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930507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附件: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发 展 规 划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前 言9第一章 基础条件11一、宏观背景11二、发展现状15三、发展优势17四、存在问题19第二章 总体战略20一、指导思想20二、基本原则21三、战略定位22四、发展目标25第三章 空间布局28一、总体布局28二、功能分区29三、四大片区29第四章 “十二五”开发建设重点31一、规划控制区31二、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32三、“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40第五章 产业发展41一、战略性新兴产业41二、先进制造业45三、现代服务业48四、现代农业50五、产业准入和淘汰落后产能51第六章

2、城镇建设55一、城镇布局55二、居住用地布局56三、公建设施配置58第七章 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60一、综合交通60二、给排水工程65三、能源工程规划67四、通信工程68五、消防工程69第八章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70一、区域生态结构布局70二、城乡污染防治措施72三、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75四、环境管理对策措施76第九章 要素保障77一、土地资源保障77二、水资源78三、能源79四、环境容量82五、资金83六、科技支撑84第十章 体制机制创新86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87二、创新行政审批体制88三、创新财政管理体制88四、创新开发建设体制88五、创新项目推进机制89六、创新土地配置机制89七、创

3、新人才引进机制90八、创新社会管理体制90附图:1、区位示意图 2、空间发展总体格局图 3、功能分区示意图 4、“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示意图 5、城镇发展布局图 6、道路交通规划图 7、轨道交通规划图 8、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图 9、海港空港集疏运规划图 10、市政基础设施廊道布局图 11、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图 12、生态格局图 13、近期重大项目建设布局图附件:杭州市级有关部门出具的支持性文件前 言杭州大江东区域紧邻杭州主城区,与杭州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处于环杭州湾“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发展空间较为广阔、产业基础较为扎实、配套条件较为完善,具备建设省级产业集聚区的良好条件

4、。当前,杭州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建设和发展好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对于拓展杭州发展新空间、进一步发挥杭州在全省的龙头、示范作用和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决策部署,加快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建设,特编制本规划。规划依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浙政发201045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039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浙发改地区201026

5、0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准入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101049号等,并与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带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等相衔接。规划范围:包括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等三个层次。规划控制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东、北、西均以钱塘江界线为界,南至塘新公路、坎红公路、杭甬高速公路萧山段、萧山国际机场总体规划南界、靖江镇行政区划南界、红十五线、十二埭横河及与绍兴县接壤的北侧河道。重点规划区是指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启动区,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十二五

6、”开发建设区是指“十二五”期间按可提供开发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而确定的开发建设区块,面积为48平方公里。规划期限:10年(20112020年),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第一章 基础条件一、宏观背景(一)国际背景:国际资本和产业跨国转移在“全球化、新经济、互联网”时代,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扩散,贸易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加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和经济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向以知识、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演变;结构调整方向为发达国家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全球工业化中心向东

7、半球转移;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加快,推动了国际间商品、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转移和流动。在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资本跨国转移的趋势中,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中国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已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和研发集聚地。杭州作为长三角的地理中心和中心城市之一,地处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位置,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产业的跨国转移中,既面临着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更为直接、更加激烈的竞争。建设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将使杭州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来接纳和集聚外来企业,更好更快

8、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二)国内背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国内许多省市都在加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先进制造业投资势头强劲,已成为国内城市间新一轮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大江东区域拥有空港、海港、内河航道等天然优势,特别适宜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是杭州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主平台。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加

9、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全国的共识。大江东区域靠近杭州主城区,拥有省会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杭州乃至浙江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地。(三)区域背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为加快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

10、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杭州市是沪宁杭沿线、沿湾、杭湖宁沿线3条发展带的联络点,是沪杭、杭甬、杭湖宁三大综合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要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大江东区域处在杭州湾“V”字形发展带节点上,是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加快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于提升杭州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打造“一城七中心”,更好地融入长三角

11、地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省内背景: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大平台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要坚持转型发展,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坚持统筹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东部率先”发展背景下,沿海省市发展战略纷纷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形成新一轮开发开放格局。目前浙江已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十二五”时期将着力推进建设。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对于深入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我省经济结构不合理

12、、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偏低的问题。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的兄弟省市,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还明显偏少,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为此,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发展“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战略,特别是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成为国际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载体。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作为相关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培育、集聚、集群发展的空间平台,在促进区域产业转型提升、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的引进和大企业的培育提供空间保障。同时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也将成为杭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五)市域背景:杭州人均生产总

13、值突破1万美元2008年杭州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根据测算,2015年杭州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2万美元,2020年将达到或接近4万美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杭州提出要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建立制造与创造相互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配套,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科技、文化、人才互为支撑,以创新性、知识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按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在钱江新城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又在市区沿钱塘江规划建设若干新城,推动城市空间形态从“摊大饼”向“蒸小笼”转变,促使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

14、时代”。大江东区域地处杭州东部城市发展战略地带,是杭州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杭州城市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建设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不仅对于拓展杭州产业发展空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且对于优化杭州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发展现状(一)现有发展水平大江东区域现有产业以工业为主,集中在机械汽配、纺织印染、钢构网架、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精密模具、数控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009年,大江东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406家,工业产值500亿元。其中,江东工业园区已引进项目80余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0

15、.5亿元。临江工业园区引进项目80多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5亿元。义蓬、河庄、新湾、南阳、靖江等镇街建成区面积均在2至3.5平方公里左右,5个街道共实现生产总值86.2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3.3亿元。(二)开发建设现状江东工业园区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逾30亿元,启动区块首期8平方公里已基本建成,建成道路总长35公里;临江工业园区已累计投入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道路总长45公里,启动区块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前进工业园区已完成多项重大项目的征迁交地工作。在空港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总投资近70亿元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1.6亿元的杭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正式启动,其中一期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三)市政设施现状现状用水主要引自萧山第二水厂,远期供水能力为45万立方米/日;近期计划建设江东水厂,一期供水能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