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888905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邪求木之$()者浚()其泉源正身削()恶皋陶()载()舟覆舟象簣()仁者搆()其惠壅()蔽董()之以严刑懈怠()垂拱()而治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无纠怒而滥刑不纠物喜,不以己悲B. 智者尽耳谋吾耳还也C. 恩两加,则思无因以谬赏山峦为晴雪两洗D. 将有作,処思知止而安人此処岳阳楼之大观也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臣囲求木之长者(听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囲(闻名)B善始者实繁(确实)春华秋实(果实)C.嚴之以威怒(震慑)振臂一呼,应者K集(挥舞)D.塞源而欲漩长者也(水流)漩水不腐(流动)4、下

2、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木之长者,必回其根本固:使稳固。B.斯亦俅根以求木茂伐:残害。C.而况于叨哲乎明哲:明达的人。D.则思江海T百川下:流下、流入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很杏。既得志,则纵慣以傲物。C.傲物则骨困为行路。D.役聪明之耳日,亏无为之大道。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口取自牧:加强自身修养B.仁者播其惠,侑奇效其忠信者:忠诚的人C.宏兹九德,简龍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丁可之职下司:下属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必回其根本乐盘游,

3、则思三驱以为度居域中之夫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娈人择普而从之虑壅蔽,则思庫心以纳下A. B.C.D.8.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魏徵这篇谏疏是规劝唐太宗李世民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B疏,是文体,给皇帝上的奏章。这篇奏章,提出十条建议,劝谏太宗。C. 全文在章节结构上形成正反对比,如“积德义”与“德不厚”的对比,以艰难“殷忧” 与“得志乐逸”的对比等。D.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创业容易守成难”的道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初,伍员(春秋楚人,父兄为楚平王所杀,投吴)与申包胥友。其亡也 谓申包胥曰: “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

4、在随(随:诸侯国 名),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荐:多次。食:侵食)上国,虐始 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指吴国)德(贪心)无厌,若邻 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 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 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 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左传申包胥如秦乞师)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为封豕长蛇封:大。B申包胥如秦乞师如:往、到C.車始于楚虐:

5、侵害。D.我必宴楚国复:兴复。10.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申包胥爱国赤诚的一组是()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哀公为之赋 无衣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A. B. C. D.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伍员和申包胥虽是朋友,但政治观点不一致。伍员出逃时立誓要颠覆楚国,而申包胥 则志在楚国的复兴。B. 申包胥假托昭王之命到秦国求救,对秦哀公申说吴灭楚之害和秦救楚之利,立于秦庭 哭了七天七夜,对此,作者是持赞赏态度的。C. 秦哀公非常痛快地答应了申包胥的请求,并为他赋无衣这首诗。D.

6、无衣选自诗秦风,诗中有“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诗句。秦 哀公赋这首诗,意在答应申包胥出兵救楚。12.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1)子姑就馆,将图而告。(2)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3)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答案1. 答案: chan zhang j u n c h u y a o z a i zhu bo yong d 6 n g d a i gong2. A以:因为,介词。3. B 提示:B项“春花秋实”中的“实”应是动词,结果实。4. D解析:D项“下”是“处于之下”的意思。5.

7、C解析:A项中“根本”古义为“树木的根”;今义为“基础”。B项中“纵情”文中意 为放纵感情(骄傲);今多指“尽情”。C项中“骨肉”古今都指亲人(父母兄弟子女等)。D 项中“耳目”在文中实指耳朵和眼睛,在现代汉语中,则指爪牙、帮凶。6. D “下司”,两个词,下:臣下、下属;司:管理7. D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稳固”“使安宁”“使 空”;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乐”;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 分别是“重大的地位” “好的意见,好的方面”。8. C “以历代帝王为例”错,而且其中的观点并不是作者要陈说的观点。9. D复:颠覆。10. B 其中“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若

8、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 “立,依于庭墙而哭, 日夜不绝声”三句均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申包胥的爱国赤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 句是叙述楚昭王的困窘境遇。“秦哀公为之赋无衣”句则表明秦哀公出兵救楚。11. Co C项中“秦哀公非常痛快地答应了申包胥的请求” 一说有误。文中“秦伯使辞焉” 一 句则说明申包胥如秦乞师不是一帆风顺的。“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七日” 一句的记叙更能说明这一点。12.(1) 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将考虑一下再告诉您。(2) 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去客馆休息呢?(3) 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

9、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 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4) 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 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译文:当初,伍员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颠覆楚国。” 申包晋说:“努力吧!您能颠覆它,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到了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 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求出兵,他说:“吴国是头大野猪,是条长蛇,已经多次侵害中原各国, 最先受到侵害的是楚国。我们国君守不住自己的国家,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派遣臣下前来 告急求救说:吴国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要是吴国成为您的邻国,那就会对您的边界造 成危害。趁吴国人还没有把楚国平定,您还是去夺取一部分楚国的土地吧。如果楚国就此灭 亡了,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事奉 君王。”秦哀公派人婉言谢绝说:“我听说了你们的请求。您暂且住进客馆休息,我们将 考虑一下再告诉您。”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国君还流落在荒草野林之中,没有得到安身之所,臣下哪里敢就这样去客馆休息呢? ”申包胥站起来,靠著院墙癇哭,哭声日夜不停,连 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哀公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连著叩了九个头,然后 才坐下。于是。秦国出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