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90094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增强平等意识。O在了解货币作用的基础上,增强努力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情感。O培养作为商品生产者为用户着想的利他意识。O增强爱护人民币的情感和辨别假钞的意识。O憎恶制造假币、扰乱金融秩序等违法行为,增强法治意识。O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O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O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O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O树立正确的

2、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O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O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O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信念。O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推进自主创新。O树立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观念。O树立诚信经营、合法经营的观念。O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以及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依法维护劳动权益的 观念

3、。O 树立勤俭节约、科学理财的观念。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O增强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法制观念。O增强诚实守信、科学管理的观念。O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O 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O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O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O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O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坚定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优越性的信念,增强拥护党的方针

4、政策的自觉性。O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增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O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O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O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O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O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 斗争。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O

5、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O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O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O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O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O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O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O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O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信念。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 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O培养独立

6、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忧患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O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的学习,提高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要性的认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治制度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O通过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 的意识, 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O

7、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O加强法制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O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O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体验政府面对困难和挑战所作出的果断决策,体验政府对人民所作出的承诺,相信我国政府是为 人民服务的政府。O体会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作出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和监督政府的 价值选择。O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参与评价政府,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

8、,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治观念。O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O认识人民监督政府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培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O 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人 民监督的重要意义。O明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O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O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

9、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成就,通过了解郑培民和方永刚等共产党人学习和践行党的理论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O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 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10、与不同民族的同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 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O长期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使学生理解并拥护这一制度,进而承担起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的历史责任。O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并且懂得要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宗教,要接受无神论教育,弘扬科学精神, 树立科学世界观。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关注国际社会的发展,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命运,增强民族自信心。O热爱和平,树立维护本国利益与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培养

11、世界眼光。O培养合作学习、团结友好的精神。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O认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O树立全球观念,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O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生活与哲学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 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

12、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2)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抽象的哲学”其实并不脱离时代, 真正的哲学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理 论解答”,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爱生活。(2) 通过教学,使

13、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4)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学生要在实践中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与时俱进的品格。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

14、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2 )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从而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牢固树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 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信仰。(2 )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

15、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 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3 )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认识, 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2 )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 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2)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3) 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锻炼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