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学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916686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法制史--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法制史--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法制史--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法制史(本科)学案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学生根据学案学习完每章节内容后,完成每章节练习题, 并在期末考试期间上交完成的学案。绪论一、本章内容概述1、简要介绍中国法律制度自产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历史,主要以法典 为主脉、线索。2、中国法制史的特点:特权法、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司法受行政干预、 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等。3 、学习法制史的意义和方法二、学习目标通过绪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大致上掌握中国法律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 并对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三、重点难点中国法制史的特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对其先有大体了解即可,待全部课程

2、 学完后,再回头看这些特点,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四、本章习题中国古代法制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本章内容概述本章介绍了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我国法起源的自身特点,系统阐述了夏、商、西周法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周初法制所发展起来的完备的宗法制、礼制对 西周法制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法律发展的影 响,这是一个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奠基阶段。 学习和掌握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 想及对法律的影响。在西周部分,重点把握周公制礼,西周的宗法制、礼及其对 整个古代法律的形塑作用。三、重点难点中国法的起源的特点,西周的周公制礼,礼与刑

3、的关系,西周法律的主要内容。四、本章习题1、简析礼与刑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本章内容概述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法律制度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成文法的制定和颁布。本章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及成文法的制定和颁布。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主要是着重了解春秋时期法律变革的背景,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充分认识社会进步与法律变化之间的关系。三、重点难点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意义,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四、本章习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年。2、试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及其意义。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

4、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战国时期是封建法制的初创时期,本章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内管理事 务、发展生产,对外攻伐争雄的过程中,所开展的变法运动以及法制建设工作。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应在全面了解各诸侯国变法的基础上, 着重掌握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原 则、李悝法经的内容及其本质,以及商鞅对秦国法制的重要改革等内容。三、重点难点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原则、法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商鞅对法制的改革,尤 其是商鞅的重刑、一刑思想。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商鞅在秦国进行了那些法制改革?第四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制的封建国家,为封

5、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创了心得局面。秦为了实现全 国的统一,巩固统一的成果,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本章系统介绍了秦朝 的法律制度。二、学习目标本章应着重了解秦朝法制的指导思想、秦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对秦朝法制 发展的历史教训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三、本章重点和难点:秦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秦朝的 刑罚制度。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睡虎地秦墓竹简;廷行事;枭首;髡;乞鞫第五章两汉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汉朝统治者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其治国指导思想,儒家学说之核心 -纲常名教被纳入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两汉时期的立法概

6、况、 法 制改革、司法监察制度几法制特点。二、学习目标汉朝法制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里程碑,它确立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结构和精神。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和掌握两汉的刑罚改革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法制的儒家化的途径和特点。三、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汉代法制指导思想方面的变化及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制 度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如文帝时期的刑制改革,法律的儒家化特色在法律内容、 定罪量刑方面的体现,诉讼与审判制度方面的变化等。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试述汉朝法制儒家化的特点。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长期分裂、战乱、和动荡的年代,先后建立起数十个 割据政

7、权,这些政权都程度不同地进行了一些立法活动, 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持续 发展和逐步完善。本章主要介绍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 法律制度的 主要发展变化、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二、学习目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法律制度向隋唐法律制度过渡的重要阶段。从立法思想到立法活动,从法律形式到律典体例,从法律内容到司法制度都发生了较 大的变化。学习本章,应着重了解这一时期礼律进一步结合, 封建法律从体例到 内容的重大发展和变化,以及对后世封建法制的影响。三、本章重点和难点:本章应重点掌握法典体例在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发展变化的脉络,了解 礼律融合的具体内容,“八议”、“官当”、“准五服以制罪”、“重罪

8、十条”等。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引礼入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七章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唐代的法律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法律制度高 度发展的产物,为其后的封建法律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了隋唐 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唐朝的立法概况、唐律以及唐朝的司法监察制 度和诉讼制度。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应着重了解隋朝的立法概况及其经验教训, 了解初唐法制的指导思 想,特别是唐律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三、本章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及难点主要是唐律的基本内容,尤其是名例律中涉及到的一些 基本原则,五刑、十

