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929293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25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电房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2。2。1电缆沟开挖、设备基础制作、预留预埋. 电缆沟开挖及电缆井砌筑l 管沟开挖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业主要求,先用干石灰标出管沟实际位置,管沟应尽量取直。l 沟槽底净宽应按管材外径再加上400mm,管顶埋深不得小于0.7米;沟槽开挖时要根据土质情况应有不小于15的放坡。l 沟槽侧临时堆土应放置有序,管沟在穿过道路处应搭设临时便桥,以方便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及时将余土清理干净.l 沟槽开挖时应做好排水措施,沟底不得超挖或扰动原土层。l 沟底应平整并夯实;一般土质须用细砂或素土垫层,厚度应为100 mm;如遇有尖硬的物体、石块等,则应向下挖100200mm,

2、再填补细砂或素土夯实;特殊地段可用沙浆混凝土做垫层,然后方可进行管道敷设。l 砌筑电缆井l 按位置及高程人工开槽,井周每侧应多挖大于30cm,以利施工。计算和控制槽深、槽宽并清平、夯实,槽底严禁超挖。然后进行基础整平、夯实后进行混凝土地板浇筑、捣实、养护工作。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砌筑井壁.井壁砌筑时,在基础地板上铺砂浆一层(座浆)后可砌筑井壁,按图纸做井底并用水泥砂浆抹面,并检查边线。砌砖应做到井壁平直,边角整齐,符合图纸尺寸且砖面对齐吻合方可砌住,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砌砖砂浆要饱满,砖块砌筑前必须洒水浸湿。井壁砌到一定高度随砌随用水泥砂浆抹面。外墙用水泥砂浆搓缝,要随砌随搓使外墙严密。随墙身

3、的砌筑还应及时换填,随换随填夯实,做到回填密实以免回填不密实使路面产生局部沉降.当砌筑到管顶时,应将管头与井壁内口接平,用水泥砂浆将井口与井篦按好抹平抹严。墙身砌到要求标高时,用水泥砂浆安装井框和井篦,井框和井篦必须顺畅。井砌完后,应清除一切杂物,按标准检查。l 直埋电缆沟开挖l 电缆沟深应保证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与0。7m;沟宽应保证最外侧电缆表面距沟边不小于0.15m,电力电缆间距0.1m,当电缆沟转90或120弯时,转弯处沟宽应加宽0.2m.挖沟时如遇垃圾等有腐蚀性杂物,须清除换土,沟底必须铲平夯实,保证电缆周围土层均匀密实。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

4、电流、振动、热影响、腐蚀物质、老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预留预埋施工人员配合土建按设计要求进行管路、铁构件及配电设备基础、孔洞的预留预埋。穿越建筑物基础的部分及时预埋,其中穿越建筑物外墙及屋面的部分需做止水环,电缆套管预埋须做防腐处理,管口打喇叭口,然后再埋入土中。预留预埋做到一次到位,位置准确,严禁漏留少埋,按设计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当与土建结构矛盾之处,应及时同设计、业主、监理及各专业工程师协调解决。隐蔽验收前,检查是否有遗漏或位置错误,检查无误后,会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浇注砼时,要派专人进行看护,以防砼振捣时,管路及箱

5、盒移位。 2.2.2电力变压器安装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kV及以下室内变压器安装。 施工准备l 设备及材料要求: 变压器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电压,电流,阻抗电压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 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 干式变压器的局放试验PC值及噪音测试器dB(A)值应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 带有防护罩的干式变压器,防护罩与变压器的距离应符合标准的规定,不小于表2。1。

6、4的尺寸。 型钢:各种规格型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锈蚀。 螺栓:除地脚螺栓及防震装置螺栓外,均应采用镀锌螺栓,并配相应的平垫圈和弹簧垫。 其它材料:蛇皮管,耐油塑料管,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及变压器油,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l 主要机具: 搬运吊装机具:汽车吊,汽车,卷扬机,吊链,三步搭,道木,钢丝绳,带子绳,滚杠。 安装机具:台钻,砂轮,电焊机,气焊工具,电锤,台虎钳,活扳子、鎯头,套丝板。 测试器具:钢卷尺,钢板尺,水平,线坠,摇表,万用表,电桥及试验仪器。l 作业条件: 施工图及技术资料齐全无误. 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毕,标高、尺寸、结构及预埋件焊件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变

7、压器轨道安装完毕,并符合设计要求(注:此项工作应由土建作,安装单位配合)。 墙面、屋顶喷浆完毕,屋顶无漏水,门窗及玻璃安装完好。 室内地面工程结束,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道。 安装干式变压器室内应无灰尘,相对湿度宜保持在70以下。 操作工艺l 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变压器稳装附件安装变压器吊芯检查及交接试验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验收。l 设备点件检查: 设备点件检查应由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作好记录. 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核对变压器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是否齐全,有无丢失及损坏。 变压器本体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

8、好无损伤。 如果是油变,油箱封闭是否良好,有无漏油、渗油现象,油标处油面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绝缘瓷件及环氧树脂铸件有无损伤、缺陷及裂纹.l 变压器二次搬运: 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最好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采用吊链吊装,距离较长最好用汽车运输,运输时必须用钢丝绳固定牢固,并应行车平稳,尽量减少需动;距离较短且道路良好时,可用卷扬机、滚杠运输。变压器重量及吊装点高度可参照表3.3。1.1及表3。3.1.2。树脂浇铸干式变压器重量表3。3.1。1序号容量(kVA)重量(t)序号容量(kVA)重量(t)12310020025050063010001.711.922。163

