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928678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格迥异的中国古典建筑 苏州园林与故宫博物院比较阅读教学目标:1、 把握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的整体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 熟悉说明方法,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对园林建筑的审美情趣。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喜欢旅游,对各种传统的园林建筑有较浓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的整体特点,理清说明顺序教学难点:熟悉说明方法,学习运用恰当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粉笔教学活动过程:一、 导入新课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呆在屋里博览群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走出去游历山水更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历史

2、悠久、设计精美、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的中国古典建筑是我们在旅游中驻足观赏的热点。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就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两大杰出代表。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组图片,找出图中园林建筑的特点。(学生发言,交流自己对两组建筑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比较阅读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两篇课文,领略中国古典建筑不同的风格与魅力。二、 明确学习目标1、比较苏州园林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风格上的差异,领略古典建筑的魅力。2、掌握说明文体的相关知识,了解介绍说明某一事物的方法。三、 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课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时完成的有关两篇课文内容比较的表格,根据组内成员的发言情况补充完整表格。推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

3、教师做必要的指点与引导。篇目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明对象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主要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说明内容建筑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树木着眼画意、近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颜色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主到次)空间顺序(由南到北)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引用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四、 合作学习,深入研习文本(一)学生首先朗读课文,独立思考有关本小组所分的课文文段的思考问题,3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分析解决有关说明方法的作

4、用。合作学习任务:(二选一)1、朗读苏州园林第4段,从说明文体知识的角度分析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并找出那些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语。2、朗读故宫博物院第58段,思考这几段文字分别是从哪些角度介绍太和殿的,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二)小组推举代表,课堂交流展示1、苏州园林第4段说明方法:举例子 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用 引用古典诗词来说明苏州园林在池沼设计上的特点,使说明更具文采。说明语言:准确严密大多、有些、往往、很少2、故宫博物院第58段说明角度:外观、内部装饰、位置、功用说明方法:

5、列数字 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太和殿的建筑特点举例子 列举具体的实例说明太和殿的功用五、 巩固收获学生总结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尝试归纳怎样介绍说明某一建筑物?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3、突出重点;4、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六、 布置作业必做:伴你学15课“阅读探究”选做:请你为澳大利亚友好学校的来宾做导游,介绍我们的校园。(200字左右)课堂实录一、 导入新课师: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呆在屋里博览群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走出去游历山水更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历史悠久、设计精美、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的中国古典建筑是我们在旅游中驻足观赏的热点。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就是中国古典建筑

6、的两大杰出代表。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组图片,找出图中园林建筑的特点。生:前四张图片可能是苏州园林,环境优美,设计很精巧。 生:后四张图片是故宫博物院,壮观宏伟,金碧辉煌。师:今天,我们一起比较阅读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两篇课文,领略中国古典建筑不同的风格与魅力。(板书课题)二、 明确学习目标师:请*同学读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生3:1、比较苏州园林与故宫博物院在建筑风格上的差异,领略古典建筑的魅力。2、掌握说明文体的相关知识,了解介绍说明某一事物的方法。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努力,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看谁的收获更多。三、 检查预习,整体把握课文师:昨天晚上我布置大家对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两篇课文,安

7、排大家从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方面对两篇课文进行比较。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昨晚预习时你所查找的信息,要根据组内其他成员的发言情况及时补充完整表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及时补充)师:南边两大排的哪位同学能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预习成果?生4:我们小组认为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抓住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说明内容是“建筑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树木着眼画意、近远景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门窗颜色等”,本文采用了空间顺序,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引用。师:回答的很全面

8、。但是有一处不是很准确,哪位同学能给他挑一挑毛病?生5:苏州园林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师:理由呢?生5:-感觉不是空间顺序,也不是时间顺序师:我们判断一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依据是什么?生5:空间顺序要有明显的空间方位词语,时间顺序要有明显的时间顺序词语,如果既没有明显的空间方位词,也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祠,那就是逻辑顺序。师:那苏州园林呢?生:逻辑顺序。师:从建筑的布局到假山池沼,再到树木、近远景,再到角落和门窗颜色,这正是典型的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师:南边两大排的预习成果很不错,北边的哪位同学能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预习成果?生6: 我们认为故宫博物院的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抓住了说明对

