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89932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方格内,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A.禹 B.舜 C.夏启 D.商纣2.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镇守疆土 .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A. B. C. D.3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 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关系 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5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

2、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 B. C. D.6.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A. 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7.“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

3、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8.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9.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 .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 B. C. D.10.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

4、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1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1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世卿世禄制.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 B C D13

5、下列旨在维护统一、防止分裂割据的是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北宋设置通判 .明初罢丞相 .清朝设军机处AB C D14唐宋加强君权的共同措施是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来加强君权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15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A. B. C. D.16.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

6、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图1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7.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批人才补充官僚机构,这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18.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2 图3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19.“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

7、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20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地方个行省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大都21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22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参知政事的设置 .丞相制度的废除 .军机处的设立

8、.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2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何者A汉代的内外朝制 B唐代的三省制C明代的内阁制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24.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C.都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25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

9、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6.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27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A B C D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28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置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标志,这是因为A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军机处权压南书房C. 内阁名存实亡 D.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

10、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29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30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牢固的血缘关系 B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终于得到解决 C浓厚的专制色彩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解析:(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11、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予,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请回答: 摘自左传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是什么?(1分)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有哪些?(8分)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2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