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问》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92929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与问》教学中的几点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学与问》教学中的几点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与问》教学中的几点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与问》教学中的几点感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与问教学中的几点感悟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文章结构清晰,文字浅显,但这样的文体,孩子见的不多。它属于议论文,整个六年学习只学习了三四篇这样的文章。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必须是要理解这样的文体的,因为这是初中高中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和写法的指导上,此时让学生有点思路,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协助。议论文是由论点和论据构成的,摆事实讲道理是写作议论文的关键方法,如何选择故事?一般的方法是选择古今中外的故事作为论据,论据是什么?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据的类型:事实的材料,理论的材料。如何获得这些材料?那就得教会学生平时要多看名人故事,多读名人自传,多看纪实类的电视对将来

2、写议论性的文章有很大协助。议论文的教学并不是小学教学的重点,所以很多的术语不必多讲,教会孩子们如何收集资料,养成爱看名人传记之类的真实性的书的习惯,引起阅读的兴趣才是第一的。在教学这个课开始,我以“你们理解哥白尼吗?”这个话题为引子,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直奔中心,读第二自然段,然后请学生回答“你对哥白尼有什么印象呢?”拓展学生的思维,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的人格魅力。告诉孩子找的故事讲的道理是和文章的论点相吻合的,这叫有理有据,有说服力。在这个篇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实行角色的体验,也是我教学本课的一大亮点,在角色体验中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实行融合,所谓的角色体验就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爱

3、问的孩子是多么的讨人喜欢,从而在角色的比照中感受,让学生在品析中学会开口“问”。钱学森在之前就听别人上过公开课,总觉得缺点人物的形象过于高大,高大到钱学森成了一个圣人,而学生在的语言仅仅对教师语言的一种补充,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深层次的感悟很少。于是自己也想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学区比赛开始,到参加常州市的比赛,前后一共上了六遍,其中凝结了很多文小老师的智慧,一次次的调整,一遍遍的完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每一次试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爱国其实是一很空洞的字眼,如何让学生走进一个伟人的内心,最后我把着眼点放在在了人物朴素的语言上,以此为辐射点,通过教师课外材料的补充,一

4、步步将人物的形象丰满化。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爱国的高尚情怀。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我当时的设计思路是着重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体会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然后通过朗读把语言内化为情感,以“读”为载体,感受人物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走进文本,与人物产生共鸣。一、抓关键语句,以情贯穿我觉得一篇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我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个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

5、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爱国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实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次话,我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层次分读、齐读,让每一次的读都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重复,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做搭设训练感情朗读,层层推动。原打算抓住第一小节“想到前方就是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展开教学。因为这个段话写得很感人,而且这样的开头又十分地吸引人,觉得应该让学生好好地体会体会。然后再引入第二小节对钱学森的介绍,

6、学习钱学森说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接着用一句过渡语带到3、4小节。最后,品味美国海军将领的话,理解归国不易后来,仔细琢磨,第一小节并不是文章的重点,不应该以此为中心,在大家的建议下把情感的推动点放在了“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上,文章中很多内容自然就成了一个整体,不用一一去讲解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1.学习钱学森的两句话。这个局部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一段语言,我主要让学生明白钱学森在说这段话时,正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说明他心中时刻装着祖国。通过补充资料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第二段话通过体会留学生说的话以及回想前面钱学森当时在美国的条件来丰富钱学森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最后通过讨论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的话,进一步明白钱学森爱国之深,归心之切。2.体会钱学森的思想情怀通过补充写给母亲的信,以及母亲写给儿子的诗,让学生体会任务的内心,将家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学生感受到的是一个更加平民化,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钱学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