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886955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实验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晏桂芳一、营造良好氛围,唤起自主探究热情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观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可促进大脑细胞的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对知识点强烈追求和自主探究的认知心理状态。因此,在科学实验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热情,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1. 激发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儿童来到世界之初,便有一种探究潜能,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或现象既熟悉,却又不甚了解,他们对这些事物或现象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我们需要诱发他们

2、的探究动机,开发这种潜能,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通过设“疑”引趣,以“志”激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新知、探索创新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如在上淀粉的踪迹一课时,我事先准备了一张用淘米水写好字的纸,告诉学生科学王国国王来了一封密信,谁来读读。当学生展开时发现是一张“空白”纸,在学生疑惑之时,我告诉学生我有办法让字显现出来,当学生看到我用棉签沾过的地方现出了字迹时,非常好奇,通过这个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2. 树立自主探究的强烈信心“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

3、,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由于学生的能力、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排除失败带来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给学生多些鼓励、多些指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自主探究欲望儿童心理和大脑的发展都有不同的阶段,而“最近发展区”是我们创设情境,实施情境教学的基本依据。为此,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活动中

4、,我尝试了如下方法: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再把马铃薯分别放在准备好的清水与盐水中,学生看到不同的结果感到好奇。预习过的学生会很快回答:马铃薯浮起来的水是放了盐。“放了盐的水真的会使沉的马铃薯浮起来吗?”我让学生进行探究,可是放进一匙盐马铃薯没有浮起来,放进两匙盐、三匙盐还是没有浮起来,学生开始产生了疑惑。一些调皮的、不甘心的学生,干脆把桌子上的盐全部倒进水中,搅拌一下,发现沉下的马铃薯终于慢慢地浮起来,并得意地把这一发现告诉同学,“要放进大量的盐,马铃薯才能浮起来!”其他同学迅速验证了这一结果。那么,“放进糖、放进味精也能吗?为什么?”学生继续探究。这样,我创设了这一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

5、盾,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三、加强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合作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心理素质,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正像其他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广泛、多向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探究,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条件。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协作探究精神,而且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是为了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探究性实验教学,重在探究,学生是探究主体;贵在引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探究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学生真正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