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区域观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90915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区域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如何进行区域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如何进行区域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如何进行区域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如何进行区域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区域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区域观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如何进行区域观测一、研究背景区域活动是以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别,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幼儿的积极摸索精神,发展幼儿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而教师对区域游戏的观测、指引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核心。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伙者、引导者”。 因此,有了教师细致的观测,才干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并适时作出调节;有了教师及时指引,幼儿区域活动水平才会明显提高,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测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测的能力上,我也许在众人之上。”观测是知觉的高档形态,它

2、比一般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而敏税的观测力是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是活动的总导演,而是环境提供者、观测记录者、引导支持者、客观评价者,而这些在活动过程中还不断地、灵活地更换,有时还会交叉重叠浮现。观测分为有目的的观测和随机性观测。这两种观测措施在游戏区活动中交互使用。每当投放了新的材料或在近期发现了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解决时,都要进行有目的的观测,这种观测的针对性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随时观测理解幼儿的爱好和需要,并及时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只有细致的观测游戏中的每个环节,才干增进幼儿的良好发展。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把纲要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并且把纲要的精神理念贯穿在孩子

3、的一日生活中。可是在区域活动中,一方面由于区域活动是一种强调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活动现场的观测也会成为个别化的活动,即针对某一幼儿进行长时间的观测指引,而忽视了大多数孩子的状况。另一方面由于活动中孩子们选择了多种不同的区角,并且不断变化着这些内容,教师为了能理解到每一种孩子的活动状况就会忙于巡视,被动、琐碎地去观测,无法对某一孩子的发展有进一步细致的理解。二、区角活动中,教师具体应观测些什么呢?1观测幼儿需要,理解实际水平 观测是实行有效指引的前提,没有细致的观测,就谈不上对的有效的教育措施。出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测先行”。 教师要对的指引区域活动,要观测理解在先,介入

4、指引在后。通过观测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精确地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体现,关注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理解什么是幼儿喜欢玩的,什么是她们不喜欢玩的,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对的的诊断,然后根据观测所得,考虑在哪些方面予以协助,以便采用相应的措施,或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在此基本上因势利导,协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测成果调节区角的目的、内容和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爱好和需要。2观测幼儿的爱好点,及时加以引导只有观测发现幼儿的爱好点,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才干充足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并且提高游戏水平。一天,我班幼儿在建构区

5、搭了一座城堡。搭完之后感觉无所事事,便“扔”下城堡玩起了打仗。任我如何引导,孩子们对辅助材料也没有爱好。这时我离开建构区站在一旁观测。我发既有的幼儿悄悄地从城堡中抽出几块积木,搭成一辆摩托车开了起来;有的幼儿抽出几块塔起了动物园。忽听“哗啦”一声,城堡塌了。我问:“城堡怎么会塌了”“是被坏蛋炸坏的。”孩子们回答。我问:“那城堡坏了,这可怎么办呀”孩子们都说:我们再把它修好吧!行,我们这次修一座比刚刚更美丽的城堡。我鼓励着人们。于是,孩子们又把各自拿走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认真地搭了起来。看着它们搭得那个快乐劲,我终于明白:孩子们的爱好点就在搭建上,她们并不想玩什么辅助材料。刚刚是我不理解孩子们的爱

6、好,一味地按照教师的意图去引导她们玩辅助材料,她们固然不乐意接受了。通过观测来检查教育目的的制定与否对的,及时调节目的 那是不是孩子们有爱好,玩得快乐就行呢不一定。孩子是一种发展着的人,教师必须制定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针对性强的、有渐进发展性的目的。这样才会使游戏开展得故意义,才干指引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游戏质量,最后使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地得到发展。观测发现幼儿的困难和需要,及时协助和解决 我们在开展活动区游戏时,教师应随时观测幼儿的行为体现,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即将浮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时,教师应及时予以恰当的指引、协助。如我班幼儿学习使用剪刀时,边剪边往下撕,这样剪刀很容易挑到眼睛上,观测

7、到这一现象后我们及时予以了指引,让幼儿理解使用剪刀的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5.观测幼儿的体现分析问题,是采用措施解决问题的前提 在区角活动时,常常会发生某些问题需要教师来解决,如果没有观测到事情的过程,就很难做出对的的分析,解决问题时就不会公正、客观。因此,每个细节都需要教师细致入微的观测。这些细节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对观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测和分析,才干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别,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用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她把这一教育过程概括为-大胆地放手、小心地观测、耐心地等待、适时地引导。区域活动的观测是一

8、种极富灵活性、发明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状况,不断分析、调节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摸索、体验、学习和发展。三、区域观测措施1.不同区域的观测视角和侧重点指南为了协助我们更好地结识和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方面对幼儿的整体学习和发展作了全面而进一步的分析,分领域地提出了合理的目的盼望。但是我们不能由于分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而割裂地看待幼儿。观测幼儿的一般视角可以从活动爱好、认知水平、个性心理、规则意识等方面进行,在不同的区域,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生活区 :(1) 手指肌肉的协调性如何。(2) 对工具、材料使用规则