9、象“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主要特点,重点介绍了故宫的建筑和布局,采用了空间顺序,主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师:很好。哪位同学能够在补充或提出订正意见?生7:我认为本文的说明内容应该是故宫的主要景观。师:那你说说都介绍了哪些主要景观或建筑?生7:城墙、角楼、端阳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师:不错,很完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非常明显的空间顺序从南到北。以上我们对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两篇文章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比较,下面给大家2分钟时间,整理补充自己的比较表格。

10、(学生快速整理补充导学提纲上的表格)四、 合作学习,研习文本师:上面我们对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两篇课文进行了整体的初步比较感知,下面我们就要进入对文本语言的深入研习。我为大家提供了两个学习任务,各个小组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要求是:首先大声朗读相关的语段,然后独立思考圈画查找相应的信息,之后再进行合作交流,交流时从四号开始,其他成员做好记录,及时地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一号进行总结。(投影展示合作学习任务):(二选一,5分钟)1、朗读苏州园林第4段,从说明文体知识的角度分析本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并找出那些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语。2、朗读

11、故宫博物院第58段,思考这几段文字分别是从哪些角度介绍太和殿的,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进行指导)师:哪个小组自告奋勇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合作成果?生8:我们小组选择的是苏州园林的第四段,这段文字介绍说明的是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主要采用了引用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比如“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池沼的布局效果就如一幅画,而且语言富于文采;“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运用

12、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再现了苏州园林假山的优美姿态。师:我想问一下,怎样判断一个语句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描写事物的形状、外貌师:那刚才的这段文字是描写事物的形状和外貌吗?生:不是。师:或者-或者-,换个说法,有的-有的-,这是什么说明方法?生:举例子师:*同学,那它的作用呢?生8: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的特点,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师:哪个小组和大家谈一下这段文字的说明语言呢?生9:我们小组找到的能够体现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词有:大多、有些、往往、很少等。师:“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中的“大多”能否改为“全部”,为什么?生10:不能,“大多”是指绝大多数都这样

13、,但不排除例外情况,如果改成“全部”则违背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师:分析的很好。第四段是苏州园林中语言最生动、最有文采的段落,我们除了从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方面来分析之外,还可以从文采角度来分析。下面,哪个小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学习成果?生11:我们小组认为故宫博物院的第5-8段重点介绍说明的是太和殿,4段文字分别是从外观、内部装饰、位置、功用等角度对太和殿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说明。主要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如“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 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太和殿规模宏大壮丽的建筑特点,“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列举具体的实例说明太和殿装饰华

14、丽的特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列举具体的实例说明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的功用。师:归纳的很不错。除了这两种说明方法之外,哪个同学还能再补充一下。生12:“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采用了做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太和殿的功用。师:怎样判断一个语句采用的是做诠释而不是下定义呢?生12:下定义可以颠倒,做诠释不能。这里的语句如果颠倒,意思就变成了“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太和殿”,太不准确了。所以是做诠释。师:分析的太好了。因为太和殿是整个故宫中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最能体现故宫政治功用的建筑,所以作者用了4段文字从外观、内部装饰、位置、功用等方面,采用列数字、举例子、做诠

15、释等说明方法对太和殿进行了细致生动的介绍说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告诉我们介绍说明一个事物必须要抓住重点、安排好详略。五、 巩固收获,总结提升师:以上我们对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比较阅读,了解了它们各自的风格特点以及各自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等文体知识,下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请思考:怎样介绍说明某一建筑?生13:要介绍说明它的外观、功用、内部结构等师: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我们要注意一定的-生:说明顺序生14:要抓住这个事物的主要特点,运用各种说明方法生15:要注意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师:很不错,另外我们还要考虑详略安排(多媒体屏幕呈现)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3、突出重点;4、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六、 布置作业师:课后给大家布置两项作业:1、必做:伴你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