9、。904.084。94512501600200025005。696。228。149。30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重量表3.3。1。25序号容量(kVA)总量(t)吊点高(m)12345610018020042050063075080010001250160018000.61。01。01.82.02.83.03。83.54.65.26。13。03。23。23。53.84.05.05。25.25。8 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钢丝绳必须挂在油箱的吊钩上,上盘的吊环仅作吊芯用,不得用此吊环吊装整台变压器(图3。3.2)。图3。3。2 变压器搬运时,应注意保护瓷瓶,最好用木箱或纸箱将高低压瓷瓶罩住,使其

10、不受损伤. 变压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震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以防倾斜,运输斜角不得超过15,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用千斤顶顶升大型变压器时,应将千斤顶放置在油箱专门部位。 大型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以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困难。l 变压器稳装: 变压器就位可用汽车吊直接甩进变压器室内,或用道木搭设临时轨道,用三步搭、吊链吊至临时轨道上,然后用吊练拉入室内合适位置。 变压器就位时,应注意其方位和距墙尺寸应与图纸相符,允许误差为25mm,图纸无标注时,纵向按轨道定位,横向距离不得小于800mm,距门不得小于1000mm,并适当照顾屋内吊环

11、的垂线位于变压器中心,以便于吊芯,干式变压器安装图纸无注明时,安装、维修最小环境距离应符合表3.4。2要求。部位周围条件最小距离(mm)操作正面有导轨无导轨26002000后面有导轨无导轨22001200侧面距墙1100顶部距顶600变3.4.2 变压器基础的轨道应水平,轨距与轮距应配合,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汽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需安装坡度者除外)。 变压器宽面推进时,低压侧应向外;窄面推进时,油枕侧一般应向外。在装有开关的情况下,操作方向应留有1200mm以上的宽度。 油浸变压器的安装,应考虑能在带电的情况下,便于检查油枕和套管中的油位、上层油温

12、、瓦斯继电器等。 装有滚轮的变压器,滚轮应能转动灵活,在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折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 变压器的安装应采取抗地震措施(稳装在混凝土地坪上的变压器安装见图3.4。7.1,有混凝土轨梁宽面推进的变压器安装见图3.4.7.2)。图3。4.7.1 图3。4.7.2l 附件安装: 气体继电器安装: 气体继电器安装前应经检验鉴定: 气体继电器应水平安装,观察窗应装在便于检查的一侧,箭头方向应指向油枕,与连通管的连接应密封良好.截油阀应位于油枕和气体继电器之间。 打开放气嘴,放出空气,直到有油溢出时将放气嘴关上,以免有空气使继电保护器误动作. 当操作电源为直流时,必须将电源正极接到水银侧

13、的接点上,以免接点断开时产生飞弧. 事故喷油管的安装方位,应注意到事故排油时不致危及其它电器设备;喷油管口应换为割划有“十”字线的玻璃,以便发生故障时气流能顺利冲破玻璃。 防潮呼吸器的安装: 防潮呼吸器安装前,应检查硅胶是否失效,如已失效,应在115120温度烘烤8小时,使其复原或更新。浅蓝色硅胶变为浅红色,即已失效;白色硅胶,不加鉴定一律烘烤. 防潮呼吸器安装时,必须将呼吸器盖子上橡皮垫去掉,使其通畅,并在下方隔离器具中装适量变压器油,起滤尘作用. 温度计的安装: 套管温度计安装,应直接安装在变压器上盖的预留孔内,并在孔内加以适当变压器油。刻度方向应便于检查. 电接点温度计安装前应进行校验,

14、油浸变压器一次元件应安装在变压器顶盖上的温度计套筒内,并加适当变压器油;二次仪表挂在变压器一侧的预留板上.干式变压器一次元件应按厂家说明书位置安装,二次仪表安装在便于观侧的变压器护网栏上。软管不得有压扁或死弯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mm,富余部分应盘圈并固定在温度计附近。 干式变压器的电阻温度计,一次元件应预埋在变压器内,二次仪表应安装值班室或操作台上,导线应符合仪表要求,并加以适当的附加电阻校验调试后方可使用。 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 变压器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点与线圈的联线应紧固正确,且接触紧密良好。转动点应正确停留在各个位置上,并与指示位置一致。 电压切换装置的拉杆、分接头的凸轮、小轴销子等应完整无损;转动盘应动作灵活,密封良好。 电压切换装置的传动机构(包括有载调压装置)的固定应牢靠,传动机构的摩擦部分应有足够的润滑油。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调换开关的触头及铜辫子软线应完整无损,触头间应有足够的压力(一般为810kg)。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应装有机械联锁与带有限位开关的电气联锁.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控制箱一般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联线应正确无误,并应调整好,手动、自动工作正常,档位指示正确. 电压切换装置吊出检查调整时,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符合表3.5.4.7的规定。 调压切换装置露空时间见表3。5.4。7表3。5。4。7环境温度(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