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88951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开展。2.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3.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置的产品和劳。

2、4.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5.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与增加后背那局部生产资料。6.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7.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局部收入。8.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置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

3、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展。9. 产出缺口:衡量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2. 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3. 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

4、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4. 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单位用于增加消费局部的比率,可以如下表示:MPC=C/Y 其中C表示增加的消费,Y表示增加的收入。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1之间波动。边际储蓄倾向类似5. 持久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一种消费函数理论亦称永久消费理论。他指出,个人或者家庭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持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假如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离现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越小。例如一个年轻人早期借贷消费,他可以预计自己未来的收入非常好,中期还贷

5、并未晚年准备。区别于侧重储蓄冬季分析的生命周期理论而言,本理论侧重人们如何预测自己的未来收入问题。6.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其他乘数也可如此解释亦称凯恩斯乘数,发挥总用的前提是: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对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7. 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成熟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意向等数量增加或减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入变动的比率。无论在3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8. 相对收入假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消费理论。该假说认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其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者

6、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最近时期收入水平,主要指消费者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基于上述因素,该假说分为两局部:一个家庭或个人消费多大比例收入取决于其相对收入,即存在“示X效应“棘轮效应见上2.39. 乘数: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10. 节俭悖论:节俭悖论是由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关于储蓄与国民收入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节制储蓄增加消费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是好事;反之亦然。这里蕴含一个矛盾,即个人财富与国民收入之间关于储蓄的矛盾,也就是节俭悖论。11. 生命

7、周期消费理论:相对于凯恩斯消费理论,更加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X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开支,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优配置。12. 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的简称,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的那局部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这种按固定资产损耗程度进展补偿的方法称为折旧。固定资产以实物形态在生产中被长期使用,而它的价值却按其磨损程度一局部、一局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展,必须把那局部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中提取出来,并以货币的形态,逐渐积累起来,以备将来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引起折旧的主要原因有:1磨损,即因使用某项资产而造成的价值损失;2自然力的作用,即朽烂与腐蚀;3陈旧过

8、时。一项资产每年的折旧费取决于它的原始购置价格、预计的使用寿命和估计的剩余价值。折旧费被摊入产品本钱。计算折旧有许多方法。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直线法,即把折旧看成是一种时间函数,以此项的原始本钱减去剩余价值,再按其全部使用年限加以均分来计算每年的折旧费。摊在生产本钱中的折旧费,随着产品的销售得到补偿。13.储蓄:当前收入中不用于消费的局部,即收入减去消费,如存入银行的存款、购置的有价证券、保存在手中的货币等,都称为储蓄。储蓄是西方经济学中宏观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凯恩斯收入与就业理论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储蓄也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概念,无论从它的来源或用途方面看,均没有准确的数量限制。储蓄包括

9、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与家庭储蓄三种。政府机构储蓄没有一定的动机。企业储蓄的动机如此是为了再投资或获取利息。影响企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的边际效率,而个人与家庭储蓄的原因主要包括为不测事件建立储藏金、为自己的老年积累基金、为保护自己的家属,或为了其他某一具体目的等。个人或家庭储蓄也为商业资本投资提供了局部资金来源。影响个人与家庭储蓄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的多少、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料以与利息率的上下等。14. 投资:以一定的资金或实物经营某事业或转移于他人作为生产的资本以谋取未来利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是社会的实际资本设备、房屋和存货的净增长,不同于日常语言中的“投资概念。后者指人们购置一块土

10、地,一X现有有价证券或任何其他财产所有权,只是现有财富的转移。因为一个人的买,就是另一个人的卖,并没有任何新的实际资本的形成。决定投资行为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技术、政治、心理、政府政策、资源、人口等等;内在因素主要指企业家预期从事投资所能得到的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如果利润率高于利息率,投资就会增加;反之,投资如此会减少。15. 消费函数之谜:凯恩斯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与实证研究不相符合,两者之间的矛盾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 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指资本的预期利润,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资

11、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根据这种贴现率,在资本资产的寿命期间所提供的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2. 流动性偏好:亦称灵活性偏好,指人们为应付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交易动机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3. 流动性陷阱: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的一个概念,具体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可通过有价证券价格极高利率极低进一步解释4. 托宾q说:托宾q是指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本钱的比率。这里的资本重置本钱是指在现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重新创办该企业的本钱。因此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

12、的本钱。q1说明买就企业比建设新企业更加廉价,反之亦然。5. IS曲线: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一条曲线。它是反映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副简单的图像。它表示的是任意给定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6. LM曲线:LM曲线指描述货币市场均衡状态时各种收入与利率的变动轨迹的一条曲线。在货币市场上,对应于特定的收入水平,货币需求L)与货币供给M)相等时决定的利率为均衡利率。但不同的收入水平对应着不同货币需求,故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也就有不同的均衡利率。7. 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指表示货币需求量与决定货币需求的各

13、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通常将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而将货币需求本身作为因变量。8. 货币交易需求:货币交易需求是指为满足日常交易活动所要求持有的货币余额的需求。货币交易需求主要决定于人们的收支水平和收支时距。9. 投机性需求:指人们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展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局部货币。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当利率极低时,人们的投机性需求无限大,此时即流动性陷阱。投机性需求存在隐含假设:人们对自己关于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是确信不疑的。10. 慎重动机:也称预防动机,指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

14、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置支出以与转移支付。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与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3.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私人消费或者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4. 凯恩斯极端

15、: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如此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IS垂直而LM水平如此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5. 古典主义极端:同上相反。6. 滞胀:滞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开展的结果。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波动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但是其作用是有限的,本身并不足以完全

16、维持经济的稳定。2. 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的生的政府盈余。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重要作用: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使决策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3. 货币创造:亦称“信用创造,指在整个银行系统中利用超额准备金进展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扩大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的一种经济现象。4. 货币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根底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给量。5. 法定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金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给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