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上传人:咸** 文档编号:50389521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枣儿(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 枣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从矛盾冲突入手,抓住人物的语言,分析戏剧人物性格特征,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2.通过演读人物对话,结合舞台说明读懂人物的潜台词,理解“枣儿背后的象征意义。3.联系枣儿创作的背景,多角度解读戏剧主题,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对乡村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1.分析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理解其在剧本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2.解读“枣儿”背后的象征意义,理解其与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的关联。【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枣儿中反映的社会变革时期传统失落与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守望精神家园与追求

2、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视频,体会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2.第七十三封信是留守儿童对亲情的声声呼唤。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孙鸿的戏剧小品枣儿,它也是一个关于等待、希望、爱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部作品所营造的情感海洋中,感受那份对亲情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二、检查预习1.文题解读“枣儿”点明写作对象。一是指老人晒的“枣儿”;二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枣儿”既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人物对白的话题,2.作者介绍孙鸿,当代剧作家。其作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

3、、优秀演员奖。4.字词积累正音正字馋嘴(chn)囫囵(h ln) 翘首(qio ) 凝视(nng ) 竹匾(bin )掸去(dn )羡慕(xin ) 踌躇( chu ch ) 咀嚼(j ju ) 喃喃自语(nn ) 蹑手蹑脚(ni ) 垂头丧气(sng ) 蓦然(m ) 理解词义:喃喃:连续不断小声说话的声音。蓦然:猛然;不经心地。翘首:抬起头来(望)。囫囵:完整;整个儿的。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三、活动一:熟悉剧情过渡:剧情是戏剧的基础,它为我们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通过了解剧情,我们将更好地理解人物

4、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那么,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情感的旅程,感受枣儿中那份深深的亲情和乡情吧。”1.假如你是学校戏剧小品晚会主持人,需要向观众简介剧情。请各小组合作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注意只能说30秒钟啊,多了总导演不让。答案不统一预设:(1)在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这里相遇了,他们由陌生到熟悉,枣儿成了连接他们情感的纽带,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2)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围绕着“枣儿”的话题在说话,但是那个叫做“枣儿的儿子在哪里?还有那个不再吃枣儿只吃巧克力的爹又在哪里?让我们走进枣儿这部小品,去感受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思念和挣扎。2.老人在和男孩

5、的对话中,主要回忆了哪些事情?(1)儿子“枣儿”名字的来历 (2)儿子只顾摘枣儿竟尿了自己一脖子(3)儿子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4)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故事(5)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的事 (6)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事 四、活动二:理解戏剧冲突过渡:戏剧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使得人物关系更加紧张,情节更加扣人心弦。让我们一起分析枣儿中的戏剧冲突,理解它在剧本中的作用,并探讨如何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出来。”1.回顾复习戏剧冲突的类型。(1)人与人的冲突(利益冲突、性格冲突、文化认知冲突)(2)人物与环境冲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人物内心冲突2.枣儿这部戏剧,围绕出场

6、的两个人物和未出场的两个人物展开了哪些矛盾冲突?人物与社会和环境有冲突吗?我们分组讨论一下。明确:(1)发现老人盼望枣儿回来,孩子没有回来。(2)男孩希望父亲回来,但父亲没有回来。 (人与人)(3)老人希望男孩留下来,男孩想回家等爸爸。(4)老人与男孩都盼亲人归来,但无法改变亲人离散的局面。(社会环境)3.这场戏只有两个演员,每组同桌都可以合作演一台戏。请大家找出一组典型的对话来,读一读评一评,然后回答以下问题,看看作者是如何展示这些冲突的?(1)开头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开头的舞台说明交代了地点、人物、场景。一个静态的出场形象,给人一种孤寂之感。儿歌提示这个故事发生在西北,而童谣的具体内容,

7、勾起人们对亲情的渴盼,巧妙地隐含着戏剧的主题。(2)品味下面这段文字的内涵。 老人 (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自语)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双关。既是赞美枣儿好,也是赞美儿子“枣儿”,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无限疼爱和思念之情。老人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双关。表面上是说熟透晒干的枣儿尽管好吃,但卖相不好,没人要。实际上是老人在感慨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儿子不愿回来与自己做伴。这句话流露出他的落寞与悲伤。(3)如何理解“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这句话?老人思儿心切, 以为男孩说的“枣儿”是自己的儿子,话中隐含着浓浓的自豪之情,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的爱和思念。(4)老人

8、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提议(猫叫,狗爬,过家家,讲故事)?表达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也从侧面反映出老人从前总是陪儿子玩这些游戏,从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孤独和对儿子的思念。(5)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怎样的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三次。他向男孩提起儿子叫“枣儿”,并说出“枣儿”一名的来历;他向男孩谈起儿子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他一脖子;他说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这些都表现出老人对男孩始终是十分疼爱的,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深深的思念。(6)“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老人紧紧搂住男孩”这几处舞台说明

9、有什么作用?这几处舞台说明,都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对男孩的疼爱越来越浓烈。他这种爱实际上是对思亲之痛的一种安慰。(7)理解“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的含义。表面上是指吃枣的方法,实质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亲情需要“慢慢”品尝,才能品出甜蜜和幸福;生活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品出温馨和快乐;生命、人生同样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品出真谛。其中透露出对晚辈的谆谆教导,同时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依恋和回味的感情。(8)阅读113页前半部分,说说表现男孩怎样的心态?省略号表示不知怎么说,破折号表示欲言又止,“兴许”表示内心强烈的愿望,“留给爸爸吃”表现他对爸爸的深深的思念。这

10、些舞台说明和对白让我们看到了男孩因为思念自己爸爸委屈又难过的情形。小结:通过舞台说明和人物对白从语言、行动、神态各方面表现老人和孩子对亲人的深沉思念。这种思念与“亲人不归”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从而深刻地表现主题。五、活动三:把握文章主题。过渡:同学们,我们已深入剧情与冲突,现在将触碰枣儿的灵魂。主题是戏剧的灯塔,照亮我们的思考之路。在枣儿中,枣儿不仅是果实,更是情感的寄托与传承的象征。让我们以诗意的心灵,追寻枣儿背后的深意,感悟那隐藏在每一幕中的主题旋律。1.剧中两个道具,一个出现了,是枣儿;一个未出现,巧克力。你能说说他们各代表什么意义吗?(小组讨论)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

11、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巧克力是城市的象征,是新生活的象征,是新的思想观念的象征。2.“枣儿”和“巧克力”是一对矛盾,不然老人不会说“有了巧克力,你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小组讨论,说说产生这种矛盾的社会根源。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变化。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所以有的人去远方;然而,这个远方又连接着家园,因此有的人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3.我们课程开始所看到的第七十三封信让我们感动于小女孩对亲情的眷恋的同时,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撕心的痛。

12、因此,这是一个真实的悲剧。为了不让这种悲剧重演,你有解方吗?(小组讨论)答案不统一。六、课堂总结亲情如深秋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始终是我们内心最珍贵的宝藏,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传统是我们的灵魂之源,它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坚定前行,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辉。拥抱变化,拓展视野,是我们在时代洪流中前行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勇敢地迎接挑战,汲取知识的甘泉,让智慧的翅膀载着我们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六、布置作业1.采访家中的长辈,了解他们年轻时与家人的故事,特别是与枣儿中相似的亲情或乡情经历。记录至少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2.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自己如何维系与家人的情感联系。是否有因为忙碌的学习或生活而忽略了的亲情瞬间?将以上内容整理成一份报告或PPT,在班级中进行分享,与同学们交流彼此的感受和启发。【板书设计】枣 儿孙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