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88036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课时课题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的重要性。教具准备挂图重点难点掌握团结友爱的基本道理。掌握常用的文明礼貌行为和用语。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礼貌行为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为学生讲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文明礼貌用语和行为的小故事引入。二、带读课文,讲解课义:1、团结、友爱、尊敬之间的相互关系:团结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关怀的友爱行为作基础。友爱的大前提又在于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礼貌和尊敬。2、礼貌和尊敬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语言和行为中。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礼貌用语,用好礼貌用语,杜绝说粗话,自己取得了好成绩

2、不骄不躁,同学有了失误,不能幸灾乐祸,嘲笑攻击,与人闹矛盾时应自省,不能推卸责任。我们应该用礼貌用语和行动作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促进友谊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3、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团结友爱?首先用小竹签或小木片做一个“团结就是力量”的小实验,为学生演示一根竹签易折,而多条扎在一起折不断,讲解这就是竹签团结起来了的道理。如果同学朋友之间、家庭成员和邻居之间,都能做到、做好以上几点并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自然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环境。生活在这样和睦的大家庭中,是温馨幸福的,身心是愉快健康的。有利于大家的生活、学习,也有利于所有成员的性格健全和心理健康。4、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数千

3、年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美德。我们要学会珍惜师长的爱心和劳动,好好学习,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作业发现并记录同学的优点 第 2 课时课题人体的结构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正常人体的基本结构,为学习其他涉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基础。教具准备挂图重点难点人体各部分的划分和位置。各部分的名称的基本功能。德育渗透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保持良好的形体美。教学过程一、以与形体有关的话题引入。二、对照挂图,朗读课文,选择生长发育指数达标的学生作正常人体模特,以动态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率,讲解课义:1、人体分哪四个部分?2、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术语说出:人体的四个部分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如:

4、(1)、头:位于最上部,大脑是人的总指挥部,是最重要的部分。头部包括头发及脸部五官。(眼睛口鼻耳朵)(2)、颈:位于头与躯干之间,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3)、躯干是人体的主体:体前有胸、膈、腹,胸腔内有心脏和肺部及肝脏。心脏:主管血液循环。 肺部:主管呼吸过滤血液、给身体供氧。肝脏:主要功能是清理生物垃圾,也是消化腺的组成部分。腹部内有胃肠主管营养的消化和吸收。体后有:背、腰、臀。(4)、双上肢和双下肢称为四肢,也可称为双手和双脚。双上肢由肩膀与上臂、前臂和手掌相连。双下肢是大腿、膝关切、小腿和脚。唱儿歌加深记忆:我们有个聪明的头,长在人体最高处,头发耳朵眼睛嘴,灵敏的鼻子在正中。颈部重要又

5、脆弱,食菅气管在中间,如果没有保护好,生命健康有危险。躯干前面胸膈腹,后面背部和腰臀。上肢:肩部长出两只手,一左一右分两边,上臂前臂和手掌,十个指头紧相连。下肢:臀部连着大小腿,脚掌耐劳又灵活,膝盖结构真巧妙,方便站立和跑跳。作业1.正常人体分哪四大部分?2.心、肝、肺各器官长在哪里?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第 3 4 课时课题保护视力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正确用眼和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教具准备挂图模具重点难点教会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注重用眼卫生德育渗透从小养成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看图思考,分析模具引入新课。二、讲解课义:1、保护视力的重要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我们学习、生活、感知世界产生视觉的

6、主要器官,如果失去视力,眼睛就丧失了它应有的功能,还给生活、学习造成很多不便和麻烦。(教师要求全体同学闭上眼睛,再请班长到讲台前来做动作,问同学们能不能看见,知不知道班长在做什么?让学生体会能看见与看不见的区别。再请已患近视眼或视力不良的同学,现身说法,说说视力不良对自己学习、生活造成哪些影响)2、引起视力不良的原因:(1)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书写的字体太小。(2)乘车时走路时或姿势不正确时看书、写字,如躺着看书,爬着写字等。(3)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时间过长,导致视力疲劳或被电磁波幅射损伤眼睛。(4)学习环境不良的影响:如采光不足室内太暗或阳光直射反光刺眼,黑板反光等。(5)学习用具不

7、合适所致,如笔芯色彩太浅、线条太细或长期书写的字体太小、太潦草,致眼睛疲劳。(6)严重的沙眼及其他眼疾,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用不干净的手或手帕揉擦眼睛,细菌感染诱发炎症,导致视力下降。(7)体质瘦弱或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维生素A等缺乏。3、保护视力的主要方法: 眼保健操 (1)除以上几条要尽量避免外,教师应强调做好眼保健操的重要性,必须长期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是保护眼睛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详细讲解眼保健操的四要求:双手要干净、指甲要剪短、穴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3)做眼保健操四要点:揉、挤、按、刮的基本手法,如:“揉”是手指用力时,带动肌肉在穴位的局部作局限性运动,而

