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90369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剖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流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1、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系、水文特征;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考纲要求】 1、河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河流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课程分析】 河流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是形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它影响甚至制约着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了解世界主要河流,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是高三地理复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关于河流的内容比较分散,主要在区域地理中有所涉及。因此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有关河流的问题进行较系统的

2、探究,将世界主要河流的特征及相关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问题进行归纳,形成规律性知识,并对旧知识进行巩固。【近年高考考查趋势】高考命题多以我国或世界典型地区的水环境为依据,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的图表,考察不同地区,不同河流的水文状况及水资源特点。【复习目标】1、结合已学知识和运用相关图片,判断认识河流,使旧知得到复习巩固。2、通过分析河流的特征及成因,认识河流和自然地理环境间的关系,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案例和典型例题的解析,认识河流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密切关系及对人类影响的利和弊,感知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进而认识到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时遵循“因河制宜”的思想,逐步树立因地制宜

3、、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设计理念】 本专题采用诱思探讨教学法,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倾向,通过案例探究诱导学生分析思考,然后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考虑的内容较繁多,因此建议学生采用提出问题-研究探讨-总结规律”的学习方法。【考点突破】一、河流的形成及其分类:1、形成:雨水落到地面、 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径流,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2、分类:内流河(区)、外流河(区)3、我国内外流河(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二、河流的补给和径流量的变化:例题:(2012上海卷地理(五)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

4、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11. 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 恒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 C. 长江流域D. 亚马孙河流域【解析】径流为冬枯夏丰、春秋过渡,流域气温在0以上,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选C.12.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 雨水补给C. 地下水补给D. 湖泊水补给【解析】长江流域为季风区,应以雨水补给为主。选B13.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A. 1月B. 2月C. 11月D. 12月【解析】由图可读为冬季的1月径流量最低。选A三、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水系特征:表述角度一般可从河流的长度、流向、河道形状(曲直)、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水

5、系特征和河流所在地形地势地貌关系密切,主要包括发源地和流向;长度和流域面积;河道形状(曲直)和流经地区地形地势有关;支流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河段河床特征;流经省区、重要城市及流经地形区。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 );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l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在山谷中发育,河流流经处的地势比两侧低。和等高线凸向相反。2根据一条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潜水位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地势的高低,即潜水位随地势的高低起伏而起伏,等潜水位线的数值

6、大表明地势较高。潜水和河流水的补给关系,可以通过作任意一条等潜水位线的垂线,由数值高处指向数值低处,若垂线箭头指向河流,表明潜水补给河流;若垂线箭头指向潜水或背向河流,表明河流水补给潜水。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就较小。4根据城市的合理规范图判定河流流向城市的合理规划最主要的处理好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区位,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食品厂等应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地区;会产生水污染的工厂如电镀厂、化工厂等应位于城市河流下游地区;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较高处。5根据河床两岸的坡度陡缓

7、判定河流流向在河流弯曲处,由于受流水侵蚀冲刷,凹岸河床坡度较陡,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坡度较缓;在河岸平直处,由于爱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坡度较陡,左岸则较浅,南半球相反。6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流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例题:(2012重庆卷文综1011)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而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1题。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

8、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区是广西,又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当然是顺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答案:A1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 湖泊水 D.冰雪融水【解析】 广西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河流补给当然是降水补给。(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区有地下水补给,但是要注意,仅仅是有而已而不是主要)。答案:B(二)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是发生在河流中的水文特性和变化规律。主要包括径流量、水位、含沙量、结冰期、水温、流速等方面。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

9、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秋末+初春),纬度高,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利有带来肥袄的土壤,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弊有影响水质,淤塞河道、抬高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不利于航运(修建水库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是泥沙淤积在库区,下游的含沙量减少。库区水位抬高、淹没耕地、诱发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下游土壤肥力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少、海水入侵、土

10、壤盐碱化。人类活动影响:一般河流两岸人口密集,引水、筑坝、改变地面状况、污染、航运等都会影响河流水文。例题:(2012年大纲卷)某大河的一条支流和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和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和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年1976年B1977年1984年C1980年1989年D1989年2000年4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

11、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解析】3.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主要曲线上大致趋势在19701976年最接近。4.考查调动相关地理知识能力。需要知道长江、黄河等几条河流的大概流量,从它们支流量看,居然比其它三条河流的流量都大,所以只能选择长江。5.考查三峡工程、水库控沙作用、河流控制含沙量的措施等。答案:3A4B5B四、河流和自然要素的关系1. 河流和地形的关系(1)河流和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和等高线弯曲的关系,河流在山谷中发育,等高线弯曲处指向高值区;河流和地势高低的关系是河流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河流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等高线密集,流水速度快,水能丰富,等高线稀疏,流

12、水速度慢,航运条件较好。河流流域的画法一般是沿山脊和鞍部。(2)地貌对河流的影响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水能的多少等地貌影响水系特点和流域范围:形成山地型河流、平原型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但易造成水土流失。流经平原区,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水量丰富,易造成洪涝灾害。(3)河流对地貌的影响河流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峡谷、V形谷、瀑布(一般岩层上硬下软),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在出山口或山麓,流水沉积作用显著,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山区水土流失,东南丘陵形成“红色沙漠化”,云贵高原形成“石漠化”;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宽谷和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受河流水

13、和海水的相互作用(河流水作用为主),发育形成河口三角洲。例题:2012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0(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3)比较图10(a)和(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解析(2)本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中流水的沉积作用和地表形态的关系,要熟悉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对地表的作用不同。题中已明确要求回答三角洲的成因,了解河流下游的特征,从河流的沉积过程方面入手,注意使用关键词,本题不难回答。(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仔细看图,就能看出1979年和2000年的河道变化。并结合人类活动对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河段人类活动的特点不同。也考查了地理环境的

14、整体性特征。答案(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2. 河流和气候(1)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降水和气温)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2)河流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温差变小)、降水(增多)等3.植被对河流的影响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量 ;保持水土,减少泥沙含量;4.水库对河流的影响使水库以下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使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改变枯水期的水质,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5.河流入海口和海水(1)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较低,部分河流入海口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2)河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渔场):陆地淡水的注入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3)河流入海口海水污染情况: 例题:2012年新课标卷)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