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885358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3课时演练促提升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多地少。千百年来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满足人类增长的需要,人们不惜毁林(草)开垦农田。西部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破坏当地植被后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甚至形成沙尘暴。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2003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经过这些年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

2、显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后生态旅游业、畜牧业、林业等也蓬勃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都得到提升。答案:D2.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A.多获取农产品B.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C.使粮食增产D.减少环境污染解析:生态农业是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工程,而并非只强调经济效益。答案:B3.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B.建立原始和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解析:小流域治理模式

3、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等,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和经济效益。答案:C4.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解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答案:B5.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

4、荒山秃岭,土地沙化严重,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解析:黄土高原沙漠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过度开发破坏。答案:C6.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及造纸厂、酒厂的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解析:应该控制污染,而不是因怕污染而放弃发展。答案:D7.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B.节水和

5、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由于图示没有造成污染,所以不可能是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题图中没有提及能量问题,也不可能是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养猪场的废水可以多级利用,养鱼的稻田对废水有净化作用,这种生态养猪模式属于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答案:B8.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

6、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解析:根据题图分析,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并产生O2,而O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由此可知,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且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A、C项正确;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3转变为NO,利于污水的净化,B项正确;污水经处理后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D项错误。答案:D9.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

7、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B10.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答案:A11.“生物圈2号”实验

8、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温度失调CO2含量增高O2含量减少生物群落不全A.B.C.D.解析:“生物圈2号”不能完成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使得温度升高,以及“大气和海洋”比例与地球相差甚远,土壤呼吸释放的CO2超过了植物和海洋对CO2的固定能力,导致空气中CO2含量猛增,O2含量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及动物的生存。“生物圈2号”包括5个野生生物群落和2个人工生物群落,约有4 000种生物,生物群落不全不是“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答案:C12.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甲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乙普通稻田物质能量转化(

9、1)分析说明鱼和蛙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2)分析说明稻鱼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势。(3)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4)甲和乙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原因是。(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建立甲生态系统的目的是。(6)为了使稻获得高产,稻田乙需要经常使用农药,而甲则不需要,原因是。(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解析:(1)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

10、。(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4)由于甲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大,故甲和乙两个生态系统相比较,甲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设置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由于甲生态系统引入害虫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因而不需要经常使用农药。(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答案:(1)鱼、蛙是消费者,加速生态系统的物

11、质循环(2)在原有食物链中引入新的环节(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轻了环境污染(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光能(4)甲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大(5)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引入害虫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7)抵抗力次生演替13.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1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1亩(1亩=666.67 m2)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

12、0%,每亩投放鱼苗4 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模式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的现象。(2)下图表示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型曲线。(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

13、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解析:(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即K值。不同鱼类生活的水层不同,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2)图示曲线为“S”型。(3)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产甲烷杆菌为分解者。(4)“四位一体”模式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1)环境容纳量分层(2)“S”(3)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分解者(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20XX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14、。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1)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

15、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2)上课关。 (3)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4)考试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5)质量关。 3、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