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92905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篇一: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防火高度及特殊建筑规范 耐火等级一、二级: 1、公共建筑24M/居住建筑9层(住宅建筑除外) 2、幼儿园、托儿所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只能设置在一三层,独立建造时,不应超过三层。 3.、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三级: 1、24M、最多允许五层(住宅建筑除外) 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只能设置在一二层货独立建造的2层建筑。 3商店、学校、电影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 4地下、半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 耐火等级四级: 最多允许两

2、层(住宅建筑除外) 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只能设置在一层。 防火等级简介 UL 94*总体 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 塑料阻燃等级由HB,V-2,V-1向V-0逐级递增: HB:UL94标准中最底的阻燃等级。要求对于3到13 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40毫米每分

3、钟;小于3毫米厚的样品,燃烧速度小于70毫米每分钟;或者在100毫米的标志前熄灭。 V-2: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可以有燃烧物掉下。 V-1: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6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V-0:对样品进行两次10秒的燃烧测试后,火焰在30秒内熄灭。不能有燃烧物掉下。 建筑物的消防等级(还是防火等级)是如何分类 一、建筑物的分类与等级 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为三大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五大类:生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3、按建筑结构的承重

4、方式分为四大类:墙承重式、骨架承重式、内骨架承重式、空间结构承重式。 4、民用建筑按层数分五类: a、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 b、高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 c、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 d、高层建筑:主要指10至30层的住宅建筑或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e、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重要性、防火、耐久年限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筑物级别。民用建筑可按以下方式划分等级: 1、按重要性分为五等: a、特等:具有重大纪念性、历史性、国际性和国家级的种类建筑。 b、甲等:高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

5、筑。 c、乙等:中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d、丙等:一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按防火性能分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耐火等级标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3、按耐久年限分四级: a、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b、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c、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d、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建筑防火 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

6、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 【概述】 中国古代主要以易燃的木材作建筑材料,对建筑防火积累了许多经验。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兴建的皇史宬,采用砖石结构,室内石台上放置包铜皮的樟木文件柜;嘉靖四十年建造的宁波天一阁(见藏书楼),建在三面临水的湖边,并在阁前开凿贮水池,就是为了防火。 世界各国均根据国情制定各种建筑防火规范。中国已制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此外,对古建筑、地下建筑、汽车库及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备等,也有专用的规范或规定。 建筑物起火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可燃物:如木质材料、可燃装修、家具衣物

7、、窗帘地毯及生产、贮存的易燃易爆物品等;着火源:如烟头、火柴、厨房和锅炉房用火、电气设备事故的火花以及雷击、地震灾害等,都能形成着火源;助燃物:氧及氯、溴等。因此,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对三者进行有效的控制。 【主要措施】 分述如下:耐火等级和材料选择 中国按建筑常用结构类型的耐火能力划分为四个耐火等级(高层建筑必须为一或二级)。建筑的耐火能力取决于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在不同耐火等级中对二者分别作了规定。构件的耐火极限主要是指构件从受火的作用起,到被破坏(如失去支承能力等)为止的这段时间(按小时计)。构件的材料依燃烧性能的不同有燃烧体(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如沥青混凝土、刨花板)和非燃烧体(

8、如砖、石、金属等)之分。 建筑物应根据其耐火等级来选定构件材料和构造方式。如一级耐火等级的承重墙、柱须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如用砖或混凝土作成180毫米厚的墙或300300毫米的柱),梁须为耐火极限2小时的非燃烧体,其钢筋保护层须厚30毫米以上。设计时须保证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以赢得足够的疏散时间,并使建筑物在火灾过后易于修复。隔墙和吊顶等应具有必要的耐火性能,内部装修和家具陈设应力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如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吊顶材料和地毯、窗帘等,以减少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蔓延。 防火间距和防火分区 防火间距: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建筑耐火等级越低越易

9、遭受火灾的蔓延,其防火间距应加大。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 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防火分区: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

10、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平米;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平米和60米、600平米。 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平米或1500平米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平米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安全疏散和通风排烟 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

11、楼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建筑物火灾时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妨碍疏散还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楼梯井、电梯井和管道井具有“烟囱效应”,起排烟作用,地下建筑的烟则很难排出。因此,高层或地下建筑的走道、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应按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设施。 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一般建筑起火后约1015分钟开始蔓延,可通过电话等人

12、工报警和使用消火栓灭火。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以及起火危险性大的厂房、库房内,还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 一般建筑物的防火等级是如下规定的: 1、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 爆炸极限小于10的液体 3、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

13、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到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大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只要满足以上任意一个条件,我们就定位甲级防火等级 防火分区面积计算 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S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S=2500 三级耐火等级建筑S=1200 四级耐火等级建筑S=600 地下、半地下建筑(室)S=500 当多层建筑物内部设置自动扶梯、开敞楼梯等上下层相连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基本规范规定

14、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一、对于一、二级建筑,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但如果你采用了自动灭火系统,那么这个面积可以增加1倍,即5000(m2);当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 倍计算。我认为这个表述已经相当清楚,没有什么可以存在疑义的地方。 二、比如像你所说的那样,假如你有5000m2的一个区域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实际上只有以下两种结果: 1、划分为一个分区:条件是5000m2区域全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因为根据上述要求,有自动灭火系统后,2500m2这个上限可以上调至5000m2,因此,划分成一个防火分区即可。 2、划分为两个分区:除却上述情况外其它一切情

15、况。假如像你所说的那样,其中有4000平米设有自动灭火系统,而另外的1000平方米没有设,则对应的防火分区的计算面积为:4000/2+10003000平方米,超出了2500平方米的规范限制,因此,你必须划分成两个防火分区。或者,相反,你只有1000平方米设置了自动灭火系统,而另外的4000平方米没有设置,那么,其所对应的防火分区的计算面积为:1000/2+40004500平方米,同样也超出了2500平方米的规范限制,所以你也得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在这个计算过程中,规范所规定的2500平方米始终没有变化。 三、根据规范要求,如果一个防火分区设喷淋的话,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一二级建筑)。防火分区内面积应该符合上喷淋面积/2+不上喷淋面积<=防火分区要求的面积(即不上喷淋时规范要求的防火分区面积),也就是说只有上喷淋的面积才能增加1倍.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楼梯间、楼梯和门 疏散用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般措施) 1、 楼梯间应能应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2、 楼梯间不应设置少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 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 5、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6、 居住建筑的楼梯内不应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