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929922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医辨证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西医】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 状,晚期可并发慢性溃疡的病变。本病多见中年男性,或长 时间负重或站立工作者。本病未破溃前屑中医“筋瘤”范畴, 破溃后屑“臆疮”范畴。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最重要的 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在四肢 血管疾病的大多数病例中,常因静脉曲张及其合并症尤其是 溃疡而就。【发病群体】1、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如:售货员、空服人员、教师、美发人员、厨师及运输业 的服务人员等。由于我们腿部的静脉血液要从低处流向高出 若人长期处于站立状态,就会增加血液回流的压力,高压力 使血

2、液无法正常回流,这样血液挤压在腿部形成静脉曲张。2、经常坐着,坐姿不当。IT人员、职业司机、工厂员工及 大部分办公室白领都属从事以坐姿为主工作的一群:长时间 的坐,会导致血管长期处于循环滞慢的状态,容易引发静脉曲张。3、从事长时间蹲着或跪着的工作的人群:如:清洁工人、装修师傅、农夫、园艺工作者、汽车修护员 及负责机械保养维修的工程师等,需要长时间蹲着或跪着工 作,长时间蹲着或跪着都会增加下肢的压力,使血液无法正 常流动,因此,也易引起静脉曲张。【病理病因】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 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 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

3、。瓣膜发育不良或缺 失,亦不能发挥有效的防止倒流作用,导致发病。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 产生一定的压力,正常情况下对其不会造成损害,但当静脉 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 垂、使之关闭不全。这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 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 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 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 30 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 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可能由于妊娠能诱发或加重静脉曲张。但在

4、没有妊娠的女性,其发病率也比男性高(男:女=1:3),其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 内的静脉增加充血。妊娠期易发生静脉曲张的另一原因是由 于妊娠期四肢浅静脉的张力降低,使其易于扩张,这种情况 在产后可恢复。【病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回流是依靠心脏搏动而产生的舒缩力 量,在深筋膜内包围深静脉的肌肉产生的泵的作用,以及呼 吸运动时胸腔内负压吸引三方面的协同作用。静脉瓣膜起着 血液回流中单向限制作用。若有瓣膜缺陷,则单向限制作用 就会丧失,而引起血液倒流对下一级静脉瓣膜产生额外冲击 久之就会导致下级静脉瓣膜的逐级破坏。静脉中瓣膜的破坏 使

5、倒流的血液对静脉壁产生巨大的压力,即可引起静脉相对 薄弱的部分臌胀。而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 嗽、长期便秘等可使静脉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加剧了血液对 瓣膜的冲击力和静脉壁的压力,导致静脉曲张。长期的静脉 曲张,血液淤滞,最终产生淤积性皮炎,色素沉着和慢性硬 结型蜂窝组织炎或形成溃疡。曲张静脉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静脉壁的中层。在初期,中 层的弹力组织和肌组织都增厚,这种变化可视为静脉压力增 大所引起的代偿性反应。至晚期,肌组织和弹力组织都萎缩 消失,并为纤维组织所替代,静脉壁变薄并失去弹性而扩张 静脉瓣也发生萎缩、硬化。病变静脉周围组织的微循环亦由于静脉压的增高而发生障碍,引起营养不良

6、,导致纤维细胞 的增生。病变部位的皮下组织弥漫性纤维变性并伴水肿,水 肿液内含大量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可引起纤维组织增生。 静脉淤滞使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又 加重了组织纤维化。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局部组织缺氧, 抗损伤能力降低,因而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疡。【临床表现】 原发性静脉曲张患者早期多无局部症状,逐渐发展可出现以 下临床表现。1患肢常感酸、沉、胀痛、易疲劳、乏力。 2患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或团块状,站 立时更明显。3肿胀:在踝部、足背可出现轻微的水肿,严重者小腿下 段亦可有轻度水肿。4并发症:(1)皮肤的营养变化:皮肤变薄,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样皮炎

7、和溃疡形成。(2)血栓性浅静脉炎:曲张静脉处疼痛,呈现红肿硬结节和条索状物,有压痛。(3) 出血:由于外伤或曲张静脉或小静脉自发性破裂,引起急性 出血。5下肢静脉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Penhes试验):用来测定深静脉回流情况,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往往是通畅的。方法是在大腿用一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干,嘱病人连续用力踢腿或下蹲,由 于下肢运动,肌肉收缩,浅静脉血液经深静脉回流而使曲张 静脉萎陷空虚。如深静脉不通或有倒流使静脉压力增高则曲 张静脉压力不减轻,甚至反而曲张更显著。(2)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试验):用来测定大 隐静脉瓣膜的功能,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8、的大隐静脉瓣 膜功能丧失。方法是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排空浅静脉内 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卵圆窝下方处。随后让病人 站立, 10s 内解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立即充盈, 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病变部位极可能位于卵圆窝 水平,深静脉血通过隐股静脉连接点泄人浅静脉系统。浅静 脉如缓慢地(超过30s)而逐渐充盈,属于正常情况,是血液由 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内的缘故。如果病人站立后,止血带未 解开而止血带下方的浅静脉迅速充盈,说明返流人该静脉的 血液来自小隐静脉或某些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3)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 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

9、上至胭窝缚缠第一根弹力 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上第二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 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 如果在两根弹力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 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中医】本病属于中医学“筋瘤”、 “脉痹、“湿疮、“臁疮”等范畴。“筋瘤”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日“筋屈不得伸,邪 气居其间而不得反发为筋瘤”,阐明了筋瘤的病因病机。外 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 若蚯蚓”,阐述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臁疮”为慢性下肢溃疡,属“筋瘤”的后期并发症,在古 代文献中还有“裤口疮”、“裤风” (证治准绳 )、“烂腿” (外科证治全书)等

