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89049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上海高三语文(试用本)上册古文翻译(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论语一、文学常识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万师之圣”,儒学核心为“仁”,在我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2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孔子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纂辑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3散文,古代相对于韵文而言,与今天的散文不同。第一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 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

2、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贤德啊,颜回!”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

3、,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用不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显贵,在我看来如浮云一般。”第七则: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为求得保全性命以致损害仁德,而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3.巧言令色,鲜矣仁!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7.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8.

4、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0.贫而无谄,富而无骄。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4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5.父母唯其疾之忧。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7.君子不器。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22.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23.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2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25.里仁为美。26.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7.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2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30.朝闻道,夕死可矣。3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3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33.放于利而行,多怨。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7.古

6、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38.以约失之者鲜矣!3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0.德不孤,必有邻。41. 听其言而信其行。4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6.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4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51.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5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7、而道远。53.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7.入太庙,每事问。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6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6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3.言必信,行必果。6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65.小不忍,则乱大谋。6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67.道不同,不相为谋。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8、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

9、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想要的

10、;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所以有的祸患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生存然而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去做。是因为,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

11、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本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本性,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吆喝着给别人,过路的行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那么高位厚禄又有什么益处呢?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施舍。这种行为不是可以停止了吗?(如

12、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的本性。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和义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什么是义

13、,是因为把义看成是心外之物。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违背规律地)帮助它成长。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心他的禾苗不长而拔起它们的人,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我疲累之极啊,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干枯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不给作物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国殇手持锋利的武器啊身披坚韧的铠甲,战车相撞,兵器相击。 战旗遮蔽了太阳啊敌人密集似乌云,流矢纷落,士卒争先。 侵犯我方的阵地啊践踏我们的军列,左右战马,或死或伤。 车轮

14、陷入尘土中啊连马脚也被绊住,拿起鼓槌,敲响战鼓。 这战争的激烈啊, 使那苍天都感到怨恨,使那神明都感到震怒,壮烈地被杀尽后尸身被抛弃在原野之上, 出征时就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好了去不复返,平原渺茫啊,路途多么遥远, 携带着各种兵器,即使身首分离,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确实是既勇敢又有力量啊,始终都刚直强悍而不可欺凌。 哪怕身体已经死去啊,这精神将永不消亡。你们的魂魄即使在那九泉之下啊,也依然是鬼中的雄杰。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全国各省兵马。当时元兵已经逼近临安城外,交战、防守、迁都都来不及实施了。满朝大小官员会集在左丞相吴坚府邸,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正当双方

15、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见他们,大家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缓解祸患的。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能顾惜自己了;估计元方也是可以用言词打动的。当初,使者奉命往来,并没有被元扣留的,我就更想窥探一下元方的虚实,回来谋求救国的计策。于是,辞去右丞相职位,第二天,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我刚到北营时,陈辞不屈,意气激昂,元军上下都很惊慌震动,他们也未敢立即轻视我国。可不幸的是,吕师孟先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贾余庆又在后来讨好敌人献媚,于是我被软禁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整治了。我暗自揣度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痛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的罪状,只求一死,不再顾及个人的安危。元军虽然在表面上表示尊敬我,实际上却很愤怒,两个贵官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使者,夜晚就派兵包围我住的地方,我就不能回国了。 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我被元军驱使一同前往,但不列入使者的名单。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 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往真州,我立即全部把元方的虚实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