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878440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力暗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1.1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2首钢五一剧场改造工程(金顶山路至模式口路),工程编号为JT14-02B063的施工图纸。1.3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200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2010);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GB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GBJ01-9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

2、001);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DBJ01-56-2001);1.4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及消防等有关规定。1.5根据我公司完成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2.工程暗挖段总体介绍2.1本工程是在石景山区金顶山路到模式口路规划建设的热力工程。本工程共分三部分:新建主管DN300管线沿北辛安东路(现况金顶北街)向北敷设至模式口路,之后管线向西折,沿模式口路向西敷设至模五区热力站北侧进入热力站。1#-5#直埋敷设,5#-9#暗挖敷设,长约754.5米,末端加堵板;8#节点向北侧暗挖DN150管线分支,长约20米;9#节点向南侧DN250管线不通行沟分支,长约11米;主要暗挖隧道净空

3、:2-2隧道断面净尺寸:2.1m2m,内里通行DN300管线; 3-3隧道断面净尺寸:1.8m2m,内里通行DN150管线;4-4隧道断面净尺寸:1.4m0.7m,内里通行DN250管线。2.2工程地质概况本工程地勘报告为中交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经审查合格的首钢五一剧场改造工程(京门路至金顶西路)(金苹路段)(金顶山路至模式口路)热力外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14011B)。1)本工程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如下:根据中交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勘察报告显示:场地表层为人工堆积的房渣土碎石填土层及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及砂质粉土1

4、层;卵石圆砾层,细砂1层,卵石混粘性土2层, 卵石 3层及粉质粘土4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粘土1层,碎石混粘性土2层及块石碎石3层;卵石层及细砂1层。本场地的地基土不会发生地震液化。2)地下水据调查,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标高60.9474.31米。抗浮设计水位按路面下5米考虑。本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降排水措施,确保在无水状态下施工。3)隧道穿越土层:隧道开挖深度范围内及隧道穿越的地层基本为层,为松散土层,自稳能力较差,易坍塌,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其稳定性。据现场摸查,咨询模式口路以往工程参建单位,悉知相同开挖深度范围岩层为普坚石,需要机械破碎或爆破,以开挖现场实际情况安排生产

5、。由于地勘报告钻孔间距较大,若实际施工中地质情况与地勘出入较大时,及时通知设计并采取有效的超前支护和止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3.评估对象及目标本工作评估的对象为热力隧道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安全、环境等各方面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针对各风险因素(事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将各类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4.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4.1风险评估程序管段隧道风险评估程序为:(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

6、施。4.2风险评估方法以设计图地质资料为主线,综合运用风险层次分析法、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4.3预防风险措施及应急抢险预案4.3.1塌方风险1)隧道坍方高度2米-12米范围内预防风险措施1.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责任到人。2.洞内配备足够的装土草袋,木板、方木、型钢、泡沫砖、编织袋、钢管、钢筋。3.开挖过程中,为防止拱顶和边墙处土体坍塌,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4.开挖过程中,对掌子面预留不小于2.0m的核心土。5.开挖支护力求快速,开挖进尺控制在0.5米,初期支护快速成环,尽早封闭。6.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开挖检测工作,及时记录检测数据,认真分析,提前发现问

7、题。抢险措施如发生塌方现象应立即停止开挖,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同时对坍方相对应的地表进行施工封闭,疏导交通车辆,以免因地表动荷载变化加剧坍方程度造成级配卵石大范围坍塌从而形成地表塌陷,造成车辆或人员的坠落损失。待坍方部位稳定后,按应急方案处理,立即用草袋、木板、方木等支撑塌方面,同时立即在拱顶上方使用洛阳铲打设DN200-DN400回填孔,采用浇筑C15素混凝土回填并埋设背后注浆管注浆的方法处理塌方空间。待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下方支撑并继续隧道土方施工。将塌方段格栅间距自500mm调至300mm,锚喷支护。如坍方上方有管线则进行严密监测,通知管线管理单位共同研究处理。2)掌子面失稳预

8、防风险措施1.区间暗挖隧道施工必须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紧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2.洞内配备足够的装土草袋,木料、型钢,一旦发现掌子面坍塌,立即封堵支顶,并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插打压浆管压浆防止坍塌和减少地面沉降。3.开挖过程中,为防止拱顶和边墙处土体坍塌,采用插板封堵。4.开挖过程中,对掌子面砂石层喷射混凝土封闭。5.开挖支护力求快速,开挖进尺控制在0.5米,初期支护快速成环,尽早封闭。抢险措施掌子面失稳一般引起的坍方后果都较为严重,施工中必须严格施工避免坍方。如施工中发现掌子面失稳引起坍方,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同时对坍方相对应的地表进行施工封闭,疏导交通车辆,以

