容互助原则一要理解、体谅别人二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三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适度原则发展原则重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需要并给予他获得的希望了解交往艺术 语言艺术 适时、适量、适度 非语言艺术 眼神、手势、面部表情、姿态、位置、距离等 注重社交礼仪 衣服整洁,礼貌相待,妙用微笑 努力增强自己的人际魅力 活泼开朗、幽默风趣、处事果断、充满自信学会竞争合作 正确地认识竞争,树立竞争意识 调整

11、心态竞争促发展(双赢) 遵循竞争规则正确对待竞争,在竞争中增长才干 正确地认识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 真正伟大的力量在于团结协作正确地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 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原 则 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认 知 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情 感 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行 为 优化人际交往中的沟通艺术1、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 大学生人际交往一般原则 平等尊重原则 真诚原则信用原则 适度原则 求同存异原则2、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先入为主) 首因

12、效应(primacy effect)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观察者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对方的身体相貌及外显行为所 得的综合性与评鉴性的判断嫉妒的A 君的性格B 君的性格嫉妒的 倔强的 善辩的 冲动的 勤勉的 精明的被试多把A君作正面印象,B君为负面印象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良好第一印象?SOLER模式(G Egan艾根) S: 表示坐姿或站姿要面对别人 O (open): 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 (lean): 表示身体要微微前倾 E (eye-contact): 表示目光接触 R (relax): 表示放松表现“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印象。(二)近因效应人际交往

13、中的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随着人际的交往深入,最近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较大,所留下的印象也相 对深刻,最后的印象就会冲淡或盖过以往的印象,对行为发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产生于熟人之 间,也称为“新颖效应”。(三)人际交往中的晕轮效应印象形成中产生偏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即判断者常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性地得 出或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 的圆圈,所以称为“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四)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所谓的类化作用, 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的种类,然后贴上标签,

14、按图索骥。(五)人际交往中的仰巴脚效应(出丑效应) 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称为仰巴脚效应。人们最喜欢的人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家阿诺森等人 1978 年做过一项“犯错误效应”实验证实了这一结论。实验给被试呈现 四种人,让其评价哪一种人最有吸引力:(1)才能出众而犯了错误的人; (2)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 (3)才能平庸而犯了错误的人; (4)才能平庸而未犯错误的人。 结果表明:(1)才能出众但有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的人; (2)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被认为是最缺乏吸引力的; (3)才能出众但没有错误的完美者吸引为为第二位; (4)平庸但没有错误的人吸引力居第三位; 小的过错会使才能出众的人吸引力更增一层。(六)人际交往中的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交往中一个人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内在生命中的 价值观与情感好恶影射到外在世界的人、事、物上的心理现象。实质在于“强加于人”。“以己论人”“以小人之心,度他人之腹”表现 1.相同投射从自我出发做判断2. 愿望投射把自我主观愿望强加于人3. 情感投射以自我的爱憎指引交往矫正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首因效应(陌生人之间)忌“以貌取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启示:注重良好的第一印象近因效应(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