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之--福寿鱼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894702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非鱼之--福寿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罗非鱼之--福寿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罗非鱼之--福寿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罗非鱼之--福寿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罗非鱼之--福寿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非鱼之--福寿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非鱼之--福寿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寿鱼的特点及概况福福寿鱼,学名Tilapia nilotica占X T. mossambica早,俗名南洋鲫、非洲仔、 罗非鱼,英文名Nile mouthbreeder、Tilapia,日文名亍彳匕、千力夕F、彳 夕。它原产于非洲的坦噶尼喀湖,有着优良的适应能力及强大的繁殖力。 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棘,形似鳜鱼。福寿鱼属广盐性鱼类, 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罗非鱼对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一般栖息在水 的底层,通常随水温度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简介名字:福寿鱼(罗非鱼)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的淡水和沿海咸淡 水水域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热带该鱼属于丽鱼科 C

2、ichlidae,罗非鱼属 Tilapia(有称丽鲷科,丽鲷属),是珠江水产研究所于1978年7月,把自泰国引进 的尼罗罗非鱼作为父本,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福寿鱼体形 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C,主要适合我国南方 地区养殖。罗非鱼指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Tilapia)的鱼类。该属计有 100个品种以上。 福寿鱼罗非鱼原产于非洲,适应性强,为广盐性热带鱼类,远在4000年前就开始被养 殖。现在,已被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进养殖,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已被养 殖的约15种。由于它具有繁殖快、生长迅速、产量高、杂食性、病害少,以及 适合淡水和海水养殖

3、等许多优点。因此,被誉为人类动物蛋白质重要来源的“奇 迹鱼”。改良品种吴郭鱼,体长可达57公分,一般在1530公分,繁殖期3月 至11月。形态特征:福寿鱼体福寿鱼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鳃盖后方全尾柄有8-9条黄褐色 垂直条纹,尾鳍有8条能上能下棕色垂直条纹。背鳍和臀鳍有相当于瞳孔大小的 黄绿斑点。体被圆鳞,体色易随栖息环境而变化。繁殖期雄鱼下颌,胸鳍为淡红 色,尾鳍的边缘也呈红色。背鳍硬棘15-17,软条10-12;腹鳍硬棘1,软条5; 臀鳍硬棘3,软条10;胸鳍软条13;各鳍之硬棘均很尖锐。侧线分上、下两段, 两列侧线鳞共有29-32枚,两侧线相隔鳞片2列。背鳍基部起点与侧线间有鳞片

4、 5列,臀鳞基部与侧线间有鳞片11列。编辑本段生活习性生活习性:福寿鱼的活动范围随水温的变化而异,一般栖息于水的中上层, 中午水温升高则集群在表层觅食,傍晚水温逐渐降低又从表层游向中表层觅食, 到9月以后水温下降则则移到底层栖息。水温15C以上摄食正常,12C以下停 止摄食。编辑本段食性食性:福寿鱼食性是以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对饲料质量要求不高,消 化能力较强,其他鱼类不能利用的藻类,如微囊藻、色腥藻也能消化吸收。以少 量的精饲料搭配福寿鱼多量的粗饲料就能满足其要求。此外,还能吃掉塘底和水中的残饲碎屑,保 持水质清新。4.生长与发育:福寿鱼比其父母本生长快,显示出杂种优势。在 相同的饲养条

5、件下,个体生长速度比莫桑比克罗非鱼快30%-125%,比尼罗罗非 鱼块10%-29% ;群体产量比莫桑比克罗非鱼高30%-180%,比尼罗罗非鱼高 12%-48%。与四大家鱼混养,一般每667平方米产福寿鱼可达100-200千克,高 的可达250千克以上。日增重量,福寿鱼最大2.68克,最小0.55克;尼罗罗非 鱼最大1.4克,最小0.41克;莫桑比克罗非鱼最大0.97克,最小0.18克。肥满 度是衡量鱼类生物学的指标之一。体长8-15.9厘米范围内福寿鱼雌、雄的肥满度, 平均为4.5-4.8;而尼罗罗非鱼雌、雄平均为4-4.2;最低是莫桑比克罗非鱼,平 均为 3.8-4.1。编辑本段繁殖特性

