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89991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文物保护与利用情况汇报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使我县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一、我县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x文化向来发达,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用聪明才智,在向自然界进行谋求生存的斗争中,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历代许多文化名人曾流寓岳池,留下墨宝刻于石崖或付梓成册。xx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移动或不可移动的多种革命文

2、物。经过次历史文化遗产普查,我县加强现有文物的管理工作,馆藏文物的收藏从原有的数十件增加到了目前的0多件,申报市级文保单位6处,xxx等县级文保单位1处,上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档文物64处,遍布全县各个乡镇。在这些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古遗址、古桥梁、古墓葬、摩崖石刻、古建筑群和革命纪念地等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县数千年文明史的纪实写真。近年来,我县,为我县展示地方史和民俗文化,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县文物管理部门一贯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由于经费紧缺,对已知的古墓葬、古遗址、古窑址等地下文物,尽

3、力做好原地保护工作,待时机成熟再报批发掘,进行科学研究。对在基建中暴露的各类地下遗址,只要一得到信息就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调查发掘,从不遗漏。同时,我县通过财政拨款、上级文物部门补助和群众自发集资捐赠等多种途径,筹集了数百万元资金,视各文保单位不同情况,已全面或部分整修了x等市、县级文保单位。在维护和整修各级文保单位的同时,注重使用单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落实工作,加强定期检查,即时提出保护意见及整改措施,使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得到较为妥善的保护。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落实了专人值班、节假日轮流值班和法人代表负责制,做到2小时不断人,最大限度地监管好了馆藏文物的安全。 二、我县历史文化抢救、挖掘

4、、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各级文保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受损情况普遍存在,一些文保单位因年久失修急待整修(如xx等);许多古建筑梁架老化严重,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一些文保单位因资金缺乏而无法维修,抢救、挖掘、利用和保护工作无法实施(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溪高寺)。 (二)原因分析 1、对文物价值认识不足。少数乡镇领导和有关部门视文物保护为包袱,往往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来衡量文物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为了眼前的经济帐,认为保护文物要花钱,不能充分认识到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 2、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少数地方领

5、导和干部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严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文物保护与否对其政绩无任何关系,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通群众则认为文物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己无关,毫无顾忌地占有出土文物,随意地破坏文保单位的周边环境风貌。 3、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文物保护虽然有文物保护法可依,但由于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建设和规划等执法部门,由于没有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关系,所以造成文物被破坏情况发生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被处理。 4、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和各级领导责

6、任制)做得不够,文物保护经费未能较好纳入财政预算,文物经费严重不足。 5、文物部门的保护力量相对薄弱。文物保护是一项既困难又复杂的工作,而文物部门既无权又无人,更缺乏经费,根本无力实施对许多该保护的文物实施保护。 三、加强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历史文化和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加强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我县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坚持有的放矢,加大力度做好工作,为我县“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归纳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7、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 站严禁复制剽窃保护工作工作,光靠业务主管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 二是把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的通知精神,各级领导必须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党政主要

8、领导要树立“保护文物,守土有责”的意识,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同时对文物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是充分发挥县文物管理部门的作用,积极协调处理好全县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配合公安、工商、规划和城建等单位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消除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有法而无法依法办事”的怪现象,进一步做好我县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 四是加大对文物事业经费和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我县文物业务费虽从原来的几千元增加到021年的1万元左右,间或有少量的应急专项拨款,但近几年来维修的处文保单位,却用去维修经费1余万元,差

9、额部分都是由当地企业、群众筹资解决的。而当前我县部分农村的村级经济和群众的资金还相对有限,筹资困难,致使许多急需维修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苦于资金而无法实施维修。建议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其他兄弟区市县的做法,每年从县城乡建设费中划出2-%经费作为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使濒临损毁的文物得到及时的抢救性整修和维护,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五是加强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历史文化抢救、挖掘、利用及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工作量大的工作,我县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置较晚,工作人员从无到有,目前仅有2个在编人员,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解决好文物管理部门的编制、工资、待遇等问题,保持文物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