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92020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试卷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肥乡三中 孙亚敏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期末考试初中语文试卷作如下分析:一、试题分析此次命题坚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原则。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造力,发展个性。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积累、突出读写、鼓励创新的原则,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

2、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性。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了综合运用题及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命题反映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对今后我校语文教学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试卷满分为120分,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部分(50分),第二部分为主观表达部分(70分),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

3、堂内外。“积累与运用”考查内容紧扣教材,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加大了背诵默写的分值(67分),内容取自课内篇目及教材推荐的课外背诵篇目。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考查,摒弃了过去支离破碎地纯粹考查知识术语的题目,淡化了对知识的识记要求,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运用试题材料的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这些题结合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把语文课程资源与生活对接,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积累与运用”单独设题,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提醒大家淡化知识并非不要知识、忽视基础,而是不要死记硬背知识,

4、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2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 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指导思想下,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在积累、识记、理解的感性层面和思考、分析、综合的理性层面设题。除了对理解词语含义、翻译句子、概括选文大意这类基础知识、能力的常规考查外,还加强了对整篇文章(或语段)的理解性考查。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 选文是完整文章,注重考查学生对现代文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基本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整体感悟”的阅读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引导语文阅读教学向良性发展。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整

5、体感知文章内容,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品味具体语境中词句意义和作用,根据提供语言材料筛选信息和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等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理解、感悟、筛选、鉴赏、思辩、评价等能力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卷面成绩看,作文成绩最好,现代文阅读得分率次之,客观性试题得分不一。综观答题情况,学生暴露出如下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说明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如解释“走”的意思,很

6、多人答错而正确答案应是“跑”。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三、教学现状分析学生答题中暴露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以上试卷分析,结合平时听课调研所知,语文教学主要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1阅读教学,方法不当。语文阅读课时最多,但实际上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不强,考试中阅读理解也最拉分。究其原因就是教学方法不当。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将教材当成学材,当成很好的例子,真正用好教材,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迁移。这势必导致学生没有学会阅读方法,当遇到一篇新文章时感到无从下手。而且教师上课有时死扣教材,就课论课,不能激活文章中蕴涵的人文性,不能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旁征博引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造成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语文感到索然无味。2积累运用,抓得不实。四、改进建议期末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按其要求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