9、免因地表动荷载变化加剧坍方程度造成级配卵石大范围坍塌从而形成地表塌陷,造成车辆或人员的坠落损失。待坍方部位稳定后,按应急方案处理,立即用草袋、木板、方木等支撑掌子面,同时立即向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并预埋注浆管。掌子面失稳应立即处理,避免坍方扩大。掌子面封堵处理后立即组织进行空洞处注浆回填。如掌子面失稳坍方引起地面沉陷按地面沉陷处理措施处理。3)结构施工时模板支架失稳倒塌预防风险措施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控制,各类模板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对模板及其支撑结构进行验算,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发生不允许的变形与下沉。模板的

10、接缝要拼贴平密,避免漏浆。模板安装后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是否遗漏,安装是否牢固,位置是否准确,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值以内,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否良好。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经常检查模板的工作状态,发现变形、松动现象及时予以调整。如发现模板支架有松动倾倒的现象或泵送混凝土时发现有跑模现象,应立即停止泵送混凝土施工,对支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由项目总工亲临现场进行技术分析,制定方案。抢险措施如发生模板支架倒塌事故后,抢救人员在确保事故现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进入现场实施抢救。抢救被物料、模板埋压的伤员时,必须固定好被压伤员的安全空间

11、,支设临时支架后,再实施抢救工作,避免伤员受二次伤害。抢救重物压伤人员时,应调动起重吨位相匹配的设备进入抢救现场。4.3.2地面沉陷(沉降量大于预警值)预防风险措施1.严格控制初期支护施工质量2.隧道上台阶开挖尽量短,并及早封闭成环。3.及时进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4、砂层开挖做好土层注浆改良。5.按设计频率进行监控量测,数据变化异常马上分析处理。抢险措施如因过大坍方或初支破坏,引起地面沉陷应立即封闭塌陷现场,防止对社会人员造成伤害。并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在沉降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处理方案。沉陷部位设置交通导向标志,夜间设置指示灯,并由派出所人员维持交通秩序。而后按即定处理方案执行。4.3.

12、3马头门施工预防风险措施1.洞内配备足够的装土草袋,木板、方木、型钢、泡沫砖、编织袋、钢管、钢筋。2.开挖前,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3.施工过程中,在开洞处上方设加强梁。4.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监测信息,以指导施工。抢险措施破洞时如发现土体松散,有塌落土现象,停止施工,重新封闭破除面,对开挖面进行注浆加固,注浆管长不小于3米。如发现破除面格栅变形过大,用工字钢等支顶,重新加固,然后再进洞。4.3.4基坑坍塌预防风险措施1.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2.控制坡顶堆载。3.保证堆载距离基坑安全距离。4、根据水文地质条件调整基坑开挖方式。5.按设计频率进行监控量测,数据变化异常马上分析处理。

13、抢险措施如因过大坍方或初支破坏,引起地面沉陷应立即封闭塌陷现场,防止对社会人员造成伤害。并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在沉降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处理方案。坍塌部位设置交通导向标志,夜间设置指示灯,并由派出所人员维持交通秩序。而后按即定处理方案执行。4.3.5火灾事故预防风险措施现场消防工作,严格执行消防管理条例,施工现场按规定布置消火栓,并保证消防道路畅通。施工时安装二套消防系统,并设专人管理。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临设搭建符合消防要求,水源配置合理;消防器材要按有关规定配备齐全,在易燃物品处要有专门消防设施。经常对职工进行治安、防火教育,培训消防人员;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储存和使用

14、。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严格执行现场使用明火取证制度,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氧气瓶和乙炔瓶不得混放,距用火处要有一定安全距离。抢险措施1.发现起火时应先判明起火的部位、燃烧的物质,将情况迅速报警。2.报警的同时,消防队到达之前,灭火人员可以采取断开电源,加强冷却、筑堤堵截、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等办法控制火势发展。根据起火物质,采取相应的灭火用具用品。3.起火现场必须有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灭火中应注意防止中毒、倒塌、坠落伤亡等事故。4.灭火时注意观察起火的部位、物质、蔓延方向等,灭火后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的痕迹和遗留物品,以便查明起火原因,便于分析事故。4.3.6物体打击、高空坠落预防风险措施1.高

15、空作业及临边作业按照北京市安全防护标准设置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支搭要牢固、可靠、合理、美观。2.加强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3.严格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4.特殊工种必须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加强安全教育。抢险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防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立即组织施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的发情况通知经理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经理部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在指挥抢救中,根据事故的情况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医疗、安检、公安、工会等单位。4.3.7触电事故预防风险措施1.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实行三相五线制配电,电器设备作接零保护。2.所有电器设备加装漏电保护器。3.对于一些开关设备、临时线路、临时设备等比较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设备,建立专人管理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