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932827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第一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生疏前与后(空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四周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洁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玩耍中某些简洁的问题”。空间方位的区分,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关系推断,能正确区分空间位置关系是儿童思维进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生疏前与后这一活动,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而玩耍是孩子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惊异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激发孩子猛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

2、玩耍寓教于乐,是幼儿最简洁承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玩耍,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育了灵敏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因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以玩耍贯穿整个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在玩耍中边玩边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前方位。 2.能用前前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按指定的前前方向运动。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动物头饰、多媒体课件 2.环境创设:营造森林情境。 活动指导: 一、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 *提问:鼻子在身体的前面还是后面?屁股在身体的前面还是后面?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后。 (一)玩耍“找方向”。

3、 1.引导语:请小朋友做猫宝宝,教师做猫妈妈。“猫妈妈”拍拍手,“猫宝宝”就到教师的前面来。“猫妈妈”跺跺脚,就到“猫妈妈”的后面去。 2.组织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行动并说说自己躲在教师的前面还是后面。 (二)玩耍“捉迷藏” 师播放课件,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隐蔽的准确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展描述。 (三)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1.组织幼儿到“森林”玩,引导幼儿听命令行动。 如:躲到大树后面,走到大树前面等。 2.引导幼儿边念儿歌排排队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能以自己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前前方位,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时,我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入,孩子们听到“鼻子”

4、、“屁股”这些身体部位时,都觉得很好玩。一下就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接下来的玩耍“找方向”,更是让孩子们过足了瘾。听着教师的指令查找方位,他们必需集中精力,才能确保不会找错方向。接着以玩耍“捉迷藏”,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动物”隐蔽的准确位置,准确运用“前面”、“后面”的方位词进展描述。为了加深活动的难处,我在设计幻灯片时,动物和隐蔽的物体都是相近颜色的,如,乌龟是绿色的,那么它隐蔽的物体,我选择了绿色的帽子。这样,孩子们在了适当的孩子们认真的观看着幻灯片,查找小动物隐蔽的位置。查找小动物的时候,就会很认真,而且会为自己找到小动物感到欢快。本次活动,幼儿充分体验、感知“前后”方位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

5、沟通争论、教师梳理、玩耍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其相对性、可变性,最终通过玩耍“躲猫猫”把学过的“前后”学问,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题组评议: 整个活动下来,玩耍化的形式,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引起小朋友们的留意,拉近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导课局部能够充分调动小朋友们的乐观性,使幼儿能够留意倾听。在课中,屡次运用玩耍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前后,表达了数学的趣味性。使幼儿在玩中学、乐中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通过幼儿的参与,让孩子们用眼观看、用口表达、认真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学进展下去。本次活动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幼儿参与的乐观性很高,师幼互动、生生互动良好,

6、到达了预设的目标。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鸡蛋浮起来 活动目标: 1、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乐观动手探究,查找答案。 活动预备: 1、前期幼儿阅历: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回忆已有沉浮阅历: 教师:小朋友,星期天大家都在家和爸爸妈妈做了有关沉浮的试验,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的试验结果呢? 二、变魔术“鸡蛋浮起来”: 1、提问:有没有小朋友把鸡蛋放在水里?那么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 2、请幼儿做试验鸡蛋沉入水底 3、教师假装变魔术,出示一杯放了盐的水,放入鸡蛋

7、,鸡蛋浮出水面。 4、提问:为什么小朋友放的鸡蛋沉在水底,教师放的鸡蛋浮在水面上? 5、教师:我在水里加了一样奇特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盐、糖、味精 提问: 我就是往水里加了这三个好朋友中的一个,你们猜猜是谁呀?今日我不告知你们,让你们自己去觉察! 三、幼儿尝试试验 教师将幼儿分为9组,每组四个鸡蛋、四个杯子、一个搅拌棒,四杯水,进展试验,每桌放置三种调味料。 试验结果:鸡蛋在盐水里可以浮起。 1、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在水中添加东西进展试验 试验后表达“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样了?” 试验得出结论:在水中放入盐可以使鸡蛋浮起来,放入糖和味精不行。 2、换水后共同在水中放入盐,进

8、展搅拌,再放入鸡蛋,观看结果,体验成功的欢快。 试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四、延长活动: 教师:“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行以浮起来呢?” 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上网查资料,将自己查到的结果带来和大家一起共享。 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奇异的盐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 2、进展动手观看力、操作力气,把握简洁的试验记录方法。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惊异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幼儿知道水有浮力,有关于物体沉浮、溶解的初步阅历。 2、物质预备:教师:装有温水的烧杯一个,熟鹌鹑蛋一个,搅拌棒一支,盐一杯。记录表一张,视频