8、不是手指与皮肤,作相对的无限制运动,那样就不是“揉”,而是叫“擦”了。教师要及时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及不正确穴位,每个要点,选一个做得准确的学生来作示范。(4)看书、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是眼睛距离书本一尺(25-35CM)。二是胸口距离课桌沿一拳头(68CM)。三是握笔的手指距离笔尖一寸(2-3CM)。(5)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不要养成弯腰驼背、歪歪扭扭的坏习惯,这样既不利于学习,不但影响视力还影响形体健美。(6)连续看书、写字30分钟-1小时,要让眼睛休息5-10分钟。(7)课间休息时间应该起来活动、活动四肢,远眺绿色树木和花草,可缓解视疲劳。(8)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课余多到户外活动

9、,晒晒太阳可促进体内维生素A和D的合成,维生素A和D有利于视力的保护及身体骨骼的发育和健康。(9)合理的摄入均衡的各类营养素,适当补充对保护视力有帮助的食物,如蛋类、包括蛋黄,奶类、豆类、鱼类特别是要多吃海鱼、海虾等海产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A和D,动物肝脏、葫萝卜等。三、思考:1、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用眼不卫生的现象有哪些?2、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需要调整?3、看书、写字眼睛距书本的正确距离是多少?第 5 课时课题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具准备挂图重点难点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具体内容教育学生经常保

10、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德育渗透常规自我保健教育教学过程一、教师带读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个人卫生习惯于与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图导入。二、以图为引,讲解课义:1、为什么睡前和早起要洗漱?清洁口腔是保护牙齿和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2、勤更衣的目的是:保持整齐干净的仪表美和降低细菌数,杜绝细菌的繁殖机会,内衣每天换洗一次,外衣隔天一次。3、洗手是个人卫生行为的第一关,因为人类的手,会接触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所有必须物件,而这些东西上面染有大量的细菌,会污染我们的双手,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就有直接污染食物和其他干净物品的可能性。4、指甲:是藏污纳垢的所在地,许多肉眼看

11、不见的寄生虫卵、细菌藏在指甲缝里,且不易清洗,所以指甲长了要剪短。5、勤洗澡、勤洗头、勤理发,是为了保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清洁的需要。6、饮食应有好习惯,尽量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预防营养不良或过剩的情况出现,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7、读书、写字、坐、立、行时都要讲究正确的姿势,除可保持仪表美之外,对健康也大有好处。作业我们要养成哪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 6课时课题饮食卫生习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的吸收、身体的生长发育、疾病的预防有密切的关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保障身体健康。教具准备挂图重点难点让学生了

12、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卫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德育渗透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学过程一、以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如:腹痛、呕吐、腹泻等为实例,引入新课。二、让学生对照健康与不健康的两组彩图,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分析、思考,哪些饮食情况不符合卫生要求?为什么?在设疑与直观对比的情境中,讲解课义:“病从口入”分为两大类,一是细菌感染性的,二是“非感染性”的,后一种情况比较复杂,多以饮食无规律性、无节制所致,如暴食暴饮、酗酒、偏食、挑食,一日三餐不定时定量等引起的“胃肠功能失调综合症”。按本课的要求是以,细菌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从口入”均为为讨论主题:1、细菌在什么地方?

13、细菌是很小、很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致病微生物”,它们广泛的存在于空气中和大自然的一切物体上,如河水、粪便、泥土、灰尘、栏杆、车把手、玩具、钞票上等。如果说我们没有饭前便后洗手好习惯,就有把细菌直接吞进去,导致消化性或其他疾病的可能。2、致病菌是怎样污染我们的食物的呢?致病菌在温暖、潮湿不清洁的环境中繁殖,它们的传播途径有很多,这里重点谈谈,昆虫和接触传播两种类型:(1)昆虫传播:苍蝇、老鼠、蟑螂在布满致病菌的环境中活动,再叮、咬、爬我们的食物,这样我们的食物就被污染了,当我们吃用了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就会把致病菌吃进去而生病。(2)接触性传播:有时候,食物是干净的,但进食前忘了洗手,手上所沾染

14、的致病菌,把清洁的食物污染了,可说是自己的双手,充当了传播疾病的媒介。3、预防“病从口入”的主要措施:(1)保持双手干净,常剪指甲,做到饭前便后都洗手。(2)不能用饮料代替饮用水,喝水要喝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3)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和不清洁的食物。(4)水果及其他一些生吃的食品,一定要彻底洗干净,除细菌外,农药和防腐剂残留物也会使人生病。(5)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吃好吃饱吃科学,不挑食、不偏食,在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防止营养过剩的现象,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食暴饮,不让疾病有可趁之机。(6)情绪不良和过多进食零食或冷冻食物会影响食欲,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甚至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作业1、食品清洁、餐具和手不清洁行吗?2、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第7 - 8课时课题游戏与安全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在游戏和课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具准备挂图重点难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怎样避免意外事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