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89082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一年级新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很高兴,因为孩子,我们聚会在这里。我是本班的数学老师 接下来,我就针对我所任教的数学这门课程和大家进行交流: 我们大部分的孩子在入小学以前就接受了很多的学前教育,他们能认数、数数、写数和一些简单的计算,甚至有的孩子所学的内容还超过了一年级的数学要求。在此,我非常感谢您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打下的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一年级第一册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对孩子们学前知识的系统梳理。我了解到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计算基础,幼儿园时学珠心算打下的基础,但我们决不能只以为一年级的数学就是只要会计算就行了。在教给孩子系

2、统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爱”数学的兴趣和侧重智力的开发。包括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交往能力、课外实践能力、在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中培养孩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如此众多的能力培养的根基是什么?孩子良好的培养学习习惯。所以,我们一年级第一期的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规范的养成。有好习惯比有好成绩更重要。好成绩是暂时的,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现在多花点精力放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以后不管孩子上几年级,需要

3、我们操心的地方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操心正是为了今后不操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学习规范的养成,光靠学校、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因为是孩子的启蒙者,您也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在此,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督促孩子做作业 家长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我们会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专门记作业的小本子,确保孩子能准确地记下每天的作业。 2督促孩子专心完成作业。杜绝孩子边看电视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在做作业时尽量不要喝水或上厕所。 3督促孩子按要求认真书写作业。 4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孩子每次写数学作业就喊:“妈妈,你来看看这题”时间一长,

4、就不会自己思考了。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请你对孩子说,妈妈相信你能行,自己试试看吧。你可以在孩子做完了作业。再给孩子检查,如果真的有不会的,这时你可以给他讲,也可以告诉我,我来给他讲。这样孩子就有机会并能够学会思考,而不会事事依赖你。 二、检查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 建议每位家长每天能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这样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本学期我们的作业主要是写在数学书和数学补充习题上。 三、坚持每天的口算练习 一年级的口算训练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孩子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其口算速度可以比疏于训练的孩子提高好几倍。因此培养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时,贵在坚

5、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天练习3-5分钟,效果肯定会很显著的。但是,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比如,和孩子一起算,看谁快;和孩子互相出题听算等,时间场地也可以不固定,放学后、吃饭前、回家的路上主要是使孩子不断具有新鲜感,不断激发口算的积极性,只有感兴趣,才能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我们会每天布置读口算卡片的作业,家长每次在训练孩子口算时在一旁给孩子计时,每次只要记下其中一次的时间。一方面使孩子养成不浪费时间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使孩子看到自己练习的成绩,是否提高了,增强他们的信心。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基本技能得到了的培养,思维品质提高了,智力也

6、得到了的发展,可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四、帮助孩子认字 认字少,读不懂题目要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认字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作家长如何来帮助孩子认字呢? 1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关注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字,再就是让孩子自己去读题,碰到孩子不认识的字时再以字为单位教给孩子认读。这样长期下去,读得多了,自然认识的字就多了。家长不要解释题目的意思,只要帮孩子把题目带着读一遍,或者你读一遍让孩子用手指点着题目跟读一遍。读题时要注意不能只读题目,做题的要求要先读,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做题前读题的习惯。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让

7、他自己去发现或者猜测题目的意思,让他找出题目中最关键的字,这也非常有助于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即使揣摩错了也比您直接告诉他有价值,因为孩子如果有了依赖性就不愿独立思考。反而,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他就会主动避免这样的错误。 2让孩子养成时间意识,作业不拖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以后都会终身受益。3数学书或作业本上的题目,最好老师没有要求先不要让学生做,否则上课的时候做作业,他就没有事情做了。 五、 注重实践 我们现在提倡生活数学,所以有一些是希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能给孩子以指导、渗透: 第一,认识钟面,在生活中多让孩子看着钟面说说时间,可以从准时、半时开始,让他们看到钟面能自

8、然而然意识到几点或几点半; 第二,认识物体和图形,平时生活中的盒子,柱子这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让孩子认一认。 第三,元、角、分,这些认识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家长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给孩子提一提,帮助家长买东西,算账,付钱,找零钱。 第四,方向与位置,生活中,出门有意识提醒孩子什么方向有什么,知道大的参照物。比如,今天上哪去干什么,从家出门要向哪个方向走。 第五,长度感知,生活中,两个路灯的距离大概是几米,从家到商店有多远。画书有多长多款等等。 六、您每天要做的是:按作业记录本上的记录,检查孩子的作业,最后签字。 总之,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今

9、天我先说这么多,今后还会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学情分析:一年级两个班共101名学生,其中班51名学生,中途因病请假2名学生,故参加考试者49名。班50名。班学生基本大部分同学能做到中规中距,能在我的预设范围内很好的学好本课教学内容,所以在考试过程中能将我上课所涉及的内容完整的答在试卷上;而班的学生则比较活跃,经常会跳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或是其他的思维方式来,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很完整的体现,导致班出现的答题情况是基础题较差,思维不够集中,马虎出错的成了大部分的扣分原因。 试卷特点:本试卷的来源是由网上的题目和我自己根据平时的教学情

10、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而出的,因此呈现的特点是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涉及面广,涵盖知识内容多,题型变换多端,层出不穷,新内容占了一半,另外试题中还出现了两题内容之外的思维题,而且里面的题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的典型错题。因为我们知道,考试最常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平时中常错的那些,我不想出现他们错的还是错的情况,而且也想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知错能改的良好习惯,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教训,平时应该将做错的题目弄弄懂,学会反思的好习惯。所以这次考试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试卷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以及69的认识和加减法共6个单元的内容。所占比例: 数一数占9%,比一

11、比占19%,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 分类占4%, 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占8%, 69的认识和加减法46%,另外试题中还出现了两题内容之外的思维题。 试卷结果:班90100分:36个 8090分:9个 7080分:3个 6070分: 0个 60分以下:1个 优秀率: 73.5% 及格率:98% 班90100分:37个 8090分:8个 7080分:3个 6070分: 1个 60分以下:1个 优秀率:74% 及格率: 98% 错题分析: 1.大部分同学在做计算题时,出现看错数字,错把加法当减法或是把减法当加法看待的失误,比如在口算过程中有10个同学出错,把5+1看成是5-1,把4+2看成是4-

12、2来算。故应在平时和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并培养他们做题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2.在做第二大题的左面和右面的选择时,出现他们对转换思维的灵活度不够的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内容来说,这道题挺难的,作对的同学并不多。他们能作出一定的选择,但是对于双标准的考试要求,思维就转换不过来。 3.比较大小这题,出现的失误是学生不能进行二次思维的转换思考,错误率相当高,比如对于77-2和2+35的大小比较时,学生么往往只注意将7单独和7-2中的7或者2进行比较,将5和2+3中的2和3进行比较,而忽略了应先算7-2和2+3的得数后,再将得数进行比较的思维。故我应该在平时的思维训练中,有意加强先转换后比较

13、的思维。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这题,发现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还不是十分明确。因为此题涉及出题者将长方体出现各种方式的摆放形式,如果学生不能明确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概念,就会出现混淆,导致的最后结果是在数个数的过程中,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严重错误局面。故我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加明白和巩固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区别。 除了上面典型的错误外,还有个别学生因粗心,因对题意的不了解也有出现错误。 针对措施:针对上面出现的错题,我想我应在以后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书写速度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我想更努力的将还在80到90分之间的同学往上拉一把,将认真分析学生的一些情况,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认真努力,能在考试中也正常发挥,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考虑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