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875984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类零件加工工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学院东校区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系(部):专科教育部系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姓 名:准考证号:班级名称:提交时间: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机械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数控 加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机械及相关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械制造的 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本次设计就是进行套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套类零 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其中零件工艺规程的分析是此次论文的重点和难点。关键词: 套类零件; 加工;工艺分析目录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11.1 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11.2 液压缸加工工艺分

2、析 2二、套类零件的加工析4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43.1 麻花钻 5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5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65.1 零件图工艺分析 65.2 选择设备 75.3 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75.4 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75.5 刀具选择75.6 切削用量选择 85.7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拟订9六、 套类零件加工编程9毕业总结 13致 谢 1415参考文献套类零件的加工及工艺分析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 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 在加工中,

3、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11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如图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1.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1-1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 34js7外圆对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22H7孔轴线 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 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一车孔 铰孔。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 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

4、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 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 度在0.01mm以内。TOa1O.尬1VHOJIe%1.1.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表1 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表1 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序 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备料棒料,按5件合加工下料2钻中心孔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3粗车车外圆42长度为6.5mm,车外圆34Js7 为35mm,车空刀槽2X0.5mm,取总长 40.5m m,车分制槽20 X 3

5、mm,两端倒角1.5X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中心孔4钻钻孔22H7至22mm成单件软爪夹42mm外圆5车、铰车端面,取总长40mm至尺寸 车内孔22H7为22红wmm 车内槽24X 16mm至尺寸 铰孔22H7至尺寸 孔两端倒角软爪夹42mm外圆6精车车34Js7( 土 0.012)mm至尺寸22H7孑L心轴7钻钻径向油孔4mm34mm外圆及端面8检杳1.2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 较大的差别。12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液压缸的材料一般有铸铁和无缝钢管两种。图1-2所示为用无缝钢管材料的 液压缸。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

6、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 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 外圆(82h6)的轴线有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 向刻痕;若为铸铁材料时,则要求其组织紧密,不得有砂眼、针孔及疏松。|D.15A-B图1-21.2.2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表1 2为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配料无缝钢管切断2车1.车82mm外圆到88mm及M88X1.5mm螺纹(工艺用)一夹一顶2车端面及倒角一爪夹一端,中心架托88mm处3.调头车82mm外圆到84mm三一夹一顶4.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1686mm (留加工余量1mm)一爪卡

7、盘夹一端,搭中心架托88mm 处3深孔推镗1 .半精推镗孔到68mm一端用M88X 1.5mm螺纹固定在夹 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2.精推镗孔到69.85mm3.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700.02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2.5 um4滚压孔用滚压头滚压孔至70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0.32 H m一端用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 搭中心架5车1.车去工艺螺纹,车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以孔定位顶另一端2.镗内锥孔1 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中心架托另一端(百分 表找正孔)3.调头,车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4.镗内锥孔1 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二、套类零

8、件的加工由同一轴线的内孔和外圆为主要要素或加其他结构(如齿、槽等)组成的零件 统称套类零件。套类零件的车削上艺主要是指圆柱孔的加丁工艺,其加工特点是: 孔加工在工件内部进行,观察、测量较困难,尤其是小孔、深孔的加工; 受孔径和孔深的限制,刀杆较细、较长,降低了刀杆的刚性; 排屑困难,切削液不易进入切削区; 薄壁工件受夹紧力、切削力的作用容易变形。本章只介绍一般套类零件的 车削。套类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是: 孔和外圆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孔和外圆的形状精度,如圆度、圆柱度等; 孔与其他几何元素间的位置精度。如图21所示的轴承套,形状精度要 求有:30H7孔的圆度公差为0. 01mm,45js6

9、外圆的圆度公差为0. 005mm; 位置精度要求有:45js6外圆对30H7孔的轴线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 01mm, 左端面对30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 01mm,45js6外圆的右端面对左端图2-1三、套类零件加工刀具的刃磨刀具的刃磨是车工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车工刀具刃磨技术能大大影响工 件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因此,在课题练习前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刀具刃磨技术 是必需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与套类零件基本刀具的刃磨相关的知识。3.1麻花钻一般的套类零件的加工通常是用钻头在实心的材料上钻孔,再经过扩孔或镗 孔来达到图纸的要求,钻头一般用高速钢材料制成。随着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 镶嵌硬质合金的

10、钻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1.1麻花钻的组成(图2-2)(1) 柄部麻花钻有直柄和锥柄两种,通常直径小于12mm的麻花钻都作成直 柄的。直径大于田12mm以上的通常作成锥柄的。钻削时起传递转矩和钻头的夹 持定心作用。(2) 颈部直径较大的钻头在颈部标注有商标、钻头直径和材料牌号等内容。真柄麻徳姑倒2 2麻花钻的结拘(3) 工作部分这是钻头的主要部分,由切削部分和导向部分组成,起切削 和导向作用。3.1. 2麻花钻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麻花钻的切削部分可看做是正反的两把车刀,所以它的几何角度的概念与车 刀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特殊性。(1) 螺旋槽 钻头的工作部分有两条螺旋槽,它的作用是构成切削刃、排

11、出切 屑和通切削液。(2) 前刀面指螺旋槽面。(3) 主后刀面 指钻顶的螺旋圆锥面。(4) 顶角 钻头两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顶角大,主切削刃短,定心差,钻出 的孔容易扩大。但顶角大,前角也增大,切削省力些。顶角小,则反之。四、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一般套筒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位置精 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和防止变形。1.保证相互位置精度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可采用下列三种工艺方案:(1)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与端面。这种工艺方案由于消除了安装 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因而能保证较高的

12、相互位置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影响 零件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的主要因素是机床精度。该 工艺方案一般用于零件结构允许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全部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 面的场合。为了便于装夹工件,其毛坯往往采用多件组合的棒料,一般安排在自 动车床或转塔车床等工序较集中的机床上加工。图 313 所示的衬套零件就是采 用这一方案的典型零件。其加工工艺过程参见表 313。表 41 棒料毛坯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加工端面、粗加工外圆表面,粗加工孔,半精加工或精加工 外圆、精加工孔、倒角、切断(见图3170)外圆表面、端面(定料 用)2加工另一端面、倒角外圆表面3钻润滑油孔外

13、圆表面4加工油槽精加工外圆表面(如要求不咼的衬套,该工序可由工序1中的精车代替)外圆表面五、套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如图 5-1 为典型轴套类零件,该零件材料为 45 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试对该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单件小批量生产)。5.1 零件图工艺分析该零件表面由内外圆柱面、内圆锥面、顺圆弧、逆圆弧及外螺纹等表面组成, 其中多个直径尺寸与轴向尺寸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零件图尺寸 标注完整,符合数控加工尺寸标注要求;轮廓描述清楚完整;零件材料为 45 钢, 加工切削性能较好,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通过上述分析,采用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对图样上带公差的尺寸,因公差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平均值,而取基 本尺寸即可。 左右端面均为多个尺寸的设计基准,相应工序加工前,应该先将左右端面 车出来。 内孔尺寸较小,镗1: 20锥孔与镗炉32孔及150锥面时需掉头装夹。IOS图5-1轴承套零件-30-a鞠VII工5.2选择设备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CJK6240数控车床。5.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内孔加工定位基准:内孔加工时以外圆定位;装夹方式: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 外轮廓加工定位基准:确定零件轴线为定位基准;装夹方式:加工外轮廓时,为保证一次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