9、恶、八议、类推制度、同居相隐不为罪、涉外案件的处理等, 唐律的主要特点也要重点掌握。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唐律“同居相阴不为罪”的刑法原则。第八章 宋朝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宋朝的法律制度,包括宋朝的立法概况、宋代法律内容的主要变 化以及宋朝的司法监察制度和诉讼制度。二、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宋朝立法形式方面的变化, “敕”的地位何以提高。对 宋朝经济、民事立法增加的原因要有所掌握。 在司法制度方面,掌握宋朝在审判 监督制度上的创新。三、本章重点和难点:宋代的编敕的地位;“重法地法”的制定;折杖法;“翻异别勘”制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宋朝“典卖”制度的法律规定

10、。第九章元朝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元朝的法律制度,包括立法概况、法律内容的特 点、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等。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元朝的理发概况,元朝法律的基本内容以及元朝法律制 度的主要特征。三、本章重点和难点:元朝法律内容的特点;元朝专门审判机构的出现;元朝诉讼篇的设立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大札撒2、宣政院第十章明朝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明朝的法律制度, 包括明朝的立法概况、法律的发展变化、司法 监察制度和诉讼制度。二、学习目标了解明朝的立法概况和立法技术的提高; 掌握明代法制的内容和特色;了解 明代法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本章重点和难点:明朝重典

11、治世、法贵简当和礼法结合的立法指导思想;大诰的特点;明朝刑法适用原则方面的变化;明朝的会审制度;明朝厂卫对司法的干预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试述明朝立法的指导思想。第十一章清朝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清朝的法律制度,包括清朝的立法概况、法律的特点、司法制度 和诉讼制度。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应注意把握其极力维护专制集权的封建统治、 维护封建的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遏制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制度的特点, 以及极力维护满族特权、维护民族不平等的特点。三、本章重点和难点:大清律例合编体例的固定化;清代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清代文字 狱;旗人的法律特权;秋审

12、;朝审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秋审第十二章清朝末年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清朝末年的法律制度,包括清朝末年的预备立宪、修订法律、司法制 度。二、学习目标:了解清朝末年预备立宪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活动; 掌握钦定宪法大纲和十 九信条的主要内容;了解清末修律的主要活动及其在中国法律史上的地位。三、本章重点与难点:钦定宪法大纲;清末修律的背景;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及特点;清末修 律的意义;中国近代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末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大清新刑律的内容及其特点。第十三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介绍了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革命法律和司法制度。二、学习目标:通

13、过学习,重点掌握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的性质、 特点,南京临时政府宪 法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对其划时代的意义有教深刻的体会。三、本章重点和难点: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制定的革命法令;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司法改革措施。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试述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第十四章北洋政府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北洋政府时期的立法概况、制宪活动、司法制度。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要掌握北洋政府的主要立法活动及其特点、制宪本质和司法制度三、本章重点和难点:北洋政府的立法特点;天坛宪草;袁记约法;贿选宪法;平政院四、本章复习思考题

14、:1、简述北洋政府的立法特点第十五章国民党政府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国民政府时期的立法概况和六法体系的建立、六法的主要内容、 司法制度等。二、学习目标:学习本章,应以“六法”为线索,着重把握国民党政府宪法的本质,分析民 商法、刑法、行政法的内容特点,以及其诉讼法规中所体现出的封建传统与现代 审判原则相混合的特点。三、本章重点和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三级立法体制;六法体系的形成;六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 宪法及民法的内容和特点;南京国民政府审判机关及特务组织干预司法。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训政时期约法第十六章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讲述了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法

15、律制度, 包括这一时期的主要立法活动和 立法成就、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二、学习目标:这一时期,是人民民主政权和法制建设的奠基阶段。 通过学习,了解工农民 主政权立法的特点,即既有鲜明的大革命时代的共同特征,又各有因地制宜的不 同规定。充分认识共产党人在立法上不断改正左倾错误, 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 新民主主义法律体系的过程。三、本章重点和难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的过程、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经验教 训;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及其历史启示。四、本章复习思考题: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和经验教 训是什么?第十七章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一、本章主要内容主要讲述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的法律制度,包括施政纲领、司法制度和诉讼原则。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应着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