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8719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为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一、室内场所通风(一)各班主任、功能室管理员要切实做好教室、实验室与室内场馆等重点场所及部位的通风换气工作。(二)各办公室当天值日人员,负责做好所在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三)图书室、生活密集区域,应在开放前打开所有通风换气设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及传播隐患。(四)教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采取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

2、开窗换气。(五)对房屋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二、重要场所定期清毒(一)消毒范围主要是指教室、图书室、办公室与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间、排污井口等公共重点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措施。二)消毒时间要求公共区域的消毒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定点消毒与检查。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部位,包括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材、共用厕所洁具等每天至少一次进行擦洗和消毒。(三)消毒方法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不同。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等宜在喷雾消毒后使用消毒液(水)进行细致擦拭;地面、墙壁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

3、杆、柜台、桌椅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必要时可用0.1%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四)消毒人员的具体要求:1、所有消毒人员必须定期做医学检查和相关培训,学校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跟踪督查。2、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用含有效碘3000mg/L5000mg/L的碘伏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3分钟。4、

4、实施消毒时,消毒人员须戴橡胶手套、戴防护口罩,严防意外事故发生。5、消毒人员应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6、全体教职工要提高安全卫生认识,积极配合消毒工作,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室内场馆等,要在消毒之前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7、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用浓度与剂量适当的消毒剂,实施消毒30至60分钟后方可进入室内。8、校园公共环境(垃圾池、厕所、水沟、排污井口)等要实行每周至少一次消毒。9、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染源时,对所有教室、图书馆、办公室、室内场馆等公共场所应进行喷洒药物消毒,由专业人员现场指挥,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派员前来指示消毒工作。12.消毒记录要布置具体消毒工作安排,加强自检,做到消毒记录明确,责任到人,不遗漏,无差错,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责任人:总务处、各班主任、功能室管理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