9、的理解及收拾整顿状况。(3) 操作材料与否贴近幼儿生活经历。(4) 参与劳动的纯熟限度及措施的合理性。科学摸索区:(1) 在实验或操作时的专注限度。(2) 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体现出及解决问题时的措施与方略(3) 喜欢表述或尝试记录感知到的现象。(4) 活动成果的合理性、科学性。体现体现区:(1) 能否大胆地体现体现自己的所感所想。(2) 体现体现时与否心情舒畅,行动活泼。(3) 对活动的爱好与体现相应内容的技能。(4) 体现体现的内容与否符合社会道德原则。(5) 能否大胆想象.并乐意付诸实践,能否发明性地使用材料。 2、巧妙的观测,客观的记录观测是游戏准备工作的基本,是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在区域

10、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观测对象有材料和幼儿这两者。(1)基于环境与材料提供的观测合适性 观测材料对幼儿爱好的激发。作为一种新材料的投入前期,最为关注的就是这一材料在与幼儿间的一种爱好是如何引起,寻找到幼儿与材料两者之间的爱好碰撞点,观测到材料能与幼儿良好互动,能让大部分幼儿自我参与其中,这就是合适的材料。(2)基于幼儿与同伴互动的观测诊断性 a、制定观测要点,明确观测方向。 观测要将全班幼儿与个别幼儿相结合进行综合观测。同步可在某一区域中某一材料进行定点观测。如:观测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观测、倾听孩子的爱好和需要;观测、倾听孩子的情绪情感;观测、倾听孩子的发现 有了这些观测的方向,可以让教师把

11、握整体有目的地进行观测,从而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并从中分析产生的因素,及时作出调节。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间的成效,使孩子在一种高效、互动的环境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b、客观真实记录观测成果。 客观真实的记录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理解幼儿。要善于发现幼儿体现中的多种积极正面的因素,耐心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客观的记录和描述,不要带有主观性的评价。例如:观测记录一:建构区里,点点在搭积木,她用不同形状的积木在做大高楼的游戏,当她搭到第六层的时候,旁边玩飞机的强强用她的飞机把点点的高楼给撞倒了,这个淘气的强强总是爱搞破坏。 观测记录二:建构区里,点点在搭积木,她用不同形状

12、的积木在做大高楼的游戏,当她搭到第六层的时候,旁边玩飞机的强强用她的飞机把点点的高楼给撞倒了。点点没有气愤的意思,强强笑着说:“这样搭的高楼不结实,太容易撞到了,我们换个措施,搭个结实的。”两个孩子,一起搭了起来。同样的案列,却有不同的观测成果,可见耐心的观测客观的记录,有助于对的地评价孩子的行为。客观记录规定观测笔记尽量不受自己价值观或者固有偏见的影响,不记录观测到的行为的解释。三、适时的介入与适度指引纲要指出:“ 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测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对的解决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转换。”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引以适时适度指引为重要方略。在区域活动中,以观测、理解幼儿为主

13、,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干预幼儿的行为,鼓励她们自己解决问题。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越是没有人看见,精神越专注,幻想越浓密,爱好越畅快淋漓。但某些教师仍没有细致观测幼儿的意识,在不理解幼儿意图的状况下,时常会打断幼儿的思路。研究表白:成人参与与介入幼儿的游戏,能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但何时参与,如何介入,介入到什么限度,对幼儿区域游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当幼儿遇到困难,即将要放弃游戏意愿时介入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是不是要帮忙呢?一般为了游戏的顺利开展,幼儿会自己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但是当幼儿幼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她们很容易放弃本来的游戏行为,成果往往会失去一次提高经验的

14、机会,游戏的意愿不能较好的实现,常常终结并转换游戏,是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的。这时,教师很有必要适时介入。2当幼儿在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介入区域活动是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幼儿驾驭材料的自由度,以及幼儿作用材料的方式。但是,孩子是一种个独立的个体,她们对材料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别。因此,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往往会浮现对材料的错误判断,导致游戏的阻碍,进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教师的适时介入和指引,能促使幼儿对材料的对的结识,拓展游戏的思路。3.当幼儿积极谋求协助时的介入 在游戏中幼儿是主人,教师应当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测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15、。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有些幼儿会积极谋求协助,这时候教师的介入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和幼儿一起玩,即协助幼儿解决困难,又没有剥夺幼儿主体性的地位,使幼儿很容易获得成就感。4.当游戏浮现不安全因素时的介入 无论是么活动,安全都是保障和前提。年幼的幼儿沉浸在游戏情景中时,往往会由于过于投入而忘掉自己是在游戏情景中,一次会将假象与现实混淆,以假当真。特别是现如今,电视、动画情节对幼儿的影响,幼儿很容易产生模仿的行为,从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状况。这时教师的介入非常重要,采用因势利导的措施,产生是非观念,教育幼儿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识,以保证幼儿安全的进行游戏。四、对此

16、后开展区域活动的思考在收获的同步,我们也不断地反思与自省。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自己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更深层次进行探究的问题:.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过程中应尽量考虑材料的再次运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发展是受到多重综合因素的影响,材料投放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结篇, 本学期少数班级还存在虽然区域活动可以与目前的教学主题联系起来,但是区域投放材料层次性与阶段性不够的现象。这样投放的材料就浮现了反复为同一目的服务的现象,不仅挥霍了材料发挥的作用也不大。在材料与主题各阶段目的切合的前提下,同一份材料,由于操作的规定、角度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操作效果,达到不同的目的,根据活动规定,教师应充足地运用材料,让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