6、繁殖特性:福寿鱼是杂交种,必须严格选择纯品系的两性亲本交配,才能保 证杂交优势。要保证其纯度,则要将亲本各自专塘培育,绝对不允许其他罗非鱼 混杂,这是非常重要的。1. 亲鱼培育和越冬培育池水质要肥,能排干塘水。放养前先用茶粕彻底清塘。每口培育池只准放养两个亲本的1种,也不能与其他罗非鱼混养。放养 密度略低于一般饲养。套养的每667平方米放1.7-2.6厘米鱼苗1500-2000尾, 或3.4-3.9厘米鱼苗800-1000尾,其他鱼按常规密度放养。如专塘养的,密度可 以视饲料和水质情况适当增加。要肥水放苗,施足基肥。放养后,看水色追肥, 经常保持水质清爽,按需要投给米糠、麸皮等饲料。投喂饲料要

7、使大部分鱼种能 吃到。 每年初冬(在广东为11月中旬前完成)选择水温20C左右的晴天, 对培育的亲鱼进行挑选,按标准选留合格亲鱼入池越冬。挑选时操作要细致、迅 速,避免损伤。挑选亲鱼的标准除符合两个亲本的形态学特征外,还要选择背高 体厚,头小口小,鳍条、鳞片完整无损伤的个体。尼罗罗非鱼只留雄鱼,体重要 100克以上;莫桑比克罗非鱼只留雌鱼,体重要150克以上。雌、雄配比以5: 1 为定。罗非鱼亲鱼越冬池要有新鲜水源,排、注水方便。面积50平方米以上, 一般以狭长形不渗水为好,水深保持1.5-2米为宜。用尼龙薄膜覆盖保温,整个越冬水温要稳定保持在16C-20 C左右。从亲鱼入池之日起要有专人管理

8、,每日 巡塘,收听天气预报,做好防寒、投料和防病等项工作。大棚越冬池要经常通风, 适时加水,保持池水清新。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3C。越冬期间仍要投饵,并 视水温、水质情况经常调整投喂量。饲料以小麦粉、米糠、玉米粉等浮性饲料为 宜。每天投饲量掌握在鱼体重0.5%-1%左右,以不剩饵为好。2.人工繁殖:开春后水温回升稳定在20C左右时,即可将越冬池亲鱼转放到产卵池,密度以 每667平方米75-100千克为宜,雌、雄配比5: 1。放鱼前要施足基肥,每日分 上、 福寿鱼下午喂花生饼或米糠等饲料1次,日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3% (十品计)。池塘水 温在20C以上时,入池后的越冬亲鱼很快进行产卵活动。入池第

9、三天,就有30% 左右的雌鱼含卵;8天前后雌鱼群的含卵孵苗率即达70%左右;第十五天前后, 池塘开始见苗,至17-20天,雌鱼群的含苗率已下降为0-20%。可以大体断定, 从投放之日起经17-20天,即可完成该鱼鱼群的第一个产卵繁殖周期。鱼池见苗 后要每隔4-5天捕苗1次,集苗培育鱼种。养殖技术:1.鱼种培育:池塘面积 667-3333平方米(1-5亩),放苗前约半个月进行清塘消毒,然后注水,水深控 制在0.8-1米。每667平方米施粪肥、绿肥各约500千克,作为基肥,使池水透 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放苗约10万尾,除施基肥外,每日泼洒 豆浆喂苗,以强化培苗。在水温25C左右,

10、经15-20天培育,鱼苗可长至1克/ 尾左右,即可及时出苗供作饲养商品鱼。2.商品鱼饲养:福寿鱼的池塘饲养与 其他罗非鱼的饲养技术一样,可行多种饲养模式。但当时推广以混养为主。这里 指的是以饲养四大家鱼为主,福寿鱼仅作为搭配品种进行饲养。在一般以饲养肥 水鱼为主的池塘中,可根据水温情况,只要水温能稳定地维持在18C以上时, 即可进行放养。放养规格,小则在5-15克/尾,大则可放养25-30克/尾,早繁苗 规格小些,但亦应不小于3克/尾。放养密度,一般可视苗种大小及苗种来源而 定。作为四大家鱼为主的成鱼池,每667平方米可搭配放养福寿鱼200-1000尾。 当年孵化的鱼苗,饲养150天,个体可达

