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于留白促进思维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88730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于留白促进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于留白促进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巧于留白促进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巧于留白促进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于留白促进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于留白促进思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于留白 促进思维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惠阳区淡水第三小学 高丽雅“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此处无物胜有物”是中国画所特有的美学观点。画家故意在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样的空白,这些空白给人一种感觉,一种印象,或是一种意境,情趣盎然,技法高妙,是艺术化的手法,我们称之为“留白”。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留的巧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在课堂上也应该给学生一些“留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大概也就20多分钟,整节课都一言堂,或整节课都是重点内容这样必然会导致孩子的疲累心理。留下一点空白,让学生自行去挖掘,自由地探讨,无拘束地去评论,产生“心有灵犀”的惊喜,“恍然大悟”的释然,然后有所悟,

2、有所得,思维有所提升。一、问题的“留白”, 给“愤”“悱”一个空间,让思维酝酿发酵。古人云:“不悱不启,不愤不发”。“愤”指的是学生急于寻求问题答案,但对问题的某些环节不甚理解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悱”指的是学生对问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尚未考虑清楚,无法完整的表达出来的矛盾心理状态。在此处创设心理状态上的“留白”, 就可以给予学生合理的思考空间和反应时间,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充分酝酿发酵。在教授白杨这一课时,“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爸爸对两个孩子介绍白杨树时,也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是课文教学的重难点,该如何突破呢?利用影像资料投放戈壁滩的环境情况以及在戈壁滩上人民的一些生活片段,“

3、同学们看完这些片断,有些什么体会呢?”如此一问,学生的思维必然展开,进入课文学习,印象一定深刻,重点得以强化。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教师在投放问题的时侯,面对学生的回答应善于引导,巧于调控,合理地运用策略,让他们各抒己见,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思维能力获得发展。二、巧用标点“留白”,拓展空间,学生思维得于训练。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多向思维,更有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课文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某些场景时往往用一些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运用标点符号的“留白”,也是培养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一个好方法。海底世界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4、:“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处理此处省略号的空白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回家后,每人准备一截短的水管,然后端来一盆水,把水管其中一边放入水中,把自己的耳朵贴近水管另一边,听听里面发出的声音。结果,学生在填补此处空白时,把自已亲身的感受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像牛的叫声,还有的学生说像狼的叫声,学生的回答不但填补了文本的空白,加深对课文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夕阳真美中一段话:“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

5、这里,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夕阳美景,而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其他颜色。这样做,就能让学生从课本走向自然,从在教室里读书到大自然中观察,学生还能通过实践加深对颜色及其表达词语的认识。三、纠错的“留白”,激活思维,加深学生印象。教学生活中,学生由于感觉、印象、观念、习惯的思维定势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它,学生的错误是有一定价值的,它里面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与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因此,教师要针对误区,留下空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对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有效“激活”其合理成分。“错误”

6、往往是教学中发挥“留白”艺术的时机,以钓鱼的启示为例,有的学生会认为爸爸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举动很蠢,“爸爸真的蠢吗?”教师的即时提醒,学生必然思虑考究,从而使认识在激烈的碰撞中明朗,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赢得“有心栽花花似锦”的灿烂。四、活动之间“留白”,让作业更精彩,使思维更绵长。教材不是“超人”,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把一切都细致入微地娓娓道来。教师要吃透教材,及时把教材中深藏不露的“空白”挖掘出来,有时甚至可以自己制造点“空白”, 采用“悬念式作业”将学生的视线拉出课本,探索生活知识,从而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让思维更绵长。它留住了课堂的色彩,留住了学生的兴趣,也留住了教师的智慧。在教授完桥这一课时,我对学生说:“你经历过那么感人的场面吗?你是否记得更多感动的故事?你愿意用自己精彩含情的笔去记录生活中的无数画面吗?”面对这一要求,学生怎能不激起感情的波澜,不摇摇欲试呢?在写作联想的过程中,思维得以延伸和拓展。留白,显示出“惜墨如金”的大度,“无言之境”的幽深,“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灵。教师在恰当的地方,留下恰当的空白,让学生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自由翱翔,让课堂焕发无穷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