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890872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急流的思想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时:2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笔: 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 组别:_ 姓名:_ 学号:_一、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它包括的两方面内容。2、知道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识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能判定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4、能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和 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和 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问题;二是

2、 的问题,即 的问题。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唯一标准。凡认为 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 的,就是唯心主义。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的基本问题。2、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 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三、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本原的, 是派生的,先有 后有 , 决定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形态基本观点合理性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

3、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本原的, 依赖于 ,不是 决定 ,而是 决定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形态基本观点认识论根源总体评价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局限性:可取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五、哲学的基本派别与“两个对子”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 和 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 和 的对立。哲学史上存在着 和 、 和 “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 和 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二)易错易混知识点拨(判断正误且简要说明理由)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4、系问题。( )2: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科学的、正确的,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4: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5、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归纳1、主观唯心主义: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

5、: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阳明 2、客观唯心主义: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朱熹:理在事先 理生万物 世界本质是绝对精神(黑格尔)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 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中国“五行说”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6、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4、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四)高考模拟试题1、(2013福建)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士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B. C. D.2、(2013重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

7、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3、(2013天津)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荡,有

8、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4、从哲学的角度,下列说法与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寓意一致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若在理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5、(2010江苏单科T25)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

9、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6、(2011广东文综)“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7、2012江苏卷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8、人民网载文指出,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形势,毫不讳言困难和问题的存在,把问题摆在节骨眼上,正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和无畏精神。下列说法属

10、于唯物主义的有()A子不语怪、力、乱、神 B天不变,道亦不变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存在即被感知9、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这种观点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B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10、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11、世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 B C D(五)自我检测,运用知识1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没有指导作用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A B C D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称为()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C生产与计划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4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可知论 D二元论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这种观点属于()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主观主义 D唯心主义6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