11、150-250克,与四大家鱼混养,单项每 667平方米产量高达150-500千克。病害防治福寿鱼在水温较高的生长季节,一般疾病比较少;但在亲鱼越冬时鱼病较 多。1.溃疡病:该病是由于鱼体露出水面冻伤引起的。常见于背部,多发生在 露天温水池。防治方法:注意更新水质,尽量不使鱼浮头。越冬池上尽可能加盖 顶棚,防寒保温。2.烂鳃病:此病是由斜管虫寄予生于鳃部,车轮虫寄生于体 表,或由细菌感染所致。病鱼口部张大,浮于水面,体表变白,鳃盖发红,眼球 白浊,鳃叶坏死变白,常因呼吸困难致死。发病后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按每立方米水体0.7克,全池泼洒。3.水霉病:此病是由于水霉菌和绵霉 菌感染

12、所致。患处出现俗称生毛的絮状菌丝,使组织坏死,游动失常,最后瘦弱 而死。水温在15C以下时,最易感染此病。防治方法:提高水温,每立方米水 体用4克食盐和4克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有较好疗效。4.小瓜虫病:病鱼体 表和鳃、鳍基部可见大小不等的小白点,俗称白点病,这是小瓜虫寄生引起组织 感染化脓所致。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6C-18 C,所以极易在越冬期出现。防治 方法:用2毫克/升硝酸亚汞药浴1.5-3小时,并可用0.1-0.2毫克/升硝酸亚汞全 池泼洒。编辑本段引进过程中国先后引进的罗非鱼有近10种,最早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 (Tilapiamossambica),已逐步被淘汰。代之而起的是个体较

13、大、生长快的尼罗 罗非鱼(T. nilotica)和福寿鱼(T.mossambicaxT. niotica)等。尼罗罗非鱼是 罗非鱼属体形最大的一种,养殖一年体重可达500克以上。福寿鱼是雄性尼罗罗 非鱼和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一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长更快。20 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又引进和培育出奥利亚罗非鱼(T. aurea)、奥尼 鱼(T.niloticaXT.aurea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杂交一代)、彩虹鲷(红罗 非鱼)、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等新品种,正逐步被扩大养殖。不少地方用池塘、 网箱单养罗非鱼,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成个体重500克左右的大规格商品鱼, 价格比2

14、00300克的商品鱼高1倍左右,提高了经济效益。编辑本段出口的主要风险与控制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和出口国家,罗非鱼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 且出口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罗非鱼养殖和产品加工成本同欧美国 家相比要低很多,罗非鱼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潜力很大。但是,国外市场 贸易的技术性措施要求日益严格,检验检疫机构和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市场准入高标准风险与控制国外进口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严格限定了产品的准入标准,并不断加 大对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力度。如美国对食品生产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 (HACCP)风险管理体系;欧盟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 全管

15、理法规,强化了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大大提高了食品市场准入标准;日 本制定的食品卫生法及从2006年5月起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水产品 的药物残留量设定了苛刻的标准。要应对这些风险,笔者认为:严格按HACCP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首先,生产加工企业 必须取得HACCP认证,建立一套严密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的验收 到成品加工各生产环节,都严格按GMP和SSOP的要求进行;其次,要求企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把HACCP理论、GMP和SSOP有机 结合起来,以指导产品的生产加工;第三,CIQ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监督管理和认 证、验证以及年审工作中,除掌握CIQ法

16、律法规和HACCP理论体系之外,要协 助企业建立完善的HACCP质量体系文件,对体系文件中各种表格设置、生产流 程和过程、原料的验收和检测、实验室记录以及设施设备等不符合相关规范的方 面提出整改意见,使企业的文件体系趋于完善。CIQ与企业实施信息共享。CIQ 及时搜集各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建立产品出口预警机制。企业跟国外 客户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把国外最新要求及时反馈给CIQ,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 战略和风险控制。CIQ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以降低罗非鱼出口企业经 营风险。如今年10月国家公布减免部分出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收费。CIQ可以 在缩短样品的检测周期,先出通关单后出证,允许报检分单,日常监管、产品抽 样和原料监测抽样等工作一起执行和调配人力等方面给予扶持。农兽药残留风险与控制美国FDA对动物源性产品(包括水产品)要抽查检测220多类农药、兽药, 检测项目繁多,从2001年7月1日起,对来自中国的水产品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