9、死海的隐秘 幼儿:每人装有同量温水的杯子3个,熟鹌鹑蛋,糖、盐、味精各一份,搅拌棒一根,记录表一张,彩笔一支,毛巾1条。 活动过程: 一、魔术“蛋宝宝浮起来”导入,激发幼儿惊异、探究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名魔术师,今日为大家表演一个魔术。你们看,这里有一杯水,我还请来了一位奇特的小客人。”(出示鹌鹑蛋) (1)夏天到了,蛋宝宝要到水里去游泳,扑通一声跳下水,蛋宝宝怎样了?(蛋宝宝沉在水底) (2)不好了,蛋宝宝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别焦急,我来想个好方法,让蛋宝宝在水中消灭来。这是我的魔术粉(盐),我要把它倒进去,用魔棒搅一搅。 (师往杯子里倒入魔术粉,用搅拌棒渐渐搅拌,边说“变变

10、变”直至蛋浮起来) 蛋宝宝怎样了?(浮起来了) 二、是什么魔术粉让蛋宝宝浮起来?引发幼儿猜测与假设 1、请你猜一猜,我是用什么来做魔术粉的?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从魔术粉的颜色、外形等方面提示幼儿) 2、刚刚大局部小朋友猜的是盐、糖、味精,边说边出示图卡边贴在大表格上,我的魔术粉就藏在它们中间,那么你认为魔术粉是谁呢?(幼儿争论) 3、教师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猜测的方法。(教师请幼儿将猜测结果用对、错符号的方式记录在表格上)猜测记录后后鼓舞幼儿相互沟通。 三:幼儿试验,验证猜测结果 1、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怎样做才能知道你猜的对不对呢? 2、教师介绍每位小朋友盒中有3杯水,蛋宝宝在什么地方?

11、桌上的魔术粉有哪些?(提示幼儿看清魔术粉标记图) 3、请小朋友将每一种魔术粉倒进一样标志的杯子中试一试,轻轻搅拌,看一看觉察了什么?每一种试验后马上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重点:观看指导幼儿轻轻搅拌,引导幼儿间相互观看、沟通试验的结果,感受颖觉察的乐趣。(争论沟通共享) 请做完试验的幼儿将表格粘贴到前面。汇总结果到大表格。 四、沟通试验结论,1、说一说水里参与什么魔术粉使蛋宝宝很快消灭来? 2、为什么水里参与盐蛋宝宝就能很快消灭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力呢? 五、播放PPT,揭开死海的隐秘 1、师:地球上有一个奇异的地方叫“死海”。古时候,罗马有个统帅抓了一群俘虏,想把他们放到死海里淹死,可是过了一

12、会儿,沉下去的俘虏漂到了岸边,一个都没死,这是为什么呢? 2、幼儿观看视频“死海的隐秘”。 3、提问:你觉察了死海的什么隐秘? 在死海里的人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结论:(由于死海里含有大量的盐,是一般大海海水含盐量的七倍。) 4、教师与幼儿总结:原来,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才能使沉在水下的蛋宝宝消灭来。 师:你们不仅救出了蛋宝宝,还觉察了盐的隐秘。盐的作用真奇异,它还有很多奇异的用处等我们来觉察,等你找到可别忘了告知其他小朋友哦。 科学活动奇异的盐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幼儿对水的浮力特性有了初步的生疏,并在生疏调料和觉察溶解现象的根底上进展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儿通过试验,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

13、浮力,并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惊异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开展科学活动教师的预操作特别重要。在活动进展之前,我为了使幼儿观看盐增加水的浮力效果明显,于是使用了约1/3杯的调料粉,通过操作,我觉察分别放进去之后,不仅盐水里的鹌鹑蛋浮起来了,味精溶液里的鹌鹑蛋也浮起来了,原来味精里也含盐。为了削减材料带给幼儿的干扰因素,我有细心选择了无盐味精,经过反复操作,我选取了刚好能使蛋富起来的盐量,在此根底上,再投放同样量的味精和盐,问题解决了。我还选取了材料较软的木质搅拌棒,并在每组材料中添放了备用的鹌鹑蛋,以备不时之需。 在材料的设计上,我们为了削减幼儿间的材料干扰,细心制作了像小簸箕一样的操作盒,里面放置

14、贴有三种调料标签的三杯水,标签的高度正好是水位线,另外一一对应摆放贴有同样三种标签的调料盒,这样幼儿一目了然,对应投放为幼儿操作供给了便利,避开了干扰。 在活动设计上,开头局部情景魔术“救救蛋宝宝”很快吸引了幼儿的留意力,教师在示范操作的同时还适时地向幼儿提出了操作要求,我还鼓舞幼儿大胆猜测,支持不同的想法。在试验过程中,当我觉察有位幼儿放在盐水里的鹌鹑蛋没有浮起来时,急躁和幼儿共同查找缘由,当觉察原来是鹌鹑蛋破了时,准时为幼儿更换了好的鹌鹑蛋,到达了预期的试验效果。在得出结论局部,我请幼儿将表格以叠压的方式显现操作结果,便于幼儿观看得出结论。教师的启发式提问也很重要,如:你觉察了什么?水里参与什么蛋宝宝浮起来?为什么水里参与盐蛋宝宝就能浮起来呢?盐增加了水的什么?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学问点,一步一步向目标靠拢。当幼儿在盐增加了水的什么?这一点仍有一点小困惑时,我又适时视频“死海的隐秘“从而用另一途径加强了对这一现象的认知。 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