10、名。臁疮首见于疮疡经验全书,谓“里外臁疮,三里之旁,阴交之侧生之者,盖因湿热风 毒相搏而至然也。”阐明臁疮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病机。外科 正宗臁疮论第七十四云“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别,内外之殊。新者只用三香膏,乳香法纸贴之自 愈,方可得愈。外臁多服四生丸,内臁多服肾气丸妙。” 阐述了臁疮的病因病机及分期治法,强调了内外兼治。 在“因邪致瘀”与“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指导下,本病的 病因是静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久坐、久立、久 行、负重、妊娠等),其病机是气虚久瘀,静脉郁热能生风, 瘀热夹湿毒成疮。病由淤滞(瘀)、湿热(毒)、生风(痒), 三者之间的转化形成的诸多症证。【辨证治疗

11、】1. 气滞血瘀: 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本证的辨证要点是: 小腿部有明显的青筋迂曲,压痛或刺痛以及舌脉表现。 治则:行气疏肝 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 12g 枳壳 10g 白芍 15g 川芎 10g 制香附 10g 丹参 30g 鸡血藤 15g 制乳香 10g 水蛭粉 3g 甘草 6g 加减:疼痛加忍冬藤15g、地龙15g;扭曲块明显加三棱12g、 莪术12g;患肢畏寒、麻木加附子9g、桂枝15g;患肢酸胀 加威灵仙12g、地龙15g。2. 血燥筋挛: 小腿青

12、筋迂曲,挛急疼痛,伴有耳鸣如蝉、眩晕、肢体麻木、 两目干涩,舌淡、脉细。本证以小腿静脉曲,张挛急疼痛以 及阴虚肝旺的表现为辨证要点。治则:清肝滋阴 养血舒筋药用:川芎 15g 当归 10g 白芍 10g 生地 15g 芦荟 10g 昆 布 10g 木瓜 15g 鸡血藤 15g 防己 10g 甘草 6g加减:耳鸣眩晕加酸枣仁15g,远志15g,肢体麻木加桂枝 15g、路路通15g;两目干涩加菊花12g、玄参15g。3. 寒湿凝滞: 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 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本证除下肢青筋迂曲

13、外,辨证要点主要是下肢浮肿,畏寒沉重,脉濡缓。 治则:健脾利湿 温经通络方药:炙黄芪 30g 桂枝 10g 鸡血藤 15g 党参 15g 泽泻 30g 防己 10g 白芥子 10g 干姜 10g 木瓜 15g加减:下肢胀甚加茯苓15g;肿甚佳茯苓皮20g、淮山药20g; 纳呆、腹泻加白术15g、砂仁9g。4、气血亏虚:临床表现下肢青筋迂曲,小腿轻度肿胀,皮肤色素沉着,下 肢沉重,伴有全身乏力。疮面下陷,边缘形如缸口;或胬肉 突出疮外,疮口周围的皮肤成片地呈紫暗,少有痛热感,皮 下硬化;可经年累月,不易收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此型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原则补气养血,温通经络,方药用 补阳还五

14、汤加减。白芷9g、肉桂9g、地龙12g、当归12g、 丹参15g、川芎9g、白芍15g、党参15g、黄芪30g。对于 有破溃的患者,可以外用臁疮膏:制作方法是取轻粉9g,龙 骨60g,黄丹60g,当归60g,独活60g,羌活60g为末和 匀,香油调匀外敷。5、热毒炽盛: 症状:青筋暴露,突出皮肤,肢体肿胀疼痛,皮肤发红,按 之灼热;舌淡红,苔黄腻,脉细数。治则: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川芎12g、赤芍12g、生地15g、红花9g、桃仁12g、 鱼腥草15g、紫花地丁 15g、蒲公英15g、野菊花15g、金 银花15g、水牛角15g。6、湿热下注: 主要证候为小腿青筋

15、怒张,局部发痒,红肿,疼痛,或有溃 破,滋水淋漓,疮面腐暗;伴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苔黄 腻,脉滑数。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消肿,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甘草 6g、 苍术9g、茯苓12g、泽泻9g、薏苡仁20g、黄柏12g、当归 12g、玄参15g、金银花12g、益母草15g、泽兰叶9g、黄 苓10g、黄连9g、栀子10g、七叶一枝花15g、白花蛇舌草 15g、生大黄9g。7、营卫失和: 主要证候为小腿青筋暴露,皮肉挛急,或伴下肢坠胀,水肿, 舌淡紫,苔淡白,脉浮涩。方用桂枝汤加减: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6g、生姜 9g、大枣3枚、赤芍12g、白芥子12g,川牛膝12g,枳实 9g。8、肝

16、火亢盛: 主要证候为下肢筋脉怒张,红肿,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 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弦 数。治法:清肝解郁、健脾渗湿,方用清肝解郁渗湿散化裁:地龙12g,蝉蜕9g,银柴胡9g,独活9g,生地9g,女贞子9g, 苍术9g,白术9g,防风9g,赤芍12g,菟丝子15g,甘草3g。【食疗方】1、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患肢青筋迂曲,状若蚯蚓,局部有压痛或色素沉着。 伴有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面有瘀斑瘀点,治宜理气行滞, 活血化瘀。1桃仁酒 熟桃仁30g,打碎,浸泡于500毫升优质白酒(38 度)中,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每日摇晃12次10日即可 饮用。每次取泡好的桃仁酒 10 毫升,佐餐饮用每日 1-2 次。2玫红饮 